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一章末测试题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3 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一章末测试题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3 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9-16 10:51: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章末测试题3
1.(吉林省实验中学2019届期中)中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如图1所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歼-10”在空中加油的情景,以下列的哪个物体为参考系时加油机是运动的(  )

图1
A.“歼-10”战斗机 B.地面上的房屋
C.加油机中的飞行员 D.“歼-10”战斗机里的飞行员
【答案】B
【解析】选取不同的物体为参考系,对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空中加油时战斗机和加油机保持相对静止,以“歼-10”战斗机、加油机中的飞行员、“歼-10”战斗机里的飞行员为参考系时加油机都是静止的;以地面上的房屋为参考系时加油机是运动的。
2.(河北省衡水中学2019届调研)由加速度的公式a=可知(  )
A.加速度a与速度变化量Δv成正比
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由Δv决定
C.加速度a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Δv的方向相反
D.叫做速度的变化率,也即加速度
【答案】D
【解析】a=,Δt是标量,可知a的方向与Δv的方向相同。选项D正确。
3.(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2019届期末)如图2所示,气垫导轨上滑块经过光电门时,其上的遮光条将光遮住,电子计时器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Δt。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Δx,用近似代表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使更接近瞬时速度,正确的措施是(  )

图2
A.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 B.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
C.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 D.增大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
【答案】A
【解析】表示的是Δ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遮光条的宽度Δx越窄,则记录遮光时间Δt越小,越接近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选项A正确。
4.(陕西省西安第一中学2019届模拟)沿直线运动的一列火车和一辆汽车速度分别为v1和v2,v1、v2在各个时刻的大小如下表所示,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
t/s
0
1
2
3
4
v1/(m·s-1)
18.0
17.5
17.0
16.5
16.0
v2/(m·s-1)
9.8
11.0
12.2
13.4
14.6
A.火车的速度变化较慢 B.汽车的加速度较小
C.火车的位移在减小 D.汽车的位移在减小
【解析】由题表中数据可得a1==-0.5 m/s2,a2==1.2 m/s2,由于|a1|<|a2|,故A正确,B错误;因为汽车和火车的速度方向一直未变,所以汽车和火车的位移都在增大,C、D错误。
【答案】A
5.(湖北省武汉三中中学2019届期中)在机器人大赛中,某机器人在平面内由点(0,0)出发,沿直线运动到点(3,1),然后又由点(3,1)沿直线运动到点(1,4),然后又由点(1,4)沿直线运动到点(5,5),最后又由点(5,5)沿直线运动到点(2,2),平面坐标系横、纵坐标轴的单位长度为1 m。整个过程中机器人所用时间是2 s,则(  )
A.机器人的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
B.机器人不会两次通过同一点
C.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位移大小为 m
D.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位移与由点(5,5)运动到点(2,2)的位移方向相反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建立坐标系,描出机器人在不同时刻的位置然后连线,得到如图所示的轨迹,根据轨迹图易知选项D正确。

6.(河南省实验中学2019届期末)沿直线做匀变速运动的质点在第一个0.5 s内的平均速度比它在第一个1.5 s内的平均速度大2.45 m/s,以质点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质点的加速度为(  )
A.2.45 m/s2 B.-2.45 m/s2 C.4.90 m/s2 D.-4.90 m/s2
【答案】D
【解析】设第一个0.5 s内的平均速度为v1,即t1=0.25 s时的速度为v1;第一个1.5 s内的平均速度为v2,即t2=0.75 s 时的速度为v2。由题意得v1-v2=2.45 m/s,故a== m/s2=-4.90 m/s2,D正确。
7.(北京四中2019届期中)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变化的方向为正,加速度的方向也为正
B.物体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越来越大
C.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一定越来越大
D.加速度可能既不与速度同向,也不与速度反向
【答案】AD
【解析】由加速度的定义可知,速度变化的方向为正,加速度的方向为正,选项A正确;物体做减速运动时,物体加速度增大,速度反而越来越小,选项B错误;若物体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反而越来越小,选项C错误;在曲线运动中,加速度既不与速度同向,也不与速度反向,可以与速度方向垂直,选项D正确。
8.(山西省临汾一中2019届质检)甲、乙两车从A地出发经历不同的时间后都到达B地,甲运动的时间较长,则(  )
A.甲的平均速度一定比乙的大 B.甲的平均速度一定比乙的小
C.甲的瞬时速度一定比乙的小 D.甲、乙通过的位移一定相等
【答案】BD
【解析】位移只决定于初、末位置,故甲、乙通过的位移一定相等,选项D正确;由平均速度公式=知,位移x相同,而甲运动的时间较长,故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小,选项A错误,B正确;因为甲和乙不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瞬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无法确定,选项C错误。
9.(河北省邯郸一中2019届期末)某赛车手在一次野外训练中,先利用地图计算出A、B两地的直线距离为9 km,实际中他从A地到B地所用时间为5 min,赛车上的里程表指示的里程数值增加了15 km,当他经过某路标P时,车内速度计指示的示数为150 km/h,那么可以确定的是(  )
A.研究赛车通过某个弯道的技术动作时,能把该车看成质点
B.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路程是9 km
C.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平均速度大小是150 km/h
D.经过路标P时的瞬时速率是150 km/h
【答案】D
【解析】研究赛车通过某个弯道的技术动作时,不能忽略赛车的大小和形状,所以不能把该车看成质点,故A错误;位移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故赛车手的位移为9 km,路程为15 km,故B错误;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平均速度为v== km/h=108 km/h,故C错误;车内速度计指示的是赛车通过某位置的瞬时速率,故D正确.
10.(广东省深圳中学2019届模拟)湖中O处有一观察站,一小船从O处出发一直向东行驶4 km,又向北直线行驶3 k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对于O处的观察员,小船运动的路程为7 km
B.相对于小船,O处的观察员始终处于静止状态
C.相对于O处的观察员,小船最终位于东偏北37°方向5 km处
D.相对于湖岸上的另一观察员,小船不可能是静止的
【答案】AC
【解析】在O处的观察员看来,小船最终离自己的距离为km=5 km,方向为东偏北θ,满足sinθ=,即θ=37°,运动的路程为7 km,选项A、C正确;以小船为参考系,O处的观察员是运动的,B错误;若湖岸上的观察员运动的速度大小、方向均与小船一样,则小船相对其而言是静止的,选项D错误.
11.(江西省南昌第二中学2019届模拟)如图所示,一人骑自行车晨练,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她在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第4 s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1 m、2 m、3 m、4 m,则(  )

