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第8课百家争鸣 课件 (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第8课百家争鸣 课件 (共2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9-17 17:19: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温故知新1.“战国七雄”是哪七雄?(P33)
2.战国时期著名的战役有哪些?(P34)
3.商鞅变法的时间、目的、内容、影响。(P35)
5.都江堰修建的时间、主持者、地点、主体工程、功能、影响。(P36)展春秋霸主战国七雄 春秋战国是我国社会大变革时期,一些有识之士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提出各自不同的看法,逐渐形成儒家、法家、道家、墨家、兵家等许多学派,史称“诸子百家”。温故知新
墨子
韩非子
孙膑墨家法家兵家
孔子
老子
庄子道家
孟子儒家第8课 百家争鸣 材料: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
——《汉书·艺文志序》?
释义:君主的权力逐渐衰微,诸侯之前互相侵伐,当时的国君,喜好厌恶都不一样,所以九家的学术纷纷兴起。各自引用他们的一种学说,推崇他们学说的好处,用这学说来奔走游说,迎合诸侯的心理。1.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2.百家争鸣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自主合作学习学快读P41-42内容,结合材料,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大变革的时代
经济: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政治:阶级关系剧烈变化,分封制逐步瓦解。


思想上怎么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井田制的瓦解新型地主阶级出现,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各国纷纷变法,以求富国强兵。“百家争鸣”变学 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影响:
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百家争鸣”展学自主合作学习孔子思想:仁,礼;教育:创办私学、
主张有教无类。教学原则和学习方
法 典籍:《诗》《书》《春秋》《论语》孟子仁政;民贵君轻,《孟子》老子顺应自然,朴素辩证法;无为而治《道德经》庄子主张顺应自然,追求精神自由《庄子》韩非子以法治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理论《韩非子》墨子兼爱,非攻,举贤,节俭孙子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展一、儒家孔子孟子(对后世影响最大)学 你所知道的孔子是怎样的一个人?请你动手为他制作一个名片。 孔子,名丘,字仲尼, 时期鲁国人。 学派创始人,是位 家、 家,在中国和世界都有很大影响。评一评春秋儒家大思想大教育展大思想家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仁”1.提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主张以德治国,反对苛政。 论从史出 材料:有一次,孔子路过泰山旁边,见一妇女在坟边痛哭。询问之后才知道,她的公公、丈夫和儿子都被老虎咬死了。孔子问她为什么不早些离开,他回答:因为这里美有苛政。孔子十分感慨,要弟子记住:“苛政猛于虎也!”
1、材料中体现了孔子的哪一政治思想?
2、该政治思想是他哪一核心思想的体现?展 孔子一生说“仁”最多,“仁”是孔子的核心思想。除主张政治上行“仁”(即减轻剥削)外,还把“仁”当作一种道德规范,用它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他心目中的“仁人”,是品格高尚、道德崇高的人。他以“仁”和“不仁”作为衡量君子、小人、愚贤、善恶、是非、曲直的主要标准。 总之,“仁”包括恭、宽、信、敏、惠、义、智、勇、好学、爱人、克己复礼、推己及人之心等各种内涵。学大教育家孔子1.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 孔子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学在官府”的局面,扩大了教育的范围,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先后培养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从而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学2. 提出一系列教学原则和学习方法教学原则:“因材施教”
学习态度:
学习方法:知之……,三人行……温故……,学而不思……大教育家孔子学整理典籍:《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典籍
言论成书:《论语》3.整理古代文献资料大教育家孔子学 孔子学院是在海外设立的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公益机构。全球首家孔子学院2004年在韩国首尔正式设立,截至2015年12月6日,中国已在13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00所孔子学院和1000个孔子课堂,学员总数达190万人。韩国英国爱丁堡
大学孔子学院澳大利亚北欧孔子学说的影响日本 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为后人发扬光大,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乃至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学讲一讲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荀子孟子:
荀子:(1)他主张实行“ ”。
(2)他提出“ ”的思想。
(3)反对一切 的战争。
(4)提倡做人要有骨气,名言警句:“ ”。主张实行“ ”。做人不卑不亢,要有不屈不挠的精神
孟子仁政民贵君轻非正义富贵…,贫贱…,威武…礼治展 “鸟,吾知它能飞;鱼,吾知它能游;兽,吾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老聃,真吾师也!”
——孔子 孔子见老子学二、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春秋晚期楚国顺应自然;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无为而治。《道德经》
老子学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彼此可以相互转化。
《淮南子》中有则故事,有一天,塞上老翁养着的一匹马忽然走失了。乡邻纷纷来安慰,塞翁却说:“走失一匹马,也许正是好事呢。”果然,过不多久,他的马自己回来了,且带回另一匹好马。乡邻又纷纷来道贺,但塞翁又说:“这不一定是好事,也许反倒是坏事呢!”数日后,他的儿子因为起那匹好马不小心,从马上摔下来,把腿摔断了……
“塞翁失马”的故事典型地说明了什么道理?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乐极生悲 否极泰来 骄傲使人落后能否结合现实生活再举一例来说明呢?展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老子如何理解
“无为而治”? “无为”是针对统治者的苛政而提出的;
“好静”是针对统治者的骚扰而提出的;
“无事”是针对统治者的过多干预而提出的;
“ 无欲”是针对统治者的贪欲而提出的。 展1、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是 末期的 ,
他的著作是 。
2、他的主张有:
(1)历史是 ;
(2)强调 ;
(3)主张 。战国《韩非子》发展变化的以法治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韩非三、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学四、墨家春秋战国之际的 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 ”、“ ”、“ ”、“ ”墨子非攻兼爱举贤节俭五、兵家创始人:孙武思想: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代表作:《孙子兵法》作品地位:奠定了我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基础学孔子思想:仁,礼;教育:创办私学、
主张有教无类。教学原则和学习方
法 典籍:《诗》《书》《春秋》《论语》孟子仁政;民贵君轻,《孟子》老子顺应自然,朴素辩证法;无为而治《道德经》庄子主张顺应自然,追求精神自由《庄子》韩非子以法治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理论《韩非子》墨子兼爱,非攻,举贤,节俭孙子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小结学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
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和谐社会”
法家的法治思想——“以法治国”
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教育、
墨家的兼爱、非攻——平等博爱、爱和平、反战争
庄子的天与人“不相胜”——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还有价值吗?联系实际,古为今用 展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无为而治因材施教、仁政兼爱、非攻知己知彼君主专制、严刑峻法以不变应万变主张和平反对战争“以德治国”了解市场行情,
确定投资方向“以法治国”连连看学派思想现今思想主张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用思考讨论:
1、儒、道、法哪一家思想更适应于当时大变革的时代?---法家2、什么样的思想更适应于稳定时期的统治?---儒、道、法兼并用 道家崇尚和谐的自然与人生; 儒家主张用道德的力量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 法家试图用法律的强制构建一套合理的秩序; 墨家宣扬和平友爱的理念,希望人人通过辛勤劳 动获得幸福生活; 兵家探索克敌制胜的谋略,但却追求“不战而屈 人之兵”的最高境界…… 殊途同归,天下和谐。这就是伟大的中华精神。感悟经典和用 良好的班集体是同学们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同学们都关心、热爱自己的班集体,希望自己的班集体更加优秀。
请你谈谈:你准备用墨、儒、道、法、兵家中的哪一家的思想来管理你的班集体,请说明理由。分组讨论: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