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使用范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
教材分析与设计意图:
本课是六上科学《工具和机械》单元的第三课。在前一课,学生已初步认识了杠杆类工具,并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研究,初步了解到杠杆有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之分。本课中学生将对生活中的一些杠杆类工具的省力情况进行分析、识别和分类,认识各类杠杆的作用。通过研究,让学生对杠杆类工具的认识向生活迁移,帮助学生理解生活中熟悉的各种杠杆类工具的科学原理。
本课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杠杆类工具的比较,主要让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杠杆类工具进行实践操作,通过讨论、分析、比较,区分杠杆的类别。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关键是让学生通过分析,找准杠杆的三个点,从而判断是否省力。但是生活中的杠杆并不像杠杆尺那样简单直观,不同杠杆的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的位置是不相同的,即使是同一个工具,由于使用方法的不同,它的三个重要位置也会发生变化。而学生对于杠杆类工具的认识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所以我希望用较多的常见杠杆类工具帮助学生分析理解。第二部分是小杆秤的研究,这是杠杆类工具的运用,通过学生的亲手制作,解释“秤砣虽小,能压千斤”的道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知道杠杆可以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认识到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不同种类的杠杆有不同的用途,在不同条件下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杠杆。
教学重点:
对不同类型杠杆的比较和分析。
教学难点:
找出不同杠杆的三个点和判断是否省力的情况。
教学准备:
学生:1支长竹筷、螺帽或其他重物、钩码、棉线或钓鱼线、塑料圆盘。
教师:杆秤、撬盖的铁片、开瓶器、镊子或夹子、油漆桶、汽水瓶、粉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出示课件)
1.还记得上节课我们认识的工具叫什么吗?(杠杆)
2.根据我们对杠杆尺的研究,杠杆按省力情况可以分成几类呢?(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出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3.什么情况下,杠杆省力?什么情况下,杠杆费力?什么情况下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根据回答出示杠杆示意图。)
4.在我们的生活中使用的很多工具都是应用了杠杆原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生活中多种多样的杠杆类工具。
二、杠杆类工具的比较(出示课件)
1.游戏:出示油漆桶一个、汽水一瓶、粉笔5支;镊子一把、钢尺一把、开瓶器一个。
(1)用工具把油漆桶的盖子撬开,然后往桶里倒一杯水。
(2)用工具打开汽水瓶,倒出一杯汽水。
(3)用工具夹5支粉笔,放到空杯子里。
请看清楚要求,然后请三位同学上来游戏,比一比,哪个同学完成得快。请其他同学为他们加油。
2.刚才三位同学的表演非常精彩,首先让我们思考一下,他们使用的工具合适吗?(合适)
3.(出示课件)思考一下,他们所使用的三种工具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比较一下哪种是省力的?哪种不省力的?(请几位同学进行判断,并说说理由。)
4.引导:判断它们是否是省力工具最好的方法是什么?(找出三个点,然后进行比较。)
5.请同学们在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图片上画出每件工具的三个点,并在小组内讨论一下这些工具是否省力。为什么?
6.(出示课件)在全班内进行交流反馈,并对个别学生的画图进行展示交流。(重点分析镊子和开瓶器的三点位置的变化。开瓶器支点在前端,阻力点在中间;镊子支点在末端,用力点在中间。)
7.小结:怎么样的工具是省力的?怎么样的工具是费力的?(请同学找出其中规律。)
三、给各种杠杆类工具分类
1.(出示课件)请同学们观察图片中的几类工具,与前面的三种杠杆类工具进行比较。可以像分析前三种工具一样,用笔标注出每一个工具的支点、用力点和阻力点,然后比较出每一个工具与前三个杠杆类工具中的哪个更相似。
2.学生各自将支点、用力点、阻力点画在书本第8页图片上。
3.汇报交流。
4.(出示课件)如果再给你一组杠杆类工具,你能独立分析,按是不是省力的标准给它们分分类吗?
