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重力与重心 导学课件(71张ppt)+2份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3.1 重力与重心 导学课件(71张ppt)+2份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9-16 18:33:16

文档简介

课件71张PPT。第3章 相 互 作 用
第1节 重力与重心  一、力的描述
1.力:
物体和物体之间的_________,力的单位是_____,简称
___,符号__。相互作用牛顿牛N2.力的作用效果:
(1)图a中,力的作用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b中,力的作用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3.力的图示:
(1)力的三要素:_____、方向和作用点。
(2)表示方法: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
(3)物理意义:
①线段的长短:_________。
②箭头指向:_________。
③箭尾(或箭头)的位置:___________。大小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二、重力及其测量
1.重力的内涵要素:
(1)成因:由于___________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常把物
体受到的重力的大小简称为_____。
(2)大小:G=mg(比例系数g=9.8 N/kg)。
(3)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地球的吸引物重2.重力的测量:
重力的大小可用___直接测出。
①弹簧测力计
②台秤
③电子秤
④体重计①三、物体的重心
1.重心:从效果上看,可认为重力集中作用在一个点
上,这个点视为_____________,称为重心。
2.重心位置的影响因素:
(1)均匀物体:质量均匀的物体,其重心的位置只与___
_________有关。如果均匀物体的形状是规则的,重心
就是_____________。重力的作用点物体的形状几何中心位置(2)不均匀物体:重心的位置除跟物体的形状有关之
外,还跟___________分布情况有关。
3.重心与稳定性:物体的重心_____,物体的稳定程度
越高。物体的质量越低一 力的三个重要性质
1.物质性: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的力是不存在的,一个力一定同时具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2.相互性: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只要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的作用,另一个物体也一定会对这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
3.矢量性:力是矢量,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思考·讨论】
情境:拳击手一拳击出,没有击中对方。讨论:(1)有同学说“这时只有施力物体,没有受力物体”,这种说法对吗? (物理观念)
提示:不对,拳击手没击中对方,说明拳击手和对方之间没有相互作用,但手臂各段之间有相互作用。(2)还有同学说“这时拳头施出了力,但没受到力,说明力的作用不是相互的”,这种说法对吗? (物理观念)
提示:不对,拳击手没击中对方,说明拳击手和对方之间没有相互作用,但拳头与手臂之间有相互作用力。【典例示范】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射出枪口的子弹,能打到很远的地方,是因为子弹离开枪口后受到一个推力作用
B.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不可能有力的作用
C.只有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力,无生命或无动力的物体只会受到力,不会施力
D.任何一个物体,一定既是受力物体,又是施力物体【解析】选D。子弹在枪管内受到火药爆炸所产生的强
大推力,使子弹离开枪口时具有很大的速度,但子弹
离开枪口以后,只受重力和空气阻力作用,并没有一
个所谓的推力,因为不可能找到这个“推力”的施力
物体,故不存在,所以A错误;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
能有力的作用,如两个磁铁,故B错误;不论物体是否
有生命或是否有动力,它们受到别的物体作用时,都会施力,如马拉车时,车也拉马;书向下压桌子,桌子也向上推书,故C错误;由于自然界中的物体都是相互联系的,找不到一个孤立的、不受其他物体作用的物体,所以每一个物体既是受力物体,又是施力物体,故D正确。【误区警示】认识力的性质的两个误区
(1)相互作用的物体,可以直接接触,也可以不接触,但作用力必然是成对出现的。
(2)并非施力物体都有生命,也并非先有施力物体后有受力物体。【素养训练】
(2019·龙岩高一检测)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
C.由有一定距离的磁铁间有相互作用力可知: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D.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测量【解析】选A。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A正确;不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有力的作用,如重力,地球与物体间不接触也可产生力的作用,故B错误;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不可离开物体单独存在,C错误;天平是用来称量质量的仪器,D错误。【补偿训练】
1.(多选)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没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能有力的作用
B.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
C.先有施力物体再有受力物体
D.有的物体只是施力物体,而不是受力物体【解析】选A、B。力是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没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能有力的作用,比如磁场力、重力,故A、B正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受到的力是同时产生的,没有前后之分,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C、D错误。2.(多选)下列关于力的作用效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必定是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