A.她在4 s末的瞬时速度为4 m/s B.她在第2 s内的平均速度为2 m/s
C.她在4 s内的平均速度为2.5 m/s D.她在1 s末的速度为1 m/s
【答案】BC
【解析】由=可得该人在第2 s内的平均速度为2 m/s,选项B正确;前4 s内的平均速度为= m/s=2.5 m/s,C正确;因该人的运动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故无法确定其瞬时速度大小,选项A、D均错误。
12.(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2019届模拟)如图所示,物体以5 m/s的初速度沿光滑的斜面向上做减速运动,经过2 s速度大小变为3 m/s,则物体的加速度(  )

A.大小为1 m/s2,方向沿斜面向上 B.大小为1 m/s2,方向沿斜面向下
C.大小为4 m/s2,方向沿斜面向下 D.大小4 m/s2,方向沿斜面向上
【答案】BC
【解析】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v0=5 m/s。若2 s后的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上,v=3 m/s,则a=== m/s2=-1 m/s2,即加速度大小为1 m/s2,方向沿斜面向下;若2 s后的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下,v=-3 m/s,则a=== m/s2=-4 m/s2,即加速度大小为4 m/s2,方向沿斜面向下。故选项A、D错误,B、C正确。
13.(安徽省蚌埠二中中学2019届模拟)汽车刹车时做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的速度v0=6 m/s,加速度a=-1 m/s2,它表示(  )
A.再过1 s,汽车的速度变为5 m/s
B.再过1 s,汽车的速度变为7 m/s
C.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汽车做减速运动
D.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汽车做加速运动
【答案】AC
【解析】速度与加速度都是矢量,其正负表示速度与加速度的方向.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反,汽车做减速运动;经1 s速度减小Δv=aΔt=1 m/s,所以再过1 s汽车的速度变为5 m/s,故选项A、C正确.
14.(湖南省长郡一中2019届模拟)如图所示,气垫导轨上滑块经过光电门时,其上的遮光条将光遮住,电子计时器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Δt,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Δx,近似代表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Δt越长,越接近瞬时速度 B.Δt越短,越接近瞬时速度
C.是否越接近瞬时速度与Δt的长短无关 D.为使更接近瞬时速度,可换用宽度更大的遮光条
【答案】B
【解析】是滑块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当时间趋近于0时,可以认为是滑块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即Δt越短,越接近瞬时速度,故A、C错误,B正确;为使更接近瞬时速度,可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故D错误.
15. (安徽省淮南第一中学2019届模拟)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m=1 kg的滑块以一定的初速度v0向右运动,t=0时受到一水平向左、大小为5 N的外力F的作用,滑块在第1 s内和前3 s内通过的位移相等,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滑块在前3 s内的平均速度=7.5 m/s
B.滑块在前3 s内的平均速率为2.5 m/s
C.滑块在前4 s内的平均速度为零
D.滑块在第3 s内的平均速度 ′=2.5 m/s
【答案】C 
【解析】由牛顿第二定律知滑块的加速度为a==-5 m/s2,则第1 s内的位移x1=v0×1 s-×5 m/s2×(1 s)2,前3 s内的位移x2=v0×3 s-×5 m/s2×(3 s)2,由x1=x2,解得v0=10 m/s,x1=x2=7.5 m,因此滑块在前3 s内的平均速度== m/s=2.5 m/s,A项错误;滑块在第2 s和第3 s内的总位移为零,即第2 s向右运动,第3 s向左运动,因此前3 s内的平均速率不等于前3 s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B项错误;由对称关系可知4 s末滑块回到出发点,位移为零,平均速度为零,C项正确;滑块在第3 s内的位移为x3=-×5×12 m=-2.5 m,平均速度′=-2.5 m/s,D项错误。
16. (辽宁省大连第一中学2019届模拟)A、B两人从同一地点同时同向沿直线驶向同一目的地。A在前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1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后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2(v1≠v2)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前一半时间里以速度v1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后一半时间里以速度v2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
A.B先到达目的地     B.A先到达目的地
C.A、B同时到达目的地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答案】A 
【解析】设B运动的时间为tB,则x=v1+v2,即tB=;对于A的运动有tA=+=,=>1(v1≠v2),即tA>tB,所以A选项正确。
17. (天津南开中学2019届模拟)如图所示,在气垫导轨上安装有两个光电计时装置A、B,A、B间距离为L=30 cm,为了测量滑块的加速度,在滑块上安装了一个宽度为d=1 cm的遮光条,现让滑块以某一加速度通过A、B,记录遮光条通过A、B的时间分别为0.010 s、0.005 s,滑块从A到B所用时间为0.200 s,则下列说法正确是(  )

