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故事二则——《扁鹊治病》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7 故事二则——《扁鹊治病》表格式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9-17 00:00: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故事二则》 《扁鹊治病》 主备人 教学 课时 1 授课 时间
学 情 分 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够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之前的课本学习也已接触过寓言故事,对本课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课 标 要 求 1、掌握本课生字,理解关键词语,并能根据词语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 分角色朗读,揣摩人物想法及内心活动,准确理解寓言所呈现的深刻道理。 3、体会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的道理;明白学习不光要有恒心、有毅力,还要有名师指点的道理
教 材 分 析 本课是单元中的最后一节课,起到总结的作用 本课是两则寓言,意在让同学们明白怎样从一个故事中获得启示
教 学 目 标 1、掌握本课生字,理解关键词语,并能根据词语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分角色朗读,揣摩人物想法及内心活动,准确理解寓言所呈现的深刻道理 3、体会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的道理;明白学习不光要有恒心、有毅力,还要有名师指点的道理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从分角色朗读中,更好的揣摩人物内心的想法,准确理解课文所要呈现的道理 难点:体会相关道理并联系实际应用于生活中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教师现场教学结合引导学生自主讨论法 多媒体教学与教师讲授相结合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以及相关资料
教具学具 准备 PPT 教学课件,搜集相关历史资料。
使用教材 构想 《扁鹊治病》是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八单元《寓言两则》中的一篇。本文取材于战国时名医扁鹊的传说故事。主要写扁鹊几次指出蔡桓公病在何处,劝他赶快治疗,蔡桓公坚信自己没有病,致使延误了病情,小病酿成了大病,病入膏肓,无药可医。这篇寓言故事耐人寻味,有着多元的寓意从扁鹊的身上可以感受出他的医德高尚和医术高明,从蔡桓公的身上,我们分析出:刚愎自用、太过固执就没有好的结果。从这则寓言故事中可以读出应该防微杜渐,把“毛病”扼杀在萌芽状态。否则,它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严重。一次次通读课文后,文章中的两条主线显现出来:一条是扁鹊劝蔡桓公的句子,一条是蔡桓公明知扁鹊是名医却不倾听别人建议的几次语言和神态的表现。教学中,抓住两条主线,能深入理解文章所蕴涵的道理,对于文本,也做到了多元化解读。 《纪昌学射》是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八单元《寓言两则》中的另一篇。这则寓言故事选自《列子?汤问》,讲的是纪昌拜飞卫为师学习射箭,飞卫告诉他先要下功夫练眼力,一是“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二是“练得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的东西”。纪昌一一照做。等练好了眼力,飞卫才开始教他开弓放箭。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故事以生动的事例阐明了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学习这门技艺的基本功入手的道理,从另一角度看,学习者的恒心和毅力、名师的指点对学习结果也非常重要。
教学流程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大家喜欢听寓言故事吗?那有谁愿意分享一下自己喜欢的寓言故事呢? 师:你们都通过一个个小故事明白了这么深刻的道理,真让老师佩服,这也是寓言故事的特点: 小故事,大道理。语言文字多么神奇啊!现在我们去看看今天的这则寓言都讲课什么呢,一起去探究一下吧!请同学们伸出右手跟老师一起书空课题(板书:纪昌学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从题目中你都知道了什么? 2、那你还想知道什么呢? 大家有这么多疑惑呢?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找答案吧 3、“纪昌”这个名字在文中多次出现,为了提示我们自己,请同学们一边自由读,一边在读到“纪昌”时做好第三声的记号(师示范做),现在开始吧。 4、交流思考题 A纪昌向谁学习射箭啊? B那纪昌是怎么学习射箭的?指名说。 (板书:练眼力) 练眼力其实就是在练射箭的基本功。(板书:基本功) 三、立足基本功,研读文本 1、出示阅读要求: 默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线条画出纪昌练基本功的句子,也可以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2、纪昌练射箭的基本功,其实就是练眼力,文中写了他几次练眼力? 那他第一次是怎样练眼力的?指名说。 A我们一起读。 B现在老师把“注视”换成“看”了,那么“看”和“注视”是一回事吗? C对的,注视更强调全神贯注地看(板书:注视),从“注视”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纪昌练得十分——认真。(板书:认真) 那纪昌注视着什么? 同学们,你们见过梭子吗?(出示梭子图片) 师介绍:梭子是织布用的工具。形状像小船,中间是空心的,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在织布的过程中梭子运行的轨迹。(出示视频) 同学们注意看,在织布人左右手中倒来倒去的就是梭子。大家可以用手来比划下梭子是怎么来回运动的,那纪昌是怎么注视的? D飞卫师父是怎么交代练习要求的? 我们把师父的要求写在黑板上。(板书:牢牢地盯 不能眨一眨) F能不能把师父强调的重点用朗读表现出来。(指名读,齐读。) E师父的要求记清楚了吗? 下面我来织布,你们当纪昌来盯,注意要盯牢哦 G现在我来采访一下,你的眼睛感觉怎么样? F你们才盯了几秒,就累了,可纪昌坚持练习了多久? 从中你看出纪昌是个怎样的人?(板书:恒心) 四、拓展延伸 1、师:读完课文之后,请你来告诉老师,你认为飞卫是一个怎样的老师? 师:在座的各位心中一定有个谜:飞卫为什么让纪昌先练眼力呢, 2 (板书:苦练基本功) 追问:仅仅学习射箭需要练基本功吗? 引导:由这件事我们想到了其他的学习,这样一想就明白了寓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了——无论学什么本领都要练就扎实的基本功。这就是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朴素道理。 师:这个故事其实就是讲一位老师和一个学生的故事,人们都说:读书就是读自己。就是说我们读书时要读出自己的理解、思考和收获。读过这篇寓言后,你有哪些收获呢, 猜猜作为一个老师,我能从飞卫老师身上得到哪些启示呢 五、小结作业 1、通过学习这篇寓言,我们知道了无论学什么本领都要练就扎实的基本功。作为学生,我们学习时要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老师,应该__? 看~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就会有不同的收获。这也是这则寓言的魅力2摘抄纪昌下功夫练眼力的句子,并写写自己的体会。 生1:我学过《拔苗助长》这个寓言故事,通过这个故事我知道了任何事都要从不同的角度看,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生2:我学过《守株待兔》,通过这个故事我知道了不能不劳而获,做任何事都必须付出辛苦劳动才会有所收获。 生:这是描写纪昌学习射箭的故事 生:跟谁学,怎样学,结果怎样 生:纪昌向射箭能手飞卫学习射箭。 生:先练好眼力 生自行阅读并圈点勾画 生:两次 生: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 生:不是 生:梭子 生:眼睛随着梭子的来回动而动 生: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 生齐读 生:很累、很酸 生:两年 生:有恒心 生1:万丈高楼平地起; 生2: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生3: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 生1:无私 生2:打铁还需自身硬 生3:讲方法;名师出高徒 生回答 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锻炼学生合作精神 不动笔墨不读书,培养学生边读边圈点勾画重要内容的习惯 换词,让学生感受用词的准确性 让学生亲自感受纪昌的不容易与恒心坚持 推展思维,积累相关词句。 巩固内容。
板书 《扁鹊治病》 扁鹊 蔡桓公 医术高明  自以为是 医德高尚  固执己见 防微杜渐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