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7张PPT。 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诸侯国,到了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而到战国初期只有十几个诸侯国了。大动荡百家争鸣大发展老子小档案年代:
国家:
学派:
作品:春秋后期楚国人道家《道德经》,又名《老子》(1)思想核心:“道”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
人要顺应自然老子 老子认为越坚强的东西越容易折断,柔能胜刚。人若甘于柔弱,便能够不受伤害,免于痛苦。(2) 辩证法思想:任何事物有矛盾对立的正反两面,对立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老子认为最理想的社会,是百姓满足於原始简朴的生活,不奢求物质的享受。(3)政治主张: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孔子说:“老子指出:牙齿是刚强的,却是柔弱的;舌头是柔弱的,却是刚强的。看起来刚强的牙齿,敌不过柔弱的舌头。这不是教给我了吗?” 孔子带学生到老子那里请教。老子很老,正在闭目养神,孔子说:“弟子孔丘特来候教。”半晌,老子张开嘴,用手指着自己的嘴问:“你看见我的牙怎么样?”孔子说:“已经全掉了。”又问:“我的舌头怎么样?”孔子说:“还好。”老子又合上眼皮,静养去了。
孔子率领学生告辞退。学生们问孔子道:“您不是来求教的吗?怎么还没有问什么就要回家呢?”孔子是这样概括自己一生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自学礼乐从政失败周游列国献身文教1. 孔子生平 周游列国“以德治国”孔子的政治主张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gǒng)之” 。
——《论语.为政》
译文:孔子说:“用道德来治理国政,自己便会像北极星一般,在一定的位置上,别的星辰都环绕他” 。材料反映了孔子在政治上主张什么?史料分析你能说出学过的历史中“德治”的例子吗?正面:尧、舜、禹反面:桀、纣温故知新核心思想“仁”不分出身,有教无类学生为王室和贵族不平等平等官学私学分析对比教育主张 孔子的弟子把他的言论整理成了哪本书?《论语》“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谦虚好学温故知新
善于思考经典诵读 南京夫子庙孔子学院2500年前的文化地图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影响最大百家争鸣“百家争鸣”背景生产力发展(牛耕和铁农具的使用)引发社会变革(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度确立)为思想文化的活跃提供了自由的空间(诸子百家、百家争鸣) 道家——庄子庄子:战国时期 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无为而治”、“道法自然”,代表作《庄子》。
“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
——《庄子》
翻译:无为,能利用天下,而闲暇有余;有为,被天下利用,而感到急迫不足。
儒家——孟子孟子:战国时期 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仁政”“民贵君轻”,代表作《孟子》。孟子曰:“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墨家——墨子墨子:战国时期的思想家、科学家,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代表作《墨子》。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墨子》
翻译: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地爱天下所有的人。反对不正义的战争。
法家——韩非子韩非子:战国末期 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主张“法治”、“中央集权”。其思想指导秦始皇统一六国,代表作《韩非子》。“治民无常,唯以法治。”
翻译:治理人民没有固定不变的方法,只有实行法治才能够把百姓管理好。
孔子说:我仁;
孟子说:我义;
老子说:我以柔克刚;
庄子说:我顺其自然;
韩非子说:把他们全抓了。
孙子说:战场上见高低!趣味百家百家争鸣——关于治理国家观点:
孟子(儒家)——倡导“仁政”
庄子(道家)——倡导“无为而治”
韩非(法家)——主张法制,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你认为哪一学派的主张更适合当时社会的需要?百家争鸣的影响:
促进了思想和文化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第8课 百家争鸣儒家
道家
法家
墨家
孔子
庄子
孟子
墨子
荀子
老子
韩非子改革变法,加强中央集权
“仁、礼、德治”
“精神自由”
“仁政”
“非攻”
“礼治”
朴素的辩证法、无为而治中华文化百家争鸣1.某同学考试成绩不理想,老师安慰他说:“一次的失败不要紧,说不定,正是因为这次没考好,你才能及早发现问题,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你知道老师引用了哪家的思想来教育学生( )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2.复旦大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源自“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这一句话,此名句出自( )
A.《韩非子》 B.《论语》
C.《道德经》 D.《孙子兵法》
BBA.韩非 B.老子 C.孔子 D.墨子
4.“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的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
A.孔子“有教无类”,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
B.夏桀暴政,人民怨声四起
C.西周灭掉商朝,实行分封制
D.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3.阅读下图某同学草拟的招聘启事,你认为以下人员中最适合的人选是( )CD5.取法古人,建设良好班级
学习“诸子百家”思想后,围绕着班级出现的乱扔纸屑的现象。大家对解决问题意见不一,在空格中写出他们各自所代表的哪家学派的思想主张:
A.卫生委员:“一定要严厉惩罚,罚值日,实在不行,一次罚款5元” ——( )
B.班长:“还是说服教育吧,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相信他们会改变的。” ——( )
C.生活委员:“随他们去吧,扔了几张纸而已,无所谓的事情,根本不用管” ——( )
法家儒家 道家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