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爬山虎的脚 6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爬山虎的脚 6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11-16 12:1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
四年级上册第6课
爬山虎的脚
第二课时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小学
授课教师:张昭
爬山虎的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2.学习作者是如何把爬山虎怎样“爬墙”写清楚的。
3. 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
教学重点:
1.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2.学习作者抓住爬山虎脚的特点把一个意思写清楚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爬山虎的脚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40分钟
教学过程:
一、板书,明确目标
教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爬山虎的脚》,回想一下,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爬山虎有了哪些了解?
1.板书:爬山虎
2.学生汇报
3.明确目标
教师:在一般人眼里,爬山虎是一种极其普通的植物,但它靠自己神奇的脚爬上围墙,用新鲜的绿色装扮墙壁,给我们的校园和城市增添了色彩,那爬山虎的脚究竟有什么神奇之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爬山虎的脚特点,进而学习作者是怎样把爬山虎的脚写具体的。
1.将板书补充完整:爬山虎的脚(“的脚”为红字)
2.齐读课题
二、研读第三自然段
1.自由读文,画语句
教师:请大家自读第三自然段,把描写爬山虎脚的句子用“——”画出来。
2.学生汇报
3.出示语句,齐读
4.教师:爬山虎的脚有哪些特点?
5.学生汇报,教师板书:位置 形状 颜色
6.画一画
7.实物投影,根据自己的话,谈谈为什么这样画。
8.教师:我们之所以可以这么快这么准确地画出爬山虎的脚,多亏叶圣陶老爷爷准确生动的用词。我们再来读一读,体会体会。
9.总结写法:
教师:作者是抓住了爬山虎的脚在位置、形状、颜色上的特点,并且采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句,将它写具体的。
板书:抓特点
三、研读第四自然段
教师:爬山虎的脚究竟是怎样向上爬的呢?请自读第四段,划出相应的语句。
1.学生汇报,出示语句。
2.教师:找出动词,在下面标上“^”
3.学生汇报,板书:触 变 巴 弯曲 拉 贴
4.指读,其他同学想象
5.教师:下面,我想请两位同学来演示一下。一位同学口述,另一位同学根据他的口述以双臂代表细丝在黑板前为大家演示“爬山虎是怎样爬的” 咱们增加一下难度,这次只叫一个人,边说边演。
6.教师:看了刚才的演示,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7.引导体会爬山虎“一脚一脚”向上爬的过程
8.课件演示
9.研讨怎样写具体的
A、抓动词
B、按顺序
教师:爬山虎向上爬的这几步,描写的时候可不可以倒换一下顺序?
10.再读体会
四、研读第五自然段
教师:那爬山虎的脚触着墙和没触着墙的结果一样吗?
指读思考:爬山虎的脚与墙有什么关系?
五、谈收获
1.课文学完了,你们有什么收获?
2.向叶圣陶老爷爷学什么?
写作方法:抓特点、抓动词、按顺序
观察方法:细致观察
A、从事物的不同方面观察 B、按一定的顺序去观察 C、长期观察
六、作业
选择一种植物,仔细观察它最有特点的部分,再把观察到的写下来。
板书:
位置 形状(比喻) 颜色 抓特点
爬山虎的脚 按顺序
触 变 巴 弯曲 拉 贴 抓动词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