B.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物体也可能受到力的作用C.力的作用效果不仅取决于力的大小和方向,还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力作用在物体上,必定同时出现形变和运动状态的改变【解析】选A、B、C。因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物体必定受到力的作用,故选项A正确。由于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两者可同时发生,也可不同时发生,故选项B正确,D错误。力的作用效果取决于力的三要素,故选项C正确。3.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有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就能显现出力的作用,如爆炸的手榴弹,所以有的力没有受力物体
B.物体间发生相互作用时,先是施力物体对受力物体施加力,然后是受力物体对施力物体施加力
C.一个施力物体只能有一个受力物体
D.不接触的物体间可能有力的作用【解析】选D。手榴弹爆炸时,火药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与弹片发生相互作用,故选项A错误;力的作用是同时的,一个施力物体可能有多个受力物体,故选项B、C错误;物体间有力的作用时并不一定直接接触,如重力、磁体与磁体之间的作用力等,故选项D正确。二 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画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的流程:【思考·讨论】
甲、乙两图描述的是“三毛”拉车的情景。(1)哪幅图画出的是拉力的图示?哪幅图画出的是拉力的示意图?为什么? (物理观念)
提示:甲图是拉力的图示,因为有标度;乙图是拉力的示意图,因为它没有标度。(2)若甲图中,确定标度时,原来的长度改为表示1 N的力,结果会如何?说明选取标度时应注意什么? (物理观念)
提示:标度改变后,线段太长,不易作图。所以选取标度时应根据力的大小合理设计。【典例示范】
如图所示,甲中在木箱的P点,用一与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上的150 N的力拉木箱;乙中在木块的Q点施一与竖直方向成60°角斜向上的20 N的推力,把木块抵在墙壁上。试作出甲、乙两图中所给力的图示,并作出丙中电灯所受重力和拉力的示意图。【解析】(1)此题可按以下步骤对P点的拉力进行作
图:①选定一段长4 mm的线段表示50 N的力。②从作
用点P沿力的作用方向画一线段,根据选定的标度与力
的大小确定线段的长度,并在线段上加刻度(即画出线
段长度为 ×4 mm=12 mm),如图甲′。③在线段的
尾端加上箭头表示力的方向。(2)可按同样的步骤画出Q点推力的图示如图乙′,作
图时,注意Q点推力的方向。
(3)画丙图中力的示意图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①选
定电灯为研究对象。②从作用点沿拉力方向(沿绳的方
向)画出一适当长度的线段,在线段的末端标出箭头表
示拉力的方向。这就是绳对电灯拉力的示意图,同样
沿重力方向(竖直向下)画出一适当长度的线段,在线段的末端标出箭头表示重力的方向,这就是电灯所受重力的示意图,注意表示拉力与重力的线段长度应该相等,如图丙′所示。答案:见解析【规律方法】力的图示的作图技巧
(1)画力的图示时,标度的选取应根据力的大小合理设计,使表示力的有向线段的长度等于2~5段标度的长度。画出同一物体受到的不同力时要用同一标度。
(2)对于几何形状规则的物体,在画力的图示或示意图时,有向线段的起点可画在几何中心。【母题追问】
1.【典例示范】中,甲图、乙图中物体都受重力的作用,画出两个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科学思维)【解析】(1)选定甲图中物体为研究对象。
(2)从物体的重心沿竖直方向画出一适当长度的线段,在线段的末端标出箭头表示重力的方向。这就是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同样步骤,可画出乙图中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答案:见解析2.指出【典例示范】丙图中,电灯所受拉力和重力的施力物体。 (科学思维)
【解析】电灯所受拉力的施力物体是绳子,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答案:见解析【补偿训练】
   1.如图所示,物体A对物体B的压力是10 N,试画出这个力的图示和示意图。【解析】画力的图示,要严格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选定标度:此题选单位长度的线段表示2 N的力。(2)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线段,线段长短根据选定的标度和力的大小成正比,线段上加刻度,如图甲所示,也可以如图乙所示,从O点(用O点代替B物体)竖直向下画一段五倍于标度的线段。(3)在线段上加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画力的示意图:从作用点或从B的中心处沿力的方向画一线段,并加上箭头,表示方向,然后标明N=10 N即可,如图丙所示。
答案:见解析2.某人通过细绳用大小为50 N的力F斜向上与水平方向成30°角拉物块A,试画出拉力F的图示,并指出受力物体与施力物体。【解析】画力的图示时,先选好标度:以5 mm长的线段表示10 N的力,则拉力F共长25 mm,用A点代表物块A,即力的作用点,最后标上箭头指明拉力的方向,即得力F的图示。为了准确无误地表示拉力的方向,图中的虚线是必要的辅助线。答案:图示见解析 细绳拉物块A,受力物体是物块A,施力物体是细绳。三 重力和重心的性质
1.重力的性质:
(1)产生: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由于其自转的影响,重力一般不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引力。(2)大小:
①同一地点,不同物体重力的大小与其质量成正比。
②不同地点,同一物体的重力随所处纬度的升高而增大,随海拔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3)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不能将重力的方向表述为“垂直地面向下”或“指向地心”等。2.重心的性质及确定方法:
(1)重心的特点: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并非物体的其他部分不受重力作用。
(2)重心的位置及决定因素。
①位置:重心的位置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不在物体上。②决定因素:
a.物体质量分布情况。
b.物体的形状。【思考·讨论】
情境:乐轩同学携带一重要实验仪器,坐动车从北京
去了上海,若中途仪器一直妥善保管,到达上海后:讨论:(1)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该仪器的重力、质量是否变化? (物理观念)
