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散步》教学课件(共6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散步》教学课件(共6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9-17 18:52: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4张PPT)
导入新课
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体现着人世间美好的情感——亲情。其实,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一直都沐浴着亲情。就像在日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聊天等。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这样平常的小事,也能体现出浓浓的亲情。《散步》这篇课文就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
6 散 步
莫怀戚,1951年生于重庆,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生前为重庆师范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作品有长篇小说《经典关系》,系列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中篇小说《透支时代》《陪都旧事》《花样年月》《六弦的大圣堂》《诗礼人家》《隐身代理》等。
走进作者
题目解读
  “散步”是文章的中心事件,是本文叙事的线索。标题语言凝练,感情意蕴丰富,给人以温馨的感觉,并且暗示了文章的主旨。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亲情,体味浓重的情意。
2.揣摩词句含义,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3.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的情感。
学习目标
分歧( ) 蹲下( )
煎熬( ) 鲜嫩( )
咕咕( ) 霎时( )
粼粼( )
检查预习

dūn
áo
nèn
ɡū
shà
lín
粼粼:这里形容水的明净。
信服:相信并佩服。
分歧:意见不一致。
熬:忍受(病痛或艰苦生活等)。
霎时:短时间。
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所,位置。
   朗读课文,注意课文的感情基调、语速、停顿、重音。
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在这个家庭中有哪几个人物?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整体感知
想一想,课文写了哪些人物,
写了一件什么事,
结果如何?

文章记叙了一家祖孙三代四口人在南方初春的田野温馨地散步的事情。
   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你看到了 一个怎样的家庭?
和美
融洽、祥和、温馨、 欢乐、幸福、美满、 和谐、谦让、充满   亲情、责任……
1.说一说:
你能具体地说说散步的时候发生了怎样的分歧吗?
分歧
母亲要走大路
大路平顺
儿子要走小路
小路有意思
冒号:解释说明兼引出下文的作用
问题:为什么我决定要
委屈儿子?
设想一下:假如“我”毫不犹豫地依从儿子,那么,母亲会怎样想?
分歧
母亲要走大路
儿子要走小路
2.想一想
“我”为什么会选择走大路?
“母亲”又为什么改变主意,决定走小路?
因为我伴同儿子的时日还长
疼爱孙子,满足他的想法
相信儿子,能够背她过去
我要尽可能多的孝顺母亲
3.议一议
从他们的选择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尊老爱幼的浓浓的亲情,家庭的温馨和睦!




课文的线索是什么?


(散步)

1.明确几种常见的线索。
①人物线索: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
②物品线索:某一有特殊意义的物品。
③感情线索: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④事件线索:中心事件。⑤时间线索。⑥地点线索。
2.关注文章的标题。有的文章标题直接揭示了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
3.找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
4.线索的作用: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课文以“散步”为线索,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散步
莫怀戚
母亲
我  妻子
儿子


假如有一束花,你最想送给文中哪个人物?
句式:
我最欣赏 ,因为,从文中
可以看出他(她)是一个
的人。
母亲
儿子
小路
分歧

听从
听从
妻子
(慈爱亲切)
(聪明乖巧)
(孝顺)
(温柔贤惠)
这是一个由三代人组成的四口之家,在这个家庭中,长爱幼,幼尊长,一家人和睦相处,相亲相爱,相互理解谦让,温馨和谐,幸福美满,充满浓浓的亲情。
大路
我:   

我的母亲:

我的妻子:   

我的儿子:
孝顺善良,有责任感、 讲原则、不宠爱孩子
慈祥善良亲切、善解人意、疼爱孙子
温柔贤惠、明理、孝敬老人、尊重丈夫
聪明活泼可爱、懂事乖巧
 1、文章哪几个段落有写景的片段?分别写了哪些景物?