A.滑块通过A的速度为1 cm/s
B.滑块通过B的速度为2 cm/s
C.滑块的加速度为5 m/s2
D.滑块在A、B间的平均速度为3 m/s
【答案】C 
【解析】滑块通过A的速度vA== m/s=1 m/s,故A错误;滑块通过B的速度vB== m/s=2 m/s,故B错误;滑块加速度a== m/s2=5 m/s2,故C正确;滑块在A、B间的平均速度v== m/s=1.5 m/s,故D错误。
18.(浙江省绍兴一中2019届模拟)有人提出“加速度的变化率”的概念,基于你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的变化率”的单位应是m/s3
B.加速度的变化率为零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C.若加速度与速度同方向,如图所示的a -t图像,表示的是物体的速度在减小
D.若加速度与速度同方向,如图所示的a -t图像,已知物体在t=0时速度为5 m/s,则2 s末的速度大小为8 m/s
【答案】AD 
【解析】根据力学单位制可以知道,加速度的变化率的单位为=m/s3,A正确;加速度的变化率为零,说明物体的加速度不变,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错误;若加速度与速度同向,即使加速度减小物体的速度仍然增大,C错误;加速度图线与t轴所围面积表示速度的变化量,故物体在2 s末的速度大小v=5 m/s+×2×3 m/s=8 m/s,D正确。
19.(江苏省启东中学2019届模拟)一辆客车在某高速公路上行驶,在经过某直线路段时,司机驾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司机发现其正要通过正前方高山悬崖下的隧道,于是鸣笛,5 s后听到回声,听到回声后又行驶10 s司机第二次鸣笛,3 s后听到回声。请根据以上数据计算一下客车的速度,看客车是否超速行驶。已知此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为120 km/h,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
【答案】未超速
【解析】设客车行驶速度为v1,声速为v2,客车第一次鸣笛时与悬崖的距离为L,由题意知:
2L-v1×5 s=v2×5 s①
当客车第二次鸣笛时,客车距悬崖为L′,则
2L′-v1×3 s=v2×3 s
又因为L′=L-v1×15 s
则2(L-v1×15 s)-v1×3 s=v2×3 s②
由①②联立解得
v1=≈87.43 km/h<120 km/h
故客车未超速。
20.(四川省成都第七中学2019届模拟)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匀加速开出,然后保持匀速运动,最后匀减速运动,直到停止,下表给出了不同时刻汽车的速度:
时刻/s
1.0
2.0
3.0
5.0
7.0
9.5
10.5
速度/(m·s-1)
3
6
9
12
12
9
3
(1)汽车从开出到停止总共经历的时间是多少?
(2)汽车通过的总路程是多少?
【答案】(1)11 s  (2)96 m
【解析】(1)汽车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
a2== m/s2=-6 m/s2
设汽车从3 m/s经t′停止,t′== s=0.5 s
故汽车从开出到停止总共经历的时间为
t=10.5 s+0.5 s=11 s。
(2)汽车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
a1== m/s2=3 m/s2
汽车匀加速运动的时间t1== s=4 s
汽车匀减速运动的时间t3== s=2 s
汽车匀速运动的时间t2=t-t1-t3=5 s
汽车匀速运动的速度为v=12 m/s
则汽车总共运动的路程
s=t1+vt2+t3=(×4+12×5+×2) m=9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