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照片上的马活了 2(沪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照片上的马活了 2(沪教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11-16 12:1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照片上的马活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课文的生字“蹄、摄、侧、绊、实、序、讶、础”。理解“发明、发现”的意思并会运用。
能力目标:
1. 继续学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与默读课文。能在默读时除了做到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还要做到边读边思考。
2.能根据课文要求说说“麦布里奇是用什么办法把马奔跑时的镜头拍下来的。”
情感目标:懂得电影产生的原理是人类视觉残留,知道发明创造需要人们积极开动脑筋,细心观察才能成功。
【教学准备】
有关电影发明小常识的资料
开放式两分钟:欣赏一组马的照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出示课题。
1.师:刚才老师让大家欣赏了一组优美的马的照片,谁能说说展现在你们面前的是怎样的马吗?
2.摄影师用相机让马儿门票奔跑的瞬间定格,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静态马奔跑的姿态。但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却是7.照片上的马活了(出示课题)齐读。
3.照片上的马怎么会活了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到课文里去看个究竟吧!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
自己轻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自己试着按课文内容完成填空。
英国摄影师麦布里奇为了探究(),就想办法把马()拍了下来,并发现了()能使照片上的马活起来。在这个发现的基础上,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发明了()。
3.交流生字和填空(注意“绊”和“拌”的区别)
三、边读边思,学习课文。
师:照片上的马怎么会活了呢?再读课文找到有关小节。
(一)学习第三、四节
1.出示第四节(引读)
2.“麦布里奇惊讶地叫道:“……”他还可以怎样地叫道?
麦布里奇__________叫道“……”
3.指名交流。
4.指导朗读,读出惊讶的语气。
5.齐读第四节,思考:照片上的马为什么会活呢?(人类视觉残留)
师:麦布里奇是怎样拍摄下这24张照片的?
6.默读第三小节,用“先、接着、再、最后”将麦布里奇的拍摄过程说一说。
7.自己轻声说。
8.小组交流说。
9.全班交流说。(师根据学生交流进行媒体演示)。
10.用第一人称说说拍摄过程。
我终于想出了办法。那天,我()地来到跑马场。我先做着拍摄前的准备工作,()。一切就绪,瞧!一头()的马()起四蹄跑起来了,()。当我看到照片被一张张拍摄下来,我()。
11.齐读第三节。
(二)学习第一、二节。
师:麦布里奇为什么要拍摄马奔跑的镜头呢?
1.指名朗读第一、二节,完成说话练习:英国摄影师麦布里奇听说了,感到很好奇,他决定把马奔跑时的镜头拍下来。
(三)学习第五节
1.(出示)第五节齐读
2.理解:“发现、发明”选词填空。
3.介绍电影的发明者卢米埃尔兄弟。
四、总结全文。
麦布里奇之所以能够拍下马奔跑时的镜头,之所以能够发现照片上的马活了,靠的是什么?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语言直播厅
2.你还知道谁发明了什么?他们是怎样发明的?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