(共37张PPT)
文艺复兴运动
文艺复兴
核心思想
原因
概况
代表人物
影响
代表作
莎士比亚
时间
地点
但丁
达芬奇
实质
阶段
公元前221秦朝
1368
明朝
581
隋朝
中世纪(476-1453年)
14世纪
17世纪
1644
清朝
15世纪
16世纪
公元前5世纪中叶
“黑暗的中世纪“
神主宰一切,人是神的附属品
材料:西欧的中世纪的基督教教会成了当时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它建立了一套严格 的等级制度,把上帝当做绝对的权威。文学、艺术、哲学一切都得遵照基督教的经典《圣经》的教义,谁都不可违背,否则,宗教法庭就要对他制裁,甚至处以死刑。在 教会的管制下,中世纪的文学艺术死气沉沉,万马齐喑,科学技术也没有什么进展。
下面哪些词汇可以反映中世纪人们主要的精神状态?
随心所欲 禁欲苦行 无拘无束
压抑人性 张扬个性 麻木顺从
思想开放 愚昧迷信 以人为本
言论自由 神权至上 追求享乐
教会和神学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性
《死亡的胜利》
黑死病:约1347年开始爆发
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新兴资产阶级形成
探究文艺复兴
材料:意大利,……那里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那里的新兴资产阶级——大商人、企业主、银行家为了增加财富,就需要扩大业务,改进经营,提高效率,因而也就需要……各种人才。他们要求物质享受和优美的艺术欣赏,这就需要为他们服务的教师,医生,建筑师,艺术家等为他们的现实生活增添乐趣。这客观上需要促使一种不同于封建文化的新文化产生并且发展起来…… ——李纯武《简明世界通史》
意大利保留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
它那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在地中海贸易中的特殊地位,有利于直接吸收、或通过拜占廷和阿拉伯人吸收希腊文化,这些也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发生的一个有利条件。
——孔祥民《世界中古史》
愚昧迷信
中世纪的封建社会
新兴资产阶级
科学理性
神权至上
压抑人性
禁欲苦行
人性至上
发扬个性
物质享受
矛盾
文艺复兴
经 济—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新兴资产阶级形成
思 想—教会和神学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性
文化—意大利保留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
最根本
文艺复兴—背景(原因)
1、 兴起的时间:
2、发源地:
3、核心思想:
14世纪中叶
意大利(佛罗伦萨、威尼斯)
文艺复兴—概况
人文主义
颂扬人的力量和伟大,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强调人的自由意志,赞美人生和自然,追求人生快乐和幸福。
反对天主教会宣扬的禁欲苦行、消极忍耐、逆来顺受,强调人的尊贵与价值,相信人的力量,认为人应当享受现实生活。
1、 兴起的时间:
2、发源地:
3、核心思想:
14世纪中叶
意大利(佛罗伦萨、威尼斯)
文艺复兴—概况
人文主义
请同学们认真比较这二幅画中的人物神态有什么不同?
中世纪圣母
文艺复兴圣母
中世纪时期的圣母冷漠,缺少人情
文艺复兴时期的圣母,突出了人性.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哈姆雷特》
代表人物
但丁
达芬奇
莎士比亚
文艺复兴—代表
阶段 代表人物 国别 成就
先驱
但丁
意大利
《神曲》
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度的标志
文艺复兴—代表
《神曲》全长14000多行,分为三部分。并采用象征隐喻的方式,假想自己作为一名活人对冥府——死人的王国进行了一次游历。从而讲述自己幻游三界时的所见所闻。
长诗《神曲》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表达了市民阶层的情感与理想
地狱篇
炼狱篇
天堂篇
彼特拉克
薄伽丘
文艺复兴文学三杰
但丁
阶段 代表人物 国别 成就
先驱
全盛
但丁
意大利
《神曲》
达·芬奇
意大利
《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度的标志
文艺复兴—代表
《蒙娜丽莎》
永恒的微笑
神态生动、活泼、表情丰富、复杂,充分展现人性美!
《最后的晚餐》取材于《新约圣经》:讲述的是耶稣被自己的门徒犹大出卖而被揭发时的紧张画面。逾越节那天,耶稣跟12个门徒坐在一起,共进最后一次晚餐,他忧郁地对12个门徒说:"我实话告诉你们,你们中有一个人要出卖我了!"12个门徒闻言后,或震惊、或愤怒、或激动、或紧张。
达·芬奇
拉斐尔
米开朗琪罗
美术三杰
阶段 代表人物 国别 成就
先驱
全盛
在欧洲扩展
但丁
意大利
《神曲》
达·芬奇
意大利
《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莎士比亚
英国
《哈姆雷特》
《罗密欧与朱丽叶》
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度的标志
文艺复兴—代表
莎士比亚
(1564-1616)
《罗密欧与朱丽叶》剧照
《哈姆雷特》海报
体味文艺巨作
《哈姆雷特》(1601~1607)
第一幕:哈姆雷特是出身高贵的丹麦王子,父亲猝死、母亲又马上嫁给叔父,父亲鬼魂告诉他自己是被叔父毒死,
并要求哈姆雷特为自己复仇。
如果出于本能,哈姆雷特会怎么做?
