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共6小题)
1.(2019邵阳,10)学校大课间操时,小明同学在跑道上向前做慢跑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蹬地的鞋底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一定向后
B.小明看到跑道在往后退,是以小明为参照物
C.小明在匀速通过弯道时,他的运动状态不改变
D.小明在慢跑时对地面的压强等于他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
【答案】B
2.(2019怀化,6)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传统体育项目,运动员奋力划浆,龙舟飞速前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以龙舟上的运动员为参照物,该龙舟是运动的
B.以岸边为参照物,龙舟是运动的
C.运动员奋力向后划浆,龙舟向前运动,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龙舟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龙舟具有惯性
【答案】A
3.( 2019深圳,5)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 s - 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4 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B.4s 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C.0 ~ 4 s 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 / s????????????????????????
D.3s 时甲在乙的前方
【答案】 C
4.(2019上海,7)甲、乙两车分别在同一直线上的M、N 两点(M、N间距为20米),同时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 1(a)和(b)所示,若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 甲、v乙 ,经过t秒,甲、乙相距 10 米。则
A.v甲 B.v甲 C.v甲=v乙,t可能为 10秒
D.v甲=v乙,t可能为 30秒
【答案】A
5.(2019大庆,5)在一年一度的大庆市“黎明湖端午龙舟赛”中,有人对某组在平行赛道上比赛的甲乙两队龙舟的速度与时间关系进行了仔细研究,得出了甲乙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图象如图。根据图象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t1时刻两队所走距离相等
B.t1时刻甲队比乙队运动的快
C.t1时刻甲队超过乙队
D.t1时刻甲乙两队速度相等
【答案】D
6.(2016?杭州)两列火车如图所示,西子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行驶,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静止
B.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也向东行驶
C.若西子号静止,则和谐号可能向西行驶
D.若两车都向西行驶,则西子号行驶得较慢
【答案】C
二.填空题(共3小题)
7.2019吉林,10)长吉公路全长约110km,一辆轿车以10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通过长吉公路约需要 小时。以正在行驶的轿车为参照物,路旁的护栏是 的。
【答案】1.1、运动;
8.(2019扬州,15)淮扬镇高铁过江通道“五峰山公铁大桥”建成后,扬州将进一步融入上海一小时经济圈。大桥主跨长为 1120m,一列 280m 的高铁匀速通过大桥的时间为 70s,则高铁的速度为_____ m/s,若以高铁为参照物,大桥是_____ 的。
【答案】(1). 20 (2). 运动
9. (2019衡阳,23)下图是一位摄影爱好者用频闪摄影技术拍摄的一张照片,清晰地记录了网球被击出后某一段的运动轨迹。
已知此次摄影的闪光频率(每秒钟得到影像的次数)为100赫兹,网球的直径约为6cm,现将一条刻度尺放在照片上来估测网球的运动速度. 由图可知,网球从A位置运动到B位置所用的时间是____________s,网球在AB段运动的平均速度约为_____m/s
【答案】 0. 04s 20m/s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9.(2019北部湾,26)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
(1)小球从A处沿斜面由静止开始滚下,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如图14所示,小球在做_______(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小球受力_______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
(2)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CD段的路程为_______m,比较 AB与BC段的平均速度得_______(选填“>”、“<”或“=”)。
(3)为进一步探究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根据表中数据做出了图像,如图15所示,假设斜面足够长,小球从A处滚下,经过2s到达E点(图14中未画出),则该小球经过E点时的速度为_________m/s。
(4)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经过路程中点时的速度为,经过时间中点时的速度为,则_______(选填“>”、“<”或“=”)。
【答案】(1)加速 不平衡 (2)1.8 1.5 < (3)4.8 (4)>
10.(2019北海,27)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
(1)小球从A处沿斜面由静止开始滚下,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如图1所示,小球在做 (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小球受力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
(2)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 m/s。CD段的路程为 m,比较AB与BC段的平均速度得VAB VBC(选填“>”“<”或“=”)
(3)为进一步探究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根据表中数据做出了vt图象,如图2所示,假设斜面足够长,小球从A处滚下,经过2s到达E点时的速度为 m/s。
