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共33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9-16 21:07: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部编八年级历史
第五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天皇 :能打败北洋舰队吗?
伊藤、东乡:能
天皇:理由?
伊藤:战斗力胜过清朝海军.
天皇:如何得知? 伊藤:北洋舰队纪律松弛,应战准备缺乏。
天皇:何以见得?
伊藤:士兵将衣服随意晾在船舷和大炮身上。
东乡:我曾上镇远、定远号上参观,管理混乱、纪律松弛,缺乏战斗力。随处摸几下,白手套变黑手套。而我军斗志高昂,纪律严明 ,官民齐心。
*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教学目标
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
了解左宝贵、邓世昌等英雄人物的英雄事迹;
掌握《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掌握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和影响。
(一)战争背景
一、甲午中日战争
材料:明治维新的口号是“富国强兵”明治政府成立后首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建立了现代军队······历史上一直选择与强者为伍的日本,这一次选择了与西洋列强共进退,加入到武力掠夺的行列。当明治维新带来了国力的增长时,日本军国主义加快了对外扩张的步伐。
--------日本文明史学家 加藤周一
1.明治维新后日本经济实力迅速提升,开始对外扩张,制定大陆政策(根本原因)
(一)战争背景——日本方面
一、甲午中日战争
欲称霸世界,必先征服亚洲;欲征服亚洲,必先征服中国;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朝鲜。
——大陆政策
一、甲午中日战争
(一)战争背景——中国方面
材料二:为迎接慈禧六十大寿(1894年),修建颐和园,挪用海军经费,耗资三千万两白银。
光绪大婚庆典(1889年),耗费银子500万两。
材料三:日本……岁添巨舰。中国自十四年(光绪十四年,即1888年)北洋海军开办以后,迄今未添一船,仅能就现有大小二十余艘勤加训练,窃虑后难为继。
——李鸿章
材料一:“而同时期的中国,由于封建顽固势力的强大,洋务等强兵政策不但得不到政府的支持......国家经济和国防力量难以得到加强。清朝政局日趋衰败......”
2.清政府国力日趋衰败,军备废弛
(一)战争背景-朝鲜方面
一、甲午中日战争
3.导火索(直接原因):1894年5月朝鲜东学党起义
*
丰岛
平壤
威海卫
旅顺
甲午战争的经过
丰岛海战
时间:1894年9月
爱国将领:左宝贵
结果:平壤陷落
平壤战役
丰岛
平壤
威海卫
旅顺
甲午战争的经过
黄海战役
致远舰部分官兵
致远舰直冲敌舰
此日漫挥天下泪
有公足壮海军威
黄海战役
*
丰岛
平壤
威海卫
旅顺
甲午战争的经过
辽东战役
旅顺大屠杀
旅顺全城两万余人,仅为日军清理尸体的36人幸免。
*
*
丰岛
平壤
威海卫
旅顺
甲午战争的经过
威海卫战役
(4)威海卫战役
时间:1895年初
爱国将领:丁汝昌
结果: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
(二)经过:
1、爆发:
①丰岛海战
2、战役
②平壤战役——日军占领平壤
③黄海战役——日军控制制海权
④辽东战役——日军制造了旅顺大屠杀
⑤威海卫战役——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日本袭击清军运兵船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
项目 内容
割地
赔款
开埠
其他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近代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
鸦片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
中日甲午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
(由沿海到内地,由南向北)
*
《时局图》是根据兴中会会员谢赞泰1898年发表在香港报纸上的漫画改绘的,图上的虎代表英国,熊代表俄国, 蛙代表法国,太阳代表日本,鹰代表美国。
三、“瓜分”中国狂潮
主要表现:
(1)抢夺利权;
(2)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
*
辽东半岛
三国干涉还辽
列强在侵略中国的过程中
既相互争夺,又相互勾结
《马关条约》
割让的领土
美国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门户开放” 照会
中国是人口大国,有4亿人口,有军队95万,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日本是小国,只有29万军队,后方遥远,供应不便,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可是,为什么最终清政府还是失败了呢?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主观原因(内因) 客观原因(外因)
① 清政府的极端腐败和无能(根本原因)
②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政策(主要原因)
③清军不少官兵临阵脱逃
④清军装备落后 ①日本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②蓄谋已久,准备充分
③装备先进
从甲午战争的失败中得到什么教训?对今天有什么借鉴意义?
落后就要挨打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推进军事现代化。
*
甲午中日战争:
1894年-——1895年
时间:
双方:
重要战役:
日本VS中国
黄海海战
结果:
时间:
1894年9月
黄海大东沟
致远舰管带邓世昌
地点:
将领:
《马关条约》
时间:
地点:
代表:
内容:
影响:
1895年4月
日本马关
李鸿章、伊藤博文
割、赔、开、设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
1.促使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的决定因素是
A.清政府软弱可欺 B.朝鲜东学党起义
C.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D.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支持
2.下列条约中,涉及既割地又赔款的是
①《 南京条约 》 ②《 北京条约 》
③《 马关条约 》 ④ 《 辛丑条约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
4.在《 马关条约 》中,最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扩张的条款是
A.开辟新的内河航线
B.在苏杭富庶地区开放新的通商口岸
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给予日本巨额赔款
*
6.从《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的签订,反映出列强侵华的主要方式发生了变化
A.从经济侵略到政治侵略          
B.从开埠通商到割占领土
C.从单独侵华到共同侵华          
D.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