提示:同一物体在不同地点重力可能不同,但质量一定相同,所以由于纬度变化,仪器的重力变化,但仪器的质量不变。(2)乐轩同学坐车时和行走时的重心相对身体的位置相同吗?他的重心可以在身体外部吗? (物理观念)
提示:重心位置随身体姿势的变化而变化,行走时和坐车时,重心相对身体的位置不同。若他的身体姿势变化,他的重心也可以在身体外部。【典例示范】
(2019·漳州高一检测)下面关于重心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汽车上的货物卸下后,汽车的重心位置降低了
B.物体在斜面上下滑时,物体的重心相对该物体降低了C.对于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D.对于重力一定的物体,无论其形状如何变化,其重心位置不变【解析】选A。重心位置随质量的变化而改变,选项A正确。重心位置与运动状态无关,物体的重心相对自身位置不变,选项B错误。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选项C错误。物体的形状改变,质量分布改变,重心位置也要发生变化,选项D错误。【误区警示】重心位置的两点误区
(1)重心不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也不一定是物体的几何中心。
(2)重心在物体上的相对位置与物体的位置、放置状态及运动状态无关。物体的形状改变、质量分布改变时,重心的相对位置一般会改变。【素养训练】
1.(2019·南安高一检测)如图所示,
歼-20战机是中国最近研制出的第五
代隐身重型歼击机。它以具有隐身性、高机动性以及
先进的航电系统让世界震惊。关于歼-20战机的受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战机受到的重力指向地心
B.战机受重力的同时,它也对地球产生引力
C.战机向前运动的推力无施力物体
D.战机匀速飞行时,它不受重力作用【解析】选B。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而不一定指向地心,A错误;由于地球对战机的引力而产生重力,同时战机对地球也产生引力,B正确;任何力都有施力物体,战机向前的推力来自于空气,C错误;地球附近的任何物体都受重力作用,D错误。2.关于重力与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每个物体就一个重心
B.一根质量均匀的柱形铁棒由直变弯,在形状改变后重心位置不变
C.形状规则的物体,它的重心可能不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D.重心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所以重心总是在物体上,不可能在物体外【解析】选C。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并不是物体
内最重的一点,故选项A错误。重心位置与物体的形状
和质量分布有关,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
重心必在其几何中心处,但形状发生改变后重心位置
可能发生变化,重心可能不在物体上,故选项B、D错
误。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的位置可能不在几何中心
上,还受质量分布影响,故选项C正确。【补偿训练】
1.一个物体所受重力在下列哪种情况下要发生变化
(  )
A.把物体从赤道拿到南极
B.把物体放到加速上升的电梯里
C.把物体放到水里
D.用一个气球使物体悬浮在屋子内【解析】选A。重力加速度随着纬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把物体从赤道拿到南极,其重力变大,故A正确;重力加速度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是否受其他力无关,在电梯或是水里或是用气球悬浮,重力加速度都没变,重力G=mg,即重力没有变化,故B、C、D错误。2.下列关于重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一定与它的几何
中心重合
B.用一条绳子把一个物体悬挂起来,物体处于静止状
态,该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绳子的延长线上
C.任何物体的重心都在物体内,不可能在物体外
D.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和物体的质量分布有关【解析】选D。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有
关,只有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才在
它的几何中心处,A错误,D正确;用一条绳子把一个
物体悬挂起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物体的重力与
绳子的拉力平衡,由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物体的重
心一定在绳子的延长线上,B错误;重心是物体各部分
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可以在物体内也可以在物体
外,C错误。【拓展例题】考查内容:重心位置的确定
【典例】如图所示,一个被吊着的均匀球
壳,其内部注满了水,在球的底部有一带
阀门的细出水口。在打开阀门让水慢慢流
出的过程中,球壳与其中的水的共同重心将会 (  )
A.一直下降  B.一直不变
C.先下降后上升  D.先上升后下降【解析】选C。在注满水时,球壳和水的共同重心在球心,随着水的流出,球壳的重心不变,但其中的水的重心下降,二者共同的重心在下降,当水流完时,重心又回到球心,故选项C正确。 【课堂回眸】课堂检测·素养达标
1.台球是大家比较喜欢的一种比赛项目,在运动员击球的瞬间,白色球所受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分别为(  )
A.运动员、白色球    B.运动员、球杆
C.球杆、白色球 D.白色球、球杆
2.关于重力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
B.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C.重力的方向总是和支持物的支持面垂直
D.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地面向下
【补偿训练】
  如果一切物体的重力都消失了,则将不会发生的情况有 (  )
A.天不会下雨,也不会刮风
B.一切物体都没有质量
C.河水不会流动
D.气泡在水中将不上浮
3.雅安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马踏飞燕”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标志,如图所示,飞奔的骏马三足腾空,只用一只蹄就能稳稳地踏在飞翔的燕子上,是因为 (  )
A.马跑得快
B.马蹄大
C.马的重心在飞燕上
D.马的重心位置和飞燕在一条竖直线上
情境:科技馆或儿童乐园中有一种神奇的倾斜小屋。里面什么也没有,只是屋里地面是斜的。当我们一脚踏上斜坡时感觉整个人都倾斜过来了,我们努力想保持平衡,可是身体不听使唤,只好扶着墙边的扶手慢慢地往外挪,好不容易才走出小屋。
问题:
(1)当进入神奇小屋后,所受重力的方向如何?
