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一 测试题 运动学图象 追及相遇问题4 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一 测试题 运动学图象 追及相遇问题4 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9-16 14:47: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运动图象 追及相遇问题
1.(2019·黑龙江哈尔滨三中期中)一物体在某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中物体运动的位移为s、加速度为a、速度为v、运动时间为t,则下列图象一定错误的是(  )
【答案】D 
【解析】从静止开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恒定不变,v=at∝t,A图正确;s=at2∝t2,B图正确;v2=2as∝s,C图正确;D图中说明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变化了,D项错误。
2.(多选) (2019·山西大同一中期中)物体甲的位移与时间图象和物体乙的速度与时间图象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关于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在0~6 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
B.甲在0~6 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 m
C.乙在0~6 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
D.乙在0~3 s内的加速度与3~6 s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答案】BC 
【解析】甲图象中的直线的斜率表示速度,速度方向不变,没有来回运动,只是相对于原点的位移,一开始为负,后来为正,选项B正确;乙图象中直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速度先是负向变小,后正向增大,有来回运动,选项C正确。
3.(2019·四川广汉一中期末)A、B两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做直线运动,它们的a-t图象如图所示,规定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已知在t=0时,两物体的速度均为零,且A在B的左边1.75 m处,则A追上B的时间是(  )
A.t=0.5 s     B.t=1.5 s C.t=2.5 s D.t=3.5 s
【答案】D 
【解析】很显然,在前2 s内两个物体运动规律是一样的,不可能追上,故A、B错误;在t=2.5 s时,A的位移是1.125 m,B的位移是0.875 m,两位移之差为0.25 m,小于1.75 m,故C错误;t=3.5 s时,A的位移是1.875 m,B的位移是0.125 m,两位移之差等于1.75 m,故D正确。
4.(2019·郑州外国语学校期末)质点沿直线运动,在10 s内其速度由10 m/s减为0,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v-t图象)恰好是与两坐标轴相切的四分之一圆弧,如图所示.则该质点在第5 s末的加速度大小为(  )
A. m/s2 B. m/s2 C. m/s2 D. m/s2
【答案】D 
【解析】质点在第5 s末时的加速度大小等于圆上a点切线斜率的绝对值,等于tanθ,因为sinθ=,所以tanθ=,因此质点在第5 s末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D项正确。
5. (2019·山东潍坊一中期末)如图所示,A、B两物体相距s=7 m时,A在水平拉力和摩擦力作用下,正以vA=4 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而物体B此时正在摩擦力作用下以vB=10 m/s向右匀减速运动,加速度a=-2 m/s2,则A追上B所经历的时间是(  )
A.7 s B.8 s C.9 s D.10 s
【答案】B 
【解析】由题意知,t=5 s时,物体B的速度减为零,位移大小xB=vBt+at2=25 m,此时A的位移xA=vAt=20 m,A、B两物体相距Δs=s+xB-xA=7 m+25 m-20 m=12 m,再经过Δt==3 s,A追上B,所以A追上B所经历的时间是5 s+3 s=8 s,选项B正确。
6. (多选)(2019·福建厦门一中期中)一质点沿x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通过坐标原点时开始计时,其-t图象如图所示,则 (  )
A.质点在1 s末的速度为1.5 m/s B.质点在第1 s内的平均速度为1.5 m/s
C.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0.5 m/s D.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1 m/s2
【答案】BD 
【解析】由图得=1+0.5t.根据x=v0t+at2,得=v0+at,对比可得v0=1 m/s,a=0.5 m/s2,则加速度为a=2×0.5 m/s2=1 m/s2.由图知质点的加速度不变,说明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质点在1 s末的速度v=v0+at=2 m/s,故A、C错误;质点在第1 s内的平均速度== m/s=1.5 m/s,故B、D正确。
7.(2019·江苏苏州一中期中)如图是某物体在t时间内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和速度—时间图象,从图象上可以判断和得到(  )
A.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是抛物线 B.该物体做的是曲线运动
