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 数学备课组(总第 课时) 主备人 时间: 年 月 日
课 题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第 课时
教
学
目
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数列的递推公式,明确递推公式与通项公式的异同;会根据数列的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理解数列的前n项和与an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数列知识的形成及理解运用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根据数列的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
教学难点
理解递推公式与通项公式的关系.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步骤、内容、教学活动
二次备课
递推公式
【问题导思】
某会议室有若干排座位,每一排的座位数构成的数列设为{an}.从第二排起,后一排都比前一排多2个座位.(如图)
1.第n排与第n-1排座位数有什么关系?
【提示】 an=an-1+2(n∈N,且n≥2).
2.若第一排有7个座位,数列{an}是怎样的一列数?
【提示】 7,9,11,13,15,…如果已知数列{an}的第1项(或前几项),且从第二项(或某一项)开始的任一项an与它的前一项an-1(或前几项)间的关系可用一个公式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叫做数列的递推公式.用递推公式给出数列的方法叫做递推法.
递推公式的应用
已知数列{an}满足a1=1,an+1=,写出它的前5项,并归纳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思路探究】 (1)已知a1,怎样求a2?进而怎样求a3,a4,a5?
(2)由通项写出的5项,怎样归纳{an}的通项公式?
【自主解答】 ∵a1=1,an+1=,
∴a2==,a3==,
a4==,a5==,
∴它的前5项依次是1,,,,.
它的前5项又可写成,,,,,
故它的一个通项公式为an=.
1.在递推公式中令n=1,2,3,4,5,…,结合a1的值即可以求出数列的前几项.
2.解答本题归纳猜想通项公式是难点,在写出数列的前几项时,一般不对其化简,目的是利于观察规律,进而写通项公式.
已知数列{an}满足a1=3,an+1=2an+1,写出数列的前6项并归纳出{an}的通项公式.
已知数列{an},a1=2,an+1=2an,写出数列的前5项,猜想an并加以证明.
【思路探究】 (1)你能写出数列的前5项并猜想出an吗?(2)若把条件an+1=2an变形为=2,你能依此递推下去,直到产生=2吗?(3)如果把产生的这些式子相乘会有什么结论产生?
1.本例求通项公式的方法称为累乘法,它首先将递推公式变形,然后递推出n-1个具体的式子,通过相乘约分,结合a1的值可以求得通项公式.
2.(1)一般地,形如an=f(n)·an-1(n≥2)的数列的递推公式常用累乘法求通项公式:an=··…···a1.
(2)形如an-an-1=f(n)(n≥2)的数列的递推公式常用累加法求通项公式:an=(an-an-1)+(an-1-an-2)+…+(a2-a1)+a1.
已知数列{an}中,a1=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已知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2n2+9n+3,求当n为何值时,an有最大值?并求出最大值.
【思路探究】 (1)通项公式是什么函数的形式?能否利用函数求出最大值?(2)若设an为{an}中的最大项,则an应满足什么关系式?能否利用此关系式求得n值?
【自主解答】 法一 ∵an=-2n2+9n+3=-2(n-)2+.
又∵n∈N*,∴当n=2时,an取得最大值13.
法二 设an为数列中的最大项,
则
∴
解之得:≤n≤,
∴n=2,a2=13,
∴当n=2时,an取得最大值13.
判断数列最大项和最小项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利用函数的单调性和最值,即参照数列对应的函数的性质的研究方法,由函数的单调性过渡到数列的增减性,然后判断最值;二是利用通项求解,即通过判断不等式组(或)有无正整数解来判断.
忽略数列的项可能相等致误
已知an=(n∈N*),则数列{an}中有没有最大项?如果有,求出最大项;如果没有,请说明理由.
【错解】 设an最大(n≥2),
则即
解得8又因为n∈N*,所以n不存在,
故数列{an}中没有最大项.
【错因分析】 若an最大,则an与an-1或an+1可能同时最大,上面解题错在认为数列中的项都不相等,因此列出的不等式组未含“等号”.
【防范措施】 对于数列{an},若第n项最大,则而不是
【正解】 设an最大(n≥2),则
即
解得8≤n≤9.又∵n∈N*,∴n=8或9.
故数列{an}的最大项为a8=a9=.
小结
1.数列的递推公式是除通项公式外的另一种表达数列的方法,要注意它与通项公式的区别.
2.用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是常见的题型,本节所介绍的累加与累乘法是常用方法.
3.求数列的最值是数列单调性的具体应用,要结合函数求最值的方法加以理解,同时注意数列本身的性质.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