(2)为什么在倾斜小屋中,垂直地面站立时会摔倒?
课堂检测·素养达标
1.台球是大家比较喜欢的一种比赛项目,在运动员击球的瞬间,白色球所受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分别为(  )
A.运动员、白色球    B.运动员、球杆
C.球杆、白色球 D.白色球、球杆
【解析】选C。研究的是白色球,直接对白色球产生力的是球杆,而不是运动员,白色球所受力是球杆和白色球之间的相互作用,故其施力物体是球杆,受力物体是白色球。
2.关于重力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
B.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C.重力的方向总是和支持物的支持面垂直
D.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地面向下
【解析】选B。根据重力的特点可知,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选项B正确,A、C、D错误。
【补偿训练】
  如果一切物体的重力都消失了,则将不会发生的情况有 (  )
A.天不会下雨,也不会刮风
B.一切物体都没有质量
C.河水不会流动
D.气泡在水中将不上浮
【解析】选B。重力消失了,则与重力有关的自然现象不再发生。水向低处流、在水中气泡向上移动都是因为水的密度大于气体,风的形成是因为不同区域空气温度不同、密度不同,从而受到重力不同而导致空气流动,而质量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3.雅安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马踏飞燕”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标志,如图所示,飞奔的骏马三足腾空,只用一只蹄就能稳稳地踏在飞翔的燕子上,是因为 (  )
A.马跑得快
B.马蹄大
C.马的重心在飞燕上
D.马的重心位置和飞燕在一条竖直线上
【解析】选D。飞奔的骏马之所以能用一只蹄稳稳地踏在飞翔的燕子上,和马跑得快慢没关系,和马蹄的大小没关系,而是因为飞燕对马的支持力和马的重力在一条竖直线上;根据马的形态,马的重心不会在飞燕上,故A、B、C错误,D正确。
情境:科技馆或儿童乐园中有一种神奇的倾斜小屋。里面什么也没有,只是屋里地面是斜的。当我们一脚踏上斜坡时感觉整个人都倾斜过来了,我们努力想保持平衡,可是身体不听使唤,只好扶着墙边的扶手慢慢地往外挪,好不容易才走出小屋。
问题:
(1)当进入神奇小屋后,所受重力的方向如何?
(2)为什么在倾斜小屋中,垂直地面站立时会摔倒?
