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和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6课 戊戌变法
知识延伸与拓展
农历年的推算
天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编号 4 5 6 7 8 9 10.0 1 2 3
地支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编号 4 5 6 7 8 9 10.0 11 12 1 2 3
1894÷12=
189······4
1894÷10=
157······10
一.康有为和公车上书
梁启超,广东人,自幼聪明,有“神童”之称。11岁中秀才,16岁中举人,18岁入万木草堂,跟随康有为学习。
康有为,广东人,曾到香港和上海游历,对西方资本主义有一定了解,曾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遭到阻挠。后回广东万木草堂讲学。学生有梁启超等
一.康有为和公车上书
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群情激奋···而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正在北京参加会试······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等读书人要行动起来,必须做点事情!
一.康有为和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
背景 《马关条约》签订
时间 1895年春
领导人 康有为、梁启超
经过 1300多名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
结果 上书没有上达光绪帝,却轰动京、沪,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
公车:汉代以公家车马送应举之人赴京,后以“公车”来泛指进京应试的举人
维新:提倡新的,反对旧的
一.康有为和公车上书
知识拓展
什么是维新思想?
经济上 主张振兴工商业
文化上 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
制度上 实行君主立宪
洋务派单纯的照搬某些外国的制造技艺是不够的,更应该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
一.康有为和公车上书
思想宣传
①组织学会
名称 地点
强学会 北京
上海强学会 上海
南学会 长沙
农学会 广州
兴儒会 瑞安
励学会 西安
蜀学会 成都
②创办报刊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
日本以变法而强大,中国如果不变法,将会因守旧而灭亡。
“通上下之情”
“通中外之故”
二.百日维新
直接原因:
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1897年11月13日,三艘德国军舰突然驶进往日平静的胶州湾,在不到24小时的时间里,舰上官兵竟顺利登陆并占领了青岛。这就是震动中外的胶州湾事件。
列强瓜分中国,已如箭在弦上,十分危急,长此下去······乱机四伏,陛下欲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也······
二.百日维新
光绪帝,爱新觉罗·载湉,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在位初期,由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1889年亲政。
朕不甘做亡国之君!
1898年,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1898年为农历戊戌年,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
二.百日维新
戊戌变法内容及其影响
政治上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打击了封建顽固派,有利于资产阶级参政,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疆官僚制度
经济上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际预算 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文化上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有利于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促进了思想的解放
军事上 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增加军事实力,加强国防建设
二.百日维新
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他们握有实权,阻挠和破坏变法法令的贯彻。变法法令只能在少数地方得到实行。
光绪帝被囚禁于瀛台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人士,废除变法诏令。史称戊戌政变。康有为、梁启超先后出逃。戊戌变法失败!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又称“百日维新”。
慈禧太后,姓叶赫那拉氏,因生下咸丰帝独子,即后来的同治帝而获封贵妃。1861年,咸丰帝病逝,她与恭亲王奕?发动辛酉政变,夺取了清朝最高权利。
二.百日维新
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后,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捕遇害,史称“戊戌六君子”。
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拒绝出走,决心为变法献身。
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为民族大业不惜牺牲生命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百日维新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①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且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②根本原因:没有发动群众,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只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对帝国主义列强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③维新派及光绪帝在实施变法上的某些措施比较冒进,维新派实力弱小,顽固派势力强大,变法触动其利益。
二.百日维新
戊戌变法有着什么样的历史意义?
①戊戌变法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开端
②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传播,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
知识小结
1.揭开维新变法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
2.传播维新变法思想的主要刊物有( )和( )
3.戊戌变法的主要领导者是( )和( )
4.戊戌变法发生在( ),又称( )
5.支持戊戌变法的清朝皇帝是( )
6.愿为维新变法而牺牲的人物是( )
8.戊戌变法的影响是( )
公车上书
康有为
梁启超
《时务报》
《国闻报》
1898年
百日维新
光绪帝
谭嗣同
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7.戊戌变法失败的标志是( ),发动者是( )
戊戌政变
慈禧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