C.该物体运动的时间t为2 s D.该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1.5 m/s2
【答案】A 
【解析】从v-t图象可知,物体做的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因此位移与时间的二次方成线性关系,因此位移—时间图象是抛物线,A项正确;该物体做的是直线运动,B项错误;由8 m=×(3 m/s+6 m/s)t,得t= s,加速度a== m/s2= m/s2,C、D项错误。
8.(2019·湖南长沙一中期中)制动防抱死系统(antilock brake system)简称ABS,其作用就是在汽车制动时,自动控制制动器制动力的大小,使车轮不被抱死,处于边滚边滑的状态,以保证车轮与地面的附着力为最大值.某汽车在启用ABS刹车系统和不启用该刹车系统紧急刹车时,其车速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分别如图中的①②图线所示.由图可知,启用ABS后(  )
A.瞬时速度总比不启用ABS时小 B.加速度总比不启用ABS时大
C.刹车后的平均速度比不启用ABS时小 D.刹车后前行的距离比不启用ABS更短
【答案】D 
【解析】图象中各点的纵坐标表示对应的速度,由题图可知,启用ABS后瞬时速度开始时比不启用时要大,故A错误;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由题图可知,开始时的加速度小于不启用时的加速度,故B错误;由题图可知,启用后经过的位移明显小于不启用时的位移,但由于时间关系不明显,无法确定平均速度大小,故C错误,D正确。
9. (多选)(2019·湖南岳阳一中期中)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t=0到t=t1的时间内,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  )
A.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
B.汽车乙的平均速度小于
C.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
D.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
【答案】AB 
【解析】根据v-t图象下方的面积表示位移,可以看出汽车甲的位移x甲大于汽车乙的位移x乙,选项C错误;根据v=得,汽车甲的平均速度v甲大于汽车乙的平均速度v乙,选项A正确;汽车乙的位移x乙小于初速度为v2、末速度为v1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x,即汽车乙的平均速度小于,选项B正确;由于v-t图象的斜率大小反映了加速度的大小,所以汽车甲、乙的加速度大小都逐渐减小,选项D错误。
10.(多选)(2019·山东德州一中期中)为检测某新能源动力车的刹车性能,如图所示是一次在平直公路上实验时,动力车整个刹车过程中位移与速度平方之间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动力车的初速度为20 m/s
B.刹车过程动力车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
C.刹车过程持续的时间为10 s
D.刹车过程经过6 s时动力车的位移为30 m
【答案】AB 
【解析】根据0-v2=2ax,得=-,可知=,解得刹车过程中加速度大小a=5 m/s2,由图线可知,汽车的初速度为v02=400,则v0=20 m/s,选项A、B正确;则刹车过程持续的时间t== s=4 s,选项C错误,刹车过程中6 s内的位移等于4 s内的位移,则x== m=40 m,选项D错误,故选AB。
11. (2019·安徽合肥一中模拟)如图所示是一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的位移—时间图象(x-t图象),P(t1,x1)为图象上一点.PQ为过P点的切线,与x轴交于点Q.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刻,质点的速率为 B.t1时刻,质点的速率为
C.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D.0~t1时间内,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答案】B 
【解析】x-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则t1时刻,质点的速率为v=,故A错误,B正确;根据图象可知,t=0时刻,初速度不为零,根据a=可知,加速度a=≠,故C错误;0~t1时间内,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故D错误。
12.(2019·安徽省蚌埠二中模拟)小明和小华操控各自的玩具赛车甲、乙在小区平直的路面上做直线运动,t=0时刻两赛车恰好并排,此后两赛车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比值随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对于甲、乙两赛车前2 s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 s时,甲超过乙最远 B.t=1 s时,甲、乙两赛车相遇
C.t=2 s时,甲超过乙最远 D.t=2 s时,甲、乙两赛车相遇
【答案】B
【解析】甲赛车恒定不变,故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甲=1 m/s.根据x=v0t+at2可得=at+v0可知乙赛车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2 m/s2,故两质点在t=0.5 s时速度相等,此时两者相距最远;当两者相遇时v甲t=at2,解得t=1 s,甲乙相遇,B正确。