【解析】(1)当进入倾斜小屋后,所受重力方向仍然是竖直向下的,但此时重力方向与倾斜的地面不垂直。
(2)若人在倾斜小屋中,垂直地面站立,实际上是相对水平面倾斜站立,人的重心所在的竖直线已经超出了两脚范围,所以会摔倒。
答案:见解析
课时素养评价 九
重力与重心
一、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4分,共16分)
1.关于力的描述,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作某力的图示时,若选定的标度不同,则表示这个力的线段的长度就不同,但箭头的指向是相同的
B.描述力只要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出力的大小和方向就可以了
C.两力相等指两力大小相等即可
D.当用手按压桌面时,先有压力,才产生桌面对手的支持力
2.如图所示是小车所受外力的图示,所选标度都相同,则对于小车的运动,作用效果相同的是(  )
A.F1和F2      B.F1和F4
C.F1和F3、F4 D.都不相同
3.如图所示,所画的重力示意图错误的是(物体均静止,重力为G) (  )
4.“嫦娥四号”探月过程中,把一块矿石从月球运到地球,则矿石所受重力与质量的变化是 (  )
A.重力变小,质量变大
B.重力变大,质量变大
C.重力不变,质量不变
D.重力变大,质量不变
【补偿训练】
   一个圆台状容器装满液体密封后正立放置如图1所示,倒立放置如图2所示,两个物体的重力正确的是 (  )
A.G1=G2  B.G1>G2
C.G1二、计算题(共14分。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标明单位)
5.画出图中A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二者质量分布均匀)
6.(6分)如图所示为两个力的图示,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F1=F2,是因为表示两个力的线段一样长
B.F1>F2,是因为表示F1的标度大
C.F1D.无法比较,是因为两图示没有标明一个标准长度所表示的力的大小是多少
7.(14分)有一质量分布均匀的铁链长为L,原来放在地面上,现在将铁链竖直向上刚好拉直,它的重心位置升高了多少?使一块棱长为a的均匀正方体绕着自己的一条棱翻转,当它的一个面对角线刚好与地面垂直时,其重心位置升高了多少?
课时素养评价 九
重力与重心
一、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4分,共16分)
1.关于力的描述,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作某力的图示时,若选定的标度不同,则表示这个力的线段的长度就不同,但箭头的指向是相同的
B.描述力只要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出力的大小和方向就可以了
C.两力相等指两力大小相等即可
D.当用手按压桌面时,先有压力,才产生桌面对手的支持力
【解析】选A。作力的图示时,首先要选定标度,再按比例画出力的图示,所以选定的标度不同,那么表示这个力的线段的长度就不同,但箭头的指向是相同的,A正确;描述力时要注意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B错误;力是矢量,两力相等是指两力大小、方向均一样,C错误;当用手按压桌面时,压力和支持力是同时产生的,D错误。
2.如图所示是小车所受外力的图示,所选标度都相同,则对于小车的运动,作用效果相同的是(  )
A.F1和F2      B.F1和F4
C.F1和F3、F4 D.都不相同
【解析】选B。判断力的作用效果是否相同,应从力的三要素即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去考虑,力的三要素相同则作用效果相同,B正确。
3.如图所示,所画的重力示意图错误的是(物体均静止,重力为G) (  )
【解析】选A。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故A错误。
4.“嫦娥四号”探月过程中,把一块矿石从月球运到地球,则矿石所受重力与质量的变化是 (  )
A.重力变小,质量变大
B.重力变大,质量变大
C.重力不变,质量不变
D.重力变大,质量不变
【解析】选D。矿石从月球运到地球的过程中,其质量保持不变,但随着矿石高度的减小,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增大,故重力变大,故D正确,A、B、C错误。
【补偿训练】
   一个圆台状容器装满液体密封后正立放置如图1所示,倒立放置如图2所示,两个物体的重力正确的是 (  )
A.G1=G2  B.G1>G2
C.G1【解析】选A。圆台状容器装满水后正立放置和倒立放置,质量不变,根据G=mg知,重力相等,即G1=G2。
二、计算题(共14分。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标明单位)
5.画出图中A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二者质量分布均匀)
【解析】图中两物体的重心可认为均在其几何中心上,其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答案:见解析
6.(6分)如图所示为两个力的图示,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F1=F2,是因为表示两个力的线段一样长
B.F1>F2,是因为表示F1的标度大
C.F1D.无法比较,是因为两图示没有标明一个标准长度所表示的力的大小是多少
【解析】选D。因两图都没有标度,所以无法确定力的大小。
7.(14分)有一质量分布均匀的铁链长为L,原来放在地面上,现在将铁链竖直向上刚好拉直,它的重心位置升高了多少?使一块棱长为a的均匀正方体绕着自己的一条棱翻转,当它的一个面对角线刚好与地面垂直时,其重心位置升高了多少?
【解析】(1)铁链放在地面上时,其重心位置高度可以认为等于零,当刚好向上拉直时,它的重心在其中点位置,距地面,所以铁链的重心升高了。
(2)正方体的重心与其几何中心重合,如图所示。
原来重心高度为h1=;
翻转后的重心高度为h2=a。
所以重心升高Δh=h2-h1=a-=a。
答案: a
【总结提升】关于重心位置的三点规律
(1)重心的位置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外,如一个圆形平板的重心在板上,而一个铜环的重心就不在环上。
(2)重心在物体上的位置与物体所处的位置、放置状态及运动状态无关,但一个物体的质量分布或形状发生变化时,其重心在物体上的位置也发生变化。
(3)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