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考点复习系列
范围:2.4~2.7
浙教版 八年级上
考点解读
考点1:风
(1)定义:空气的水平运动;注意空气的竖直运动不是风。
(2)形成:空气在水平方向从气压高的地区向气压低的地区运动。
(3)基本要素:风向、风速。
a.风向:风吹来的方向。风向有8种。
b.风速:单位时候内空气运动的距离。单位:米/秒、千米/时。风速常用风级表示,有0~12级。
(4)风向的测定:风向标。风速的测量:风速仪。
课堂练习
例1:关于气压、高度、气温三者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②在同一高度上气温高则气压高;
③在同一高度上气温高则气压低;
④空气总是由气压低的地方流向气压高的地方。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C
拓展提高
例2:如图为某地中午气压图,让你此时去放风筝,你最好向着哪个方向跑( )
A.向东 B.向南
C.向西 D.向北
A
拓展提高
例3:晴天,几位同学在森林中迷路了,下面四种利用风向引导他们走出森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图中虚线为空气流动形成风的路径示意图)( )
A.地面空气从森林流向外界,应迎风走
B.地面空气从外界流向森林,应迎风走
C.地面空气从森林流向外界,应顺风走
D.地面空气从外界流向森林,应顺风走
C
考点2:降水
(1)降水包括降雨、降雪、降冰雹等。最常见的降水是降雨。
(2)降水的条件:①空气的相对湿度达到100%;②气温继续下降,空气容纳水汽的能力降低;③空气中有微小的尘埃;④水珠、冰晶增大到能降落到地面。
(3)降雨量:表示一定时间内地面积水的深度,度量单位是毫米;测量降雨量的仪器是雨量筒。
考点解读
(4)空气中水蒸汽的多少(即饱和量)与气温的关系:气温越高,空气中的水蒸汽含量越多。
注意:相对湿度是绝对湿度与空气中含水蒸汽的饱和量之比。而水蒸汽的饱和量与温度有关。当绝对湿度不变时,温度越高,相对湿度越小。
考点解读
课堂练习
例1:如图所示是我国东部某座大山南北坡的年降水量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 )
A.这种降水量的变化主要是受纬度位置的影响
B.在一定高度内,降水量随地势的升高而增加
C.在一定高度内,降水量随地势的升高而降低
D.山的北坡比南坡多雨
B
拓展提高
例2:某同学在探究“空气中含有的水汽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设计了如下实验:在四只相同的烧杯中加入等量的水,它们的水温分别是25 ℃、40 ℃、55 ℃、65 ℃,在杯口同时盖上玻璃片,过一会儿看到如图所示的现象。请回答:
(1)该同学设计的实验是为了验证:空气中含有的水汽与 有关。
温度
拓展提高
(2)甲杯的水温为 。
A.25 ℃ B.40 ℃ C.55 ℃ D.65 ℃
D
拓展提高
例3:如图是“相对湿度与温度的关系图”,有关温度和湿度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相对湿度从凌晨4点起逐渐加大
B.相对湿度随气温的升高而降低
C.相对湿度随气温的升高而增加
D.气温在12点时相对湿度达最大值
B
考点解读
考点3:天气系统
(1)常见的天气系统:高压系统、低压系统、冷锋系统、暖锋系统。
(2)等压线:用来表示气压相等的曲线。
(3)天气与天气系统的关系
a.高压系统:天气晴朗;
b.低压系统:阴雨天气;
c.冷锋系统:降温、降雨、大风;
d.暖锋系统:升温、降雨。
课堂练习
例1:如图所示,对a、b、c、d四地的天气状况判断,正确的是( )
A.a、b、c、d四地都为阴雨天气
B.a、c为晴朗天气
C.a、b、c、d将出现阴雨天气
D.b、c将出现阴雨天气
B
拓展提高
例2:读北半球某地区天气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乙地在 气压控制下,天气状况以 为
特征。
(2)丁地附近活动的锋面是 锋,该锋面在丁地过境
后,丁地将出现的天气为 。
(3)丙地此时的主要天气系统名称为 ,形成大风的风向为 风。
高
暖
晴朗天气
气温升高、降雨
冷锋
西北
拓展提高
例3:读我国某地一段时间的气象资料图如图所示,分析回答问题。
(1)这段时期该地气压变化呈______趋势,气温变化呈______趋势。由此判断,引起天气变化的原因是______过境。
(2)从冷暖性质看,12日该地区受________控制,17日受________控制。
升高
下降
冷锋
低气压
高气压
拓展提高
(3)在______两天内,天气变化最为剧烈,可能出现______________天气。
15、16
降温、降雨等
考点解读
考点4:影响气侯的因素
(1)影响气侯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季风。
