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新课导入有一个人的妻子死了,他的朋友惠子(惠施)前往他家吊唁 ,只见他岔开两腿,像个簸箕似地坐在地上,一边敲打着瓦缶一边唱着歌。惠子说:“你的妻子和你一起生活,生儿育女直至衰老而死,人死你不哭泣也就算了,竟然敲着瓦唱歌,不觉得太过分了吗!”鼓 盆 而 歌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你能理解庄子的做法吗?你知道庄子为什么会这样呢?庄子认为人的生命是由于气之聚,人的死亡是由于气之散,他只把生死视为一种自然现象,认为生死的过程不过像四季的运行一样。(生老病死是自然的规律)体现了庄子达观的人生态度,在《庄子》中还有很多类似这样有趣的故事,几近荒诞的表面却蕴藏很多哲理。了解作者·庄子
·(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战国时哲学家,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政治主张“无为而治”。与老子并称为道学之祖。作品介绍《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文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内篇7篇为庄子所作,外篇15和杂篇11一般认为是其门人和后学者的伪作。朗读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kūn)。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tuá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北冥有鱼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北海,因海水深黑而得名。冥,通“溟”,指广阔幽深的大海。北海有一条鱼,
它的名字叫做鲲。
鲲的巨大,
不知道它有几千里。
变化成鸟,
它的名字叫做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鹏鸟的脊背,不知道长
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
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
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这只鸟啊,海水运动
的时候就将要飞到南海去。南海是个天然形成的水池。《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齐谐》是一本专门记载怪异事物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海时,翅膀击水而行,溅起的浪花有三千里,它乘着旋风到九万里的高空,它离开北海是凭借着六月的风。”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大鹏在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合作探究问1、说说文中讲了哪几层意思?在庄子的笔下,“鹏”具有什么特点?
问2、在庄子的作品中,擅长借故事说道理,使文章生动活泼、寓意隽永。文中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什么道理?说说文中讲了哪几层意思?划一划,并概括层意。第一层:介绍鲲鹏形体;
第二层:仰视鲲鹏飞南冥活动;
第三层:想象高空俯视的情景,抒发感慨。“鲲鹏”具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鲲鹏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变化莫测、
志存高远从体大、背大、翼大、活动范围大四方面写鲲鹏气势壮观。夸张手法,在开篇就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鲲在庄子的作品中,擅长借故事说道理,使文章生动
活泼、寓意隽永。鲲鹏的寓言说明什么道理?野马也
尘埃也依附生物用气息吹拂。鹏徙
南冥以六月息者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依附于一定的条件,他们的活动都有所凭借(有所待)。主旨归纳世间万物,无论大小都受一定的条件限制,处在不同的束缚之中,所以,大鹏貌似逍遥,但并未达到真正的逍遥。探究写作艺术特色1、巧借寓言、富有哲理(寓意深远)。
讲述大鹏借风迁徙与南海的故事,点明大鹏的飞翔受到了风的限制,所以大鹏有所待,并未实现真正的逍遥。
2、对比鲜明,道理明确。
山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与大鹏相比很渺小,但他们要动起来,依然需要气息,所以它们也有所待。显然他们也不逍遥。
3、想象丰富,意境开阔。拓展延伸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李清照《渔家傲》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李白《大鹏赋》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
——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