第4段:
第7段:
田野、新绿、嫩芽、冬水
菜花、桑树、鱼塘
第4段
意境:
蓬勃的生机
哲理:
珍视生命
第7段
哲理:
春天的召唤
珍爱生活
意境:
2、从你喜欢的景物描写中,感悟
到了什么样的意境和哲理呢?
“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以及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表现了我对母亲健康的担忧,体现了我的一片孝心。
3、找出你感受最深,觉得最值得体味的句子,读出来,并说说你的感受。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看似一个不起眼的细节,如果处理不当,就可能破坏家中浓浓的亲情。“责任”大词小用,突出了我身为一家之主的重大的责任感。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应如何理解这句话?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应如何理解这句话?
“早已习惯”写的是母子关系;“还习惯”写的是父子关系。同是一个“我”,在母亲眼里是强壮的,而在儿子眼里是高大的。用词符合实际,准确恰当。包含着老人对子女的依赖如同子女幼小时对父母的依赖这样的人生哲理。
母亲懂得尊重儿子,儿子懂得关心老人。母子之间的感情亲切、和谐、始终如一。
1、“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什么?
明确:这一细节充分体现了很会替母亲的健康着想,非常孝顺母亲。如果把母亲一个人冷落在家,母亲会很孤独、寂寞。这儿写出了母子之间浓浓的亲情。
2、“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这一段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表现了春天蓬勃的生机,暗示新的“生命”的活力。用环境描写烘托出作者一家散步时祥和、欢乐的氛围,衬托出浓浓的亲情。
3、“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 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我们都笑了。”儿子的话表现了什么?
明确:孩子的话充满了童趣,孩子觉得他得到了一个很大的新发现。这里既表现了小家伙的天真可爱、聪明智慧,又表现了家庭的幸福、温馨。
4、“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引导:这一细节可以体现出母亲的什么?哪个词最能体现这一点?)
明确:母亲慈祥和蔼亲切,善解人意,疼爱孙子。“摸摸”既表现了母亲对孙子的疼爱,又表现了家庭的幸福、温馨。
5、“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明确:这句话描绘了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揭示了“小路有意思”的内涵,点明了走小路的原因,展现了母亲充分理解孙儿愿望的内心世界。衬托出一家祖孙三代和和美美,和谐相处。
点拨:
思考
题目“散步”是从文章主要事件的角度确定的,你觉得这个标题好吗?请你换一个角度为本文拟一个标题,并说说理由。

要说本文的标题,还是“散步”好:它简明准确含蓄,感情意蕴丰富,有情致,有画面感,有故事味。
1、父亲角度:《责任》……
4、直指主题:《亲情》、《爱》 《呵护》《我爱我家》《幸福的家庭》《小事情深》……
2、散步情节:《分歧》《选择》 《大路小路》……
3、背景角度:《春意》   《生命,生命》……
如果爱是左右手,就该一只递给朝霞,一只递给晚霞;
如果爱是左右手,就该一只递给历史,一只递给未来;
如果爱是左右手,就该一只_______,一只________。
递给老人
递给孩子
爱的宣言
为了倡导世界上的每个人都尊老爱幼 ,请按照下面的句式仿写一句有关尊老爱幼的广告词进行交流。
例如:
1、关爱亲情,人人有责!
2、让尊老爱幼的火炬越举越高!
尊老爱幼从心开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为什么把“我”背母亲,妻背儿子描写得那么郑重其事?应如何理解这句话?
明确:“我”背的是母亲,妻子背的是儿子。母亲给我们以生命,儿子又是这生命的延续。这血脉相连的三代人紧紧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生命的整体。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这样,整个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组成。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
“我”和妻子人到中年,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大责任。对上肩负着赡养老人的义务;对下承担着培养教育子女的重任。形象地表明了我对生活有一种使命感、责任感。(结尾点题,升华主题)
整个世界
家的全部
幸福
温馨
探究一:本文的写作手法:
这篇短文在用词上有个较突出的特点即大词小用,小题大做。试从文中找出相关例句,分析这样用有什么独特的作用?