(2)纬度位置:纬度不同,接受的太阳辐射量不同(太阳光在南北回线之间直射),故气温不同。纬度越高,平均气温越低。因此纬度位置主要影响(平均)气温的高低。
(3)海陆分布:由于水、砂石的比热不同,在相同太阳辐射量、海水砂石的质量相同的条件下,水的比热较砂石大,温度变化较小,即海洋地区气温升温、降温均较小,而陆地地区气温升温、降温均较大。因此
考点解读
海陆分布主要影响气温的变化(大小)。
(4)地形:地势升高,气温降低(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约60C);
山地的迎风坡比背风坡气温低;山地的迎风坡比背风坡降水要多。
(5)季风:风向随季节而改变。季风的形成是由于海水比砂石的比热要大,故海洋地区的气温变化较小。夏季时,海洋地区的气温比陆地地区要低,海洋地区气压要高,形成从海洋向陆地的夏季风,特点是温暖潮湿;冬季时,由于陆地降温要大,故海洋地区的气温比陆地要高,气压要低,形成陆地向海洋的冬季风,特点是寒冷干燥。
课堂练习
例1:在我国海边,不论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昼夜的温度差都比内陆要小,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 )
A.海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比热容大
B.海水的质量比沙石大
C.海水的密度比沙石的密度小
D.海面上比较空旷
A
课堂练习
例2:如图为我国某省轮廓图,夏季该省A城市比B城市气温高,而C城市比A城市气温要高,其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 )
A.纬度位置、海陆分布
B.海陆分布、海陆分布
C.地形、纬度位置
D.海陆分布、纬度位置
D
课堂练习
例3: 如图所示,A地海拔2000米,B地海拔3000米,C地海拔1100米,D地海拔100米,此地常年刮东风,回答下列问题:
1000
(1)C、D两地的相对高度为 米,两地气温相差约 ℃。
(2)A、C两地相比,降水较多的是 ,因为A地处于 。
(3)B、C两地气温差异的原因是 。
6
C
背风坡
地势升高,气温降低
例4:下列季风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东南季风的成因是夏季大陆气压低于海洋
B.西北季风的成因是冬季海洋气压高于陆地气压
C.季风的特点是风向随季节转移而显著变化
D.季风是影响气候因素之一
B
拓展提高
拓展提高
例5: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很大。如图是上海和乌鲁木齐两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夏季我国盛行东南季风,气温高,降水多
D
拓展提高
B.东南季风不能到达我国西部地区,那里一般降水稀少,为干旱和半干旱区
C.东部地区的气温年较差较小,西部地区的气温年较差较大
D.冬季我国盛行西北季风,气温低,降水并不减少
拓展提高
例6:近海地区夏季的海陆风是风向昼夜交替变化的风,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是晚上形成的海风
B.甲图是白天形成的陆风
C.乙图是白天形成的海风
D.乙图是晚上形成的陆风
C
1.下列几种大气运动形式中,气流运动方向表示不正确的是( )
C
综合训练
2.下列关于大气与气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B.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有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季风因素、地形因素
C.大气层中对流层、中间层的气温都随着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D.每天的最高气温出现在12点,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D
综合训练
综合训练
3.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
A.甲图试管内水沸腾后,撤掉酒精灯,向外拉动注射器活塞,水又沸腾了,说明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
B
综合训练
B.乙图中吸盘能将物体挂在墙上不掉下来,是因为重力与大气压力彼此平衡
C.丙图所示的托里拆利实验中,若有空气进入玻璃管内,则测出的大气压强值比实际值偏小
D.丁图提供的信息说明大气压强是天气预报的重要气象要素之一
4.如图所示,4个位置中,
天气最晴朗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C
综合训练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