13.(2019·浙江杭州一中模拟)设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速度为v、位移为s.现有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图象如图所示,假设物体在t=0时的速度均为零,则其中表示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A图中,物体在0~2 s速度为正,沿规定的正方向运动;物体在2~4 s速度为负,沿规定正方向的反方向运动;物体不是做单向直线运动.B图中物体在0~1 s内位移增大,沿规定的正方向运动;物体在1~2 s位移减小,沿规定正方向的反方向运动;物体不是做单向直线运动.C图中物体在在0~1 s内做匀加速运动,沿规定的正方向运动;物体在1~2 s做匀减速运动,第2 s速度恰好变成0,在1~2 s内做速度减小的正方向运动.然后重复上面的过程,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D图中物体在在0~1 s内做匀加速运动,沿规定的正方向运动;物体在1~2 s做匀减速运动,第2 s速度恰好变成0,在1~2 s内做速度减小的正方向运动;物体在在2~3 s内做反方向的匀加速运动,沿规定正方向的反方向运动,物体不是做单向直线运动。
14.(多选)(2019·湖南雅礼中学模拟)利用传感器与计算机可以绘制出物体运动的图象,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沿平直轨道运动小车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图象可知(  )
A.小车在20~40 s做加速度恒定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B.20 s末小车回到出发点
C.小车在10~20 s内与20~30 s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D.小车在0~10 s内的平均速度小于在10~20 s内的平均速度
【答案】CD
【解析】20~30 s和30~40 s,加速度的方向相反,A错;20 s末,正向位移最大,B错.10~20 s和20~30 s内,图线斜率符号相同,说明加速度方向相同,C对.小车在0~10 s内的位移小于10~20 s内的位移,故平均速度也小些,D对。
15. (多选)(2019·天津一中期中)如图所示,A、B两物体从同一点开始运动,从A、B两物体的位移图象可知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B两物体同时自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运动
B.A、B两物体自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运动,B比A晚出发2 s
C.A、B两物体速度大小均为10 m/s
D.A、B两物体在A出发后4 s时距原点20 m处相遇
【答案】BD
【解析】由x-t图象可知,A、B两物体自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运动,且B比A晚出发2 s,图象中直线的斜率大小表示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由x-t图象可知,B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比A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要大,A、B两直线的交点的物理意义表示相遇,交点的坐标表示相遇的时刻和相遇的位置,故A、B两物体在A物体出发后4 s时相遇.相遇位置距原点20 m,综上所述,B、D选项正确。
16.(2019·河南洛阳一中模拟)宇航员的训练、竞技体育的指导、汽车的设计等多种工作都用到急动度的概念.加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称为急动度,其方向与加速度的变化方向相同.一质点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3 s时的急动度和t=5 s时的急动度等大反向
B.2~4 s内的质点做减速运动
C.t=6 s时质点速度大小等于7 m/s
D.0~6 s内质点速度方向不变
【答案】D
【解析】加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称为急动度,等于a-t图象的斜率.则知t=3 s时的急动度和t=5 s时的急动度等大同向,故A错误;根据a-t图象与t轴所围的面积表示速度的变化量,知2~4 s内质点的速度增大,做加速运动,故B错误,0~6 s速度的变化量为Δv=×2+×2×2+×2×=3 m/s,因初速度为0,故t=6 s时的速度为3 m/s,故C错误;根据a-t图象与t轴所围的面积表示速度的变化量,知0~6 s内质点速度的变化量均为正,说明质点速度方向不变,故D正确。
17. (多选)(2019·吉林延边二中模拟)如图甲、乙所示的位移—时间(x-t)图象和速度—时间(v-t)图象中,给出了四条曲线1、2、3、4,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图线1、3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
B.x-t图象中0~t1时间内物体1和2的平均速度相等
C.v-t图象中t4时间内3的加速度大于4的加速度
D.两图象中,t2、t5时刻分别表示2、4开始反向运动
【答案】AC
【解析】运动图象反映物体的运动规律,不是运动轨迹,无论速度—时间图象还是位移—时间图象只能表示物体做直线运动,故A错误;由平均速度=知x-t图象在0~t1时间内两物体的位移Δx相同,时间Δt相等,则平均速度相等,故B正确;在v-t图线中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在0~t4时间内的前半段图线3的斜率小于图线4的斜率,a3a4,故3的瞬时加速度不是总大于4的瞬时加速度,故C错误;x-t图线的斜率等于物体的速度,斜率大于0,表示物体沿正方向运动;斜率小于0,表示物体沿负方向运动,而t2时刻之前物体的运动沿正方向,t2时刻之后物体沿负方向运动,故t2时刻开始反向运动.v-t图象中速度的正负表示运动方向,从0~t5这段时间内速度为正,故t5时刻反向运动,故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A、C。