学生独立完成在书本第8页,也可以补充生活中其他的杠杆类工具。
汇报交流。
(出示课件)重点对剪刀进行分析:生活中的剪刀有很多种,比如图片上这几种(第一种一般用来剪线头,第二种是手术剪,第三种是裁缝剪)。你能分析一下吗?
交流分析后小结:同样是剪刀,但是支点、用力点、阻力点的位置不同,省力情况也会不同。
(出示课件)再请你看,同一把剪刀,不同的剪法,省力情况一样吗?
5.(出示课件)思考:我们都知道杠杆能省力,能帮助我们抬起自己无法徒手搬动的东西。但是为什么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工具有的是费力的呢?为什么这样设计呢?
教师小结:省力只是工具的一个作用,工具还可以给人们带来方便的作用。比如使用镊子虽然费力,但方便我们拿取东西;使用筷子也费力,但可以给我们带来方便和卫生;再比如火钳,也是费力杠杆的应用,可以延长我们的手臂,夹取到一些狭小角落里的东西等等。所以我们说,使用工具可以帮助我们省力或提供方便。
四、小杆秤的研究
1.(出示课件)同学们,认识这个吗?(杆秤。)说说你在哪见过?
2.(出示课件)俗话说:“称砣虽小,能压千斤”,今天老师就带了一把杆秤来,请大家来说一说,为什么杆秤的称砣这么小,却可以“压住”这么重的重物。(请学生从杠杆的三点之间的关系说一说。)
3.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亲自来做一杆小杆秤。
(出示课件)小杆秤制作过程指导:
●用长竹筷做秤杆,用钩码或螺帽穿上线系好做秤砣。
●用塑料圆盘做秤盘,并在圆盘上系好三条一样长的细绳固定在秤杆的一端。
●在秤砣和秤盘间选择一个位置系上一个绳套做提绳,一般比较靠近秤盘。
●调试刻度。在秤盘里放一个50g钩码,移动秤砣使秤杆平衡,并在挂秤砣的位置做好标记;再逐个增加钩码个数,依次调平秤杆,做好标记,直到秤杆用完为止。
4.(出示课件)先来欣赏一下其他同学制作的小杆秤,然后自己动手制作。
5.玩一玩自己制作的杆秤。(称一称自己的铅笔盒、书本等物体的质量。)
五、课后思考题
出示教师做的杆秤进行示范,用不同的两根提绳分别进行称重时,杆秤会发生什么变化?
思考:提绳的位置对秤有影响吗?秤砣的轻重对秤有影响吗?课后可以继续研究。
六、作业
继续研究制作小杆秤。
完成相关配套的作业。
教学反思:
1.应该说,本课的重点不是在动手操作中提取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的实验课,而是以图片为主、结合生活经验的讨论、分析。如果前一堂课学生掌握比较好,对杠杆尺的分析比较透彻的话,那么学生对这一课的解释会非常顺畅;如果有部分学生对前一课内容掌握欠佳,那么通过这一堂重点对杠杆三点的分析,学生也能轻松学习和掌握了。教学中,我发现在对书中介绍的10种工具的用力情况分析中,比较有争议或是学生不能十分确定的工具是筷子。筷子是一种费力的杠杆,大姆指的位置是支点,食指和中指夹筷子的位置是用力点,而夹食物的位置是阻力点。而学生在分析中,往往找不准筷子使用时的支点。课堂上,我们可以随机让学生用笔代替筷子,试一试,再来分析。此外,对于剪刀这种工具,也是学生较多争议的,剪刀由于不同的用途会有很多种,让学生说一说各种剪刀的用途,学生自然就能明白,当然,教师最好备有实物。
2. 本课一个需要动手且稍有困难的地方就是对于小杆秤的研究,只要准备齐全材料,对于小杆秤的制作,学生倒不成问题,但是对于调试刻度,有部分学生稍有困难。关键是要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用一用自制的杆秤,互相讨论讨论杆秤不准的原因,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研究热情,学生们课外就会继续探究。我们不妨在后续的活动中,让学生把改进后的作品展示出来,对于制作特别精美的小组或同学给予奖励。
引用资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科学教师教学用书》六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