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9 平均数 浙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9 平均数 浙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9-17 12:33: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平均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用平均数知识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过程,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方法,发展统计观念。初步感知“移多补少”“对应”等数学思想。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学习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借助“移多补少”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
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引入。
周末。妈妈买了许多苹果,分给哥哥3个,妹妹1个,你对妈妈的分法有什么看法?你有什么办法让哥哥和妹妹分到的苹果一样多,是多少?(学生回答)
你们是如何得到的?指名回答。
2.感知课题。 (1)学生回答:哥哥给妹妹一个苹果,就一样多了。
(2)教师操作并提问:现在哥哥和妹妹都有2个苹果了,2对于它们是一个什么数?
(3)教师:像这样把几个不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得到相同的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平均数”这个新朋友,好吗?
(板书:平均数)
(二)探究新知
1.引发质疑,探索新知。
教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通过这节课学习到哪些知识?
预设:
(1)平均数是一个什么数?
(2)怎样计算平均数?
(3)平均数在生活中有什么用?
2.理解含义,探求方法。
出示
仔细观察统计图,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你能根据统计图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
(1)小红比小兰多收集多少个瓶子?
(2)小明再给小亮几瓶,他俩的瓶子就一样多?
(3)他们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瓶子?
你怎样理解“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瓶子?”你怎样才能让他们的瓶子数量一样多呢?
学生汇报交流。
小结1:求平均数实际就是把多的补给少的,在数学上叫做“移多补少”。
小结2: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叫做平均数。
总数量÷总分数=平均数
计算法:(14+12+11+15)÷4=13(个)。
3.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教师:刚才我们通过移多补少和计算,求出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矿泉水瓶,看这个平均数13,它是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矿泉水瓶数量?
引导学生体会13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矿泉水瓶数量,而是4个人的总体水平。
小结:平均数表示一个数据的总体情况,不代表个体水平。
(三)知识应用
练习1.小明一周练了84个大字,平均每天练了( )个大字。
A.4 B.7 C.8 D.12
2.加工一批零件,前两天每天加工120个,后三天每天加工420个,这五天平均每天加工( )个零件
A.108 B.120 C.132 D.130
(四)归纳与总结:
再看看开始想解决的问题:(1)平均数是一个什么数?(2)怎样计算平均数?(3)平均数在生活中有什么用?现在能解决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