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2数的组成、写数|苏教版(2014秋)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2数的组成、写数|苏教版(2014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9-16 22:12: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写数、数的组成
教学内容:
一年级上册P84~85,例题和想想做做1~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掌握11~20数的组成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十位”和“个位”认识计数器,正确书写11~20各数。
2.使得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了解“十进制”的意义,理解11~20各数的含义。
3.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进一步增强数感。
教学重点:认识个位和十位。
教学难点:理解“十进制”计数意义。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计数器。学生准备小棒、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 先学探究
1.预习作业:
①.认识计数器,会在计数器上拨10以内的数。
②.和爸爸妈妈说一个11~20中的数,比一比谁说的数大。
2.师:小朋友,我们已经认识了20以内的数,今天我们来用已经掌握的知识研究新问题,学习新本领一起来探索用计数器来写20以内的数。
二、 交流共享
1.摆小棒来表示14
2.集体交流你是怎样摆的?
生:一捆摆在左边,4根摆在右边。左边的一捆表示1个十,右边的4根表示4个一。
3.认识数位表
学生在幼儿园已经知道数位表上,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个位上的数表示有几个“一” ;右起第二位是十位,十位上的数表示有几个十。
4.认识计数器
生可能会说:在计数器上有几个一在个位上就拨几个珠子。
这时生可能会说:满十要进一。
5.学生尝试在计数器上拨14。理解1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14。
6.写14。
生可能会出现数位不对准的现象。
三、 反馈完善
1.摆出11、16、18、20根小棒,并在计数器上拨11、16、18、20。
2.完成想想做做1。
3.想想做做2.
写数13到20,并和同桌说一说它们的组成。
4.完成想想做做3、4。
5.完成想想做做5。
借助直线上点的位置来理解“接近“的意思。
在交流中体会接近10的数较小,接近20的数较大。
6.完成想想做做6。
学会用不同的策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7.完成想想做做7。
填写并交流。
全课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