第二幕:哈姆雷特利用装疯掩护自己并通过"戏中戏"证实了自己的叔父的确是杀父仇人。
莎士比亚如此设计,想要说明什么?
莎士比亚眼中的人有什么特征?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实质
资产阶级兴起的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文艺复兴:14到16世纪新兴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借助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封建教会的思想压制,发起的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
复古
创新
文艺复兴只是一场对古典文化的简单复制?
文艺复兴—实质
它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文艺复兴也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
哥白尼
太阳中心说
望远镜
伽利略
文艺复兴—意义
1.14至16世纪的西欧,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最先掀起反封建、反神学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的国家是
( )
A.英国 B.法国 C.意大利 D.德国
C
课堂检测
2.下列对莎士比亚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他是文艺复兴达到高潮之时的意大利剧作家
B.一生创作了30多部戏剧,《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他的代表作
C.他的作品表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生活理想
D.他的作品反映了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
A
3.文艺复兴时期,《神曲》等文学艺术作品表达了人的真实情感,冲破了天主教会性的追求。这些作品反映的社会思潮是( )
A.人文主义 B.民主法治
C.科学至上 D.以神为中心
4.王老师在讲授“文艺复兴”教学内容时,根据课标要求,以“文艺复兴不是复古而是创新”为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下面四位同学的观点中,你认为符合主题的是( )
A.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B.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C.一次伟大的政治变革 D.无产阶级的文化运动
A
B
5.有关《神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其作者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
B.分“地狱”“炼狱”“天堂”三部分
C.表达了市民阶层的感情与理想
D.在《神曲》中作者把许多主教、僧侣甚至国王都打入十八层地狱
6.“文艺复兴三杰”指的是( )
①拉斐尔 ②米开朗琪罗 ③莎士比亚 ④达?芬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D
D
8.十四世纪发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是一场人类相信自己有能力驾驭自然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完善自身的世俗运动”。该运动的背景是( )
A.启蒙运动的兴起
B.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C.新航路的开辟
D.工业革命的爆发
B
7.以下作品与作者搭配正确的是( )
A.《罗密欧与朱丽叶》—但丁
B.《哈姆雷特》—拉斐尔
C.《蒙娜丽莎》—达?芬奇
D.《神曲》—莎士比亚
C
9.文艺复兴时期,但丁在《神曲》中明确表达了对天主教会的厌恶,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也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这反映出( )
A.建立资产阶级国家的愿望
B.人文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文学艺术作品水平的落后
D.社会等级观念完全消除
10.文艺复兴时期,诗人但丁在其长诗《神曲》中,为当时的教皇在“地狱”火窟里预留了一个位置。这反映了但丁( )
A.善于创作神话 B.反对封建教会
C.逃避现实生活 D.弘扬古典文化
B
B
11.下列关于文艺复兴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开始于希腊
②要求以现实的人为中心、反对教会禁欲主义
③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B
12.“在地狱里,他看到强盗、贪官污吏和高利贷者,还见到给当时在世的教皇预留的一个位置;在炼狱里,一些政治上失势而受排挤的人,日后将可能升入天堂;在天堂里,正人君子和贤明君主享受着无上的快乐。”这是但丁描述他漫游地狱、炼狱和天堂时的所见所闻。下列结论合理的是( )
A.但丁厌恶天主教会,对天主教会提出批评
B.但丁信奉佛教,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C.但丁是虔诚的天主教徒,歌颂教会
D.但丁反对天主教,颂扬人的价值
A
14.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片所示作品,其创作者分别是谁?这一时期涌现出的文学艺术作品集中体现了什么精神?
(2)文艺复兴之所以能够首先在意大利出现,其原因有哪些?文艺复兴扩展到西欧是什么时间?
创作者分别是:但丁 达?芬奇
精神:人文主义精神
原因:
时间:
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新兴资产阶级形成
教会和神学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性
意大利保留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
15~16世纪
24.阅读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人物是谁?如何评价他?他的代表作是什么?与他并称文艺复兴“文学三杰00”的还有哪两个?
人物:但丁。
评价:文艺复兴的先驱。
代表作:《神曲》。
“文学三杰”:彼特拉克、薄伽丘。
(2)图二人物是谁?他的绘画代表作有哪些?与他并称“文艺复兴三杰”的还有哪两个人?
(3)图三人物是谁?他的代表作是什么?
人物:达?芬奇。
代表作:《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
另两人:拉斐尔、米开朗琪罗。
人物:莎士比亚。
代表作:《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