探究二:作者的写作用意:


①? 把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说成“分歧”。
②? 在面对“分歧”说,“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③? 把自己的话,说成“决定”。
④? 结尾“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作者写小事用大词,其用意就在于向 读者透露《散步》一文的深意。他想说的意思超出事情本身,是在借散步这件事讲尊老爱幼孝顺第一的中华美德。是以小见大的写法。
例句:
作用:
小 事
中 心
以小见大
散 步
尊老爱幼的责任
写法借鉴
①宣扬一个伦理原则:即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和中年人的人生责任。当上有老,下有小,两头无法兼顾时,应该顾老的一头,实行这个原则,家庭就和美了,好的家风就会代代相传。
②妻子的贤良:一般说,婆媳关系更为紧张。短文虽在妻子身上着墨不多,但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意思,为人妻,为人儿媳,理当如此。
写作用意:
有的浓,有的淡。?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具有对称美,音韵和谐,互相映衬,富有情趣。
体会文章语言的特点
全家四口早春散步互谦让
祖孙三代风雨人生相依偎
我 爱 我 家

根据本文思想内容 拟一副对联。
拓展延伸 体验亲情
看着一家人温馨和谐、互敬互爱的场面,想必同学们心中也拨起了感情的弦,心中也有千言万语想对亲人倾诉。请写一段50字左右的温馨短语,把它发给你的亲人。
4月的一个早晨,天空飘洒着纷纷扬扬的雪花。 一个中年男子的菜摊车上坐着一个小男孩,孩子用给菜保温的被子围着,父亲不时用手给儿子掖掖被子。
爷爷,您吃。
新年前三天,收到了儿子由中国人民大学寄来的贺卡。这是他第一次离家在外过新年,所以我和妻子的心里天天都揣着无尽的挂念。可想不到,他还记着给我们贺卡。怀着喜悦的心情,小心翼翼地打开,更令我惊奇的是,精致的贺卡里面,还有一块红色手帕,上面写着:“父爱永铭!”捧在手里,我这个很少落泪的人眼圈湿润了。养儿育女为什么?还有比这更快乐更满足更舒心更自豪的事吗?看着同事们羡慕的目光,我甚至有点情不自禁:“这不是一张贺卡,不是一块手帕,而是儿子的一片孝心。”有了这四个字,20年的养育,20年的栽培,20年的努力,值了。
父爱永铭 一位父亲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孝心无价(节选) 毕淑敏
可是妈妈老了之后,你还能这样紧紧牵住妈妈的手吗,我的孩子?跟现在你把一切交给妈妈一样,那时侯妈妈也该把一切都交给你了。从前你交给妈妈的是花朵儿一样的身体,诗一般梦一样的年华;以后妈妈却要回赠你一段枯萎皱缩的躯干,一个琐碎不堪的灵魂。到那时侯,你会牵我的这只手吗,我的孩子,我的女儿?

牵 手





以“亲情”为话题,仿照示例写话

示例1: 亲情是受伤时,父母那温暖的怀抱。

亲情_____________________

亲情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2: 那回荡着欢声与笑语的餐桌上充满着亲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亲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亲情。

我的感悟:
1 在你的家里,谁的担子最重?为什么?
2 作为年幼的一代,你又该怎么做呢?

  哺( bǔ )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

英国 培根

铭记名言
真情行动
回到家中,为了表达你的尊老爱幼之心,你打算做一件什么样的事情。
怎样做才能孝敬父母回报父母的爱?
1. 搜集积累有关亲情的诗句或语段。
2. 为你的长辈做一件你力所能及的事(如“洗脚”、“洗衣”、“梳头”等),将这一过程及感受写成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
课后作业:
同学们,亲情不单靠今天课堂上片刻的时间来体会,它更需要我们用一生的光阴来感悟。亲情不单是父母无条件的付出,它更应该是儿女们无言的回报。让我们的家永远洋溢着亲情,让我们的家永远充满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