18. (2019·江苏淮阴中学模拟)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a-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v-t图象中,可能正确描述此物体运动的是(  )

【答案】D
【解析】由题图可知,在0~时间内a=a0>0,若v0≥0,物体做匀加速运动;若v0<0,物体做匀减速运动,故选项B、C错误;由于在T~2T时间内a=-a0,故物体做匀变速运动且图线斜率的绝对值与0~时间内相同,故A错误,D正确。
19. (2019·广西柳州高中模拟)如图所示,两条曲线为汽车a、b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的v-t图象,已知在t2时刻两车相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1~t2时间内,a车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B.在t1~t2时间内,a车的位移比b车的小
C.t2时刻可能是b车追上a车
D.t1时刻前的某一时刻两车可能相遇
【答案】D
【解析】图线切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a车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故A错误;图象与t轴围成面积表示位移,则在t1~t2时间内,a车的位移比b车的大,故B错误;在t2时刻,两车相遇,在t1~t2时间内,a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大,则a的位移大,可知t1时刻,b车在前,a车在后,则t2时刻是a车追上b车,故C错误;t1时刻,b车在前,a车在后,在t1时刻之前b的位移比a的位移大,所以t1时刻前的某一时刻两车可能相遇,故D正确。
20.(多选)(2019·河南濮阳一中模拟)已知半径一定的小球在空中下落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f正比于运动速率v,即满足f=kv.比例系数k只与小球半径和空气密度有关.现将半径相同的实心铁球和实心塑料球在空中由静止开始下落,小球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与速度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已知空气密度均匀.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铁球对应于图中的a0值较大
B.铁球在图中的v m值较大
C.两球从开始下落至下落同样高度,铁球所用时间较长
D.铁球从开始下落至速度达到铁球所对应的v m的位移较大
【答案】BD
【解析】因为开始下落时空气阻力可以忽略,因此开始下落时两球的加速度相同,所以图中的a0相同,故A错误;当小球受力平衡时,达到最大速度,因为实心铁球的质量大于实心塑料球的质量,而空气阻力f正比于运动速率v,所以实心铁球在图中的最大速度大于实心塑料球的最大速度,故B正确;因为铁球下落时受到的阻力影响较小,所以铁球的加速度始终大于塑料球的加速度,两球均在空中由静止开始下落,故实心铁球速度大于实心塑料球,所以两球从开始下落至下落同样高度,铁球所用时间较短,故C错误;因为铁球下落时受到的阻力影响较小,所以铁球的平均加速度始终大于木球,并且实心铁球的最大速度大于实心塑料球,所以铁球从开始下落至铁球所对应的最大速度的位移较大,故D正确。
1.(2019·浙江选考)一辆汽车沿平直道路行驶,其v–t图象如图所示。在t=0到t=40 s这段时间内,汽车的位移是
A.0 B.30 m C.750 m D.1 200 m
【答案】C
【解析】在v–t图像中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故在40 s内的位移为,C正确。
2.(2018全国卷Ⅱ,19)(多选)甲、乙两汽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分别如图中甲、乙两条曲线所示。已知两车在t2时刻并排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车在t1时刻也并排行驶 B.在t1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
C.甲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 D.乙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BD
【解析】0~t1时间内,v乙>v甲;t1~t2时间内,v甲>v乙,t2时刻两车相遇,但0~t1时间内两者的位移差小于t1~t2时间内两者的位移差,则t1时刻甲在乙的后面,A项错误,B项正确。由图象的斜率知,甲、乙两车的加速度均先减小后增大,C项错误,D项正确。
3.(2018全国卷Ⅲ,18)(多选)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车的位置x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1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B.从0到t1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
C.从t1到t2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 D.在t1到t2时间内的某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答案】CD
【解析】x-t图象斜率表示两车速度,则可知t1时刻乙车速度大于甲车速度,A项错误;由两图线的纵轴截距知,出发时甲在乙前面,t1时刻图线相交表示两车相遇,可得0到t1时间内乙车比甲车多走了一段距离,B项错误;t1和t2两图线相交,表明两车均在同一位置,从t1到t2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C项正确;在t1到t2时间内,两图线有斜率相等的一个时刻,即该时刻两车速度相等,D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