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征及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各种地图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看图、析图、绘图的能力,学会使用地理的语言──地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地球”“水球”的争论,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探究自然界奥秘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地球表面海陆面积比例。?
2.识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大洋、海和海峡。?
3.七大洲的名称、面积排序。?
4.四大洋名称、面积排序。?
难点:
1.识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大洋、海和海峡。?
2. 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教学方法
教法:图示、启发、互助、合作、探究、讨论、提问等方法。?
学法:尝试有效读图、析图,以图释文??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大洲轮廓图卡片、地球仪、地理图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016年中秋节是个不同寻常的节日,天宫二号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为对接神舟十一做好前期准备。回顾人类探索太空的历程,第一个乘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人是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中国第一个登入太空的宇航员是谁?(杨利伟)他们都说:在太空里看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星球,更像水球。那么人类给地球起名字的时候,为什么叫它是地球,而不叫它水球呢??(难道是他看错了?说错了?)
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的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板书)。?
设计目的:以人类探索太空的重大事件导入新课,提出地球像一个水球的观点,使学生感觉真实,既创设了本节课的学习情景,又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讲授新课?
【互动探究一:你说我说】地球?水球??
1.读教材P30图2.1“世界海陆分布”,学生观察海洋和陆地的面积后回答:“海洋面积大还是陆地面积大?”(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2.读教材P30图2.2“世界海洋和陆地面积比较”,让学生通过读图知道海洋和陆地各占地表的比例是多少。(地表的海陆分布:海洋:71%;陆地:29%)(板书)?
3.读P30图2.1“世界海陆分布”图,学生观察海洋和陆地的分布后回答:“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还是南半球?”(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北半球还是南半球?”(南半球)
“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还是西半球?”(东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东半球还是西半球?”(西半球),引出水半球和陆半球。
4.请同学们来探讨一下,你们觉得这个星球应该叫地球还是水球?(叫水球,因为地球表面大部分是海洋;叫地球,因为人类生活在陆地上的;可是古人在给地球起名的时候为什么不叫水球?因为古人生活的范围很小,受当时条件限制,居住在大陆两岸的人们没有交流,海洋被视为天地的尽头,他们根本不知道地球的全貌。)?
设计目的: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谈谈对地球名称的看法,不是让学生争议地球的名称是否科学合理,而是通过学生讨论、运用地球仪和地图求证,加深对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认识。?
阅读“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历程”,谈感想。?
设计目的:了解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艰苦历程,知道我们今天能够从课本上认识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大势,这是无数的航海家、旅行家、探险家、外交使节拼搏奋斗和科学探究的结果,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
过渡:陆地和海洋的基本表现形式有哪些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大洋、海和海峡吧。
【互动探究二:连连找找】七大洲和四大洋?
1.识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大洋、海和海峡。
读课本图2.5“大陆、半岛、岛屿与海洋”,找出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大洋、海和海峡。?
连连看: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大洋、海和海峡与相应的描述连连看。
设计目的:采取对比的方式,学会识别海陆分布的不同形式,重在读图识别,避免死记概念,同时注意及时应用,实现知识的迁移。?
2.我们把全球陆地分为七大洲,海洋分为四大洋,请同学们分别在地球仪、世界地形图上找出七大洲和四大洋。(学生以四人一小组为单位,共同查找)?
(1)请几个同学上台,分别指出七大洲与四大洋。?
(2)读图2.11世界陆地各大洲面积比较图,从大到小给他们排排位次。用口诀总结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的位次(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3)出示大洲轮廓图,让学生按照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的位次排列出来。?
(4)读图2.10“四大洋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穿插分割形成了彼此相连的哪四大洋?“四大洋面积”,比较四大洋的面积,最大的是哪个洋?最小的是哪个洋?总结成口诀(太大印北,四洋贯通)。?
设计目的:观察图的同时,了解大洲的命名,使形象记忆(轮廓)与意义记忆(名称由来)相结合,以加深印象。?
【探究互动三:慧眼识图】各大洲的分布及分界线?
运用世界地形图,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找出各大洲、大洋和洲界线。?
通过对比各大洲、大洋的面积、轮廓、相对位置、特殊经纬线在地图上识别七大洲、四大洋以及洲界线。
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
非洲和欧洲的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
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设计目的:通过识图,要求学生学会读图,读懂图,从图片中获得相关的地理信息。?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于世界七大洲、四大洋有所了解,运用“我的思维地图”---“一笔画世界”熟悉七大洲、四大洋的相互位置关系。?
(四)作业:《课课练P18-20》。?
附:板书设计?
(
,四洋贯通。
) (
,南极欧大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