(4)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经过路程SAB中点时的速度为v1,经过时间tAB中点时的速度为v2,则v1 v2(选填“>”“<”或“=”)
【答案】(1)加速;不平衡;(2)1.8;1.5;<;(3)4.8;(4)>。
11.(2018?江西)2018年,江西省将全面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其中有一项督导工作就是检查实验报告。以下是小璟同学做“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时的实验报告(摘要)。请你将其报告中的问题补充完整。
【实验目的】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小车、 、 、斜面、金属挡板、长方体木块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测量的物理量 AB段 BC段 AC段
路程s/cm 45 56 101
时间t/s 3.0 2.8 5.8
平均速度v/(cm?s﹣2) 17.4
【实验分析】
(1)小车全程是做 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2)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长些,应 斜面的坡度。(选填“增大”或“减小”)
答案 【实验原理】v=s/t【实验器材】刻度尺 停表
【实验数据】AB段:15.0 BC段:20.0【实验分析】(1)变速 (2)减小
四.解答题(共1小题)
12.(2019呼和浩特,17)飞机在空中水平匀速飞行,徐冰同学站在水平地面上,用学习过的光学、力学知识,测量飞机的飞行速度,以及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当他听到飞机的声音从头顶正上方传来时,发现飞机在他前上方与地面成37?角的方向,如图所示,已知h=2052m,飞机从头顶正上方到达他前上方与地面成37?角的位置时用时6s。求飞机的速度以及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直角三角形一个角为37?时,三个边的长度之比为3:4:5)。
解:三角形三边的长度之比为3:4:5,h=2052m,则飞机飞行的距离,所以飞机速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2018?上城区二模)甲、乙两车同时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向东行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如图所示。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车中的乘客看到乙车向东行驶
C.乙车中的乘客看到甲车一直向后退 D.甲、乙两车在 20﹣30s 内平均速度相等
【答案】A
3.(2019?玉林二模)电视观众可通过卫星传输的信号在家里收看世界各地的体育比赛,这种卫星被称为“同步通信卫星”,这里的“同步”是指卫星
A.相对太阳静止 B.相对地球静止
C.相对月球静止 D.相对火星静止
【答案】B
3.(2019?贵阳一模)在学校运动会上,小明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起跑后,小明越跑越快,最终以12.5 s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关于小明百米赛跑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在前50 m一定用了6.25 s
B.小明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是8 m
C.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 m/s
D.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 km/h
【答案】C
4.(2019?北仑区一模)甲、乙两车在公路上,分别从P、Q两点同时同向运动,它们s–t图象的(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经过4 s甲、乙相遇。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P、Q间的距离为s,则
A.v甲>v乙,s=16 m B.v甲>v乙,s=8 m
C.v甲【参考答案】C
5.(2018上饶一模)1.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方向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a、b、c三条图线中的两条,运动5秒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米,则
A.甲的s–t图一定为图线a B.甲的s–t图可能为图线b
C.乙的s–t图一定为图线c D.乙的s–t图可能为图线a
【答案】A
6.(2017?浙江模拟)汽车以10m/s的速度在马路上匀速行驶,驾驶员发现正前方15m处的斑马线上有行人,于是刹车礼让,汽车恰好停在斑马线前。假设驾驶员反应时间为0.5s,汽车运动的v﹣t图如图所示。则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
A.20m/s2 B.6m/s: C.5m/s2 D.4m/s;
7.(2018·桂林)某辆汽车启动后,经过20 s,速度表的指针指在如图所示的位置,由表可知
A.此时汽车的速度是90 km/h
B.此时汽车的速度是90 m/s
C.启动后20 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90 km/h
D.启动后20 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90 m/s
二.填空题(共2小题)
8.(2017?章贡二模)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滑下,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本实验的原理:______________。
(2)要完成实验,除了图中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金属片和______________。
(3)若实验中测得tAB=1.6 s,tAC=2.5 s,则AC段的平均速度vAC=__________cm/s,AB、BC、AC段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AB、vBC、vAC,则将它们从大到小排列为________。
【参考答案】(1) (2)停表 (3)32 vBC>vAC>vAB
9.(2019?来宾二模)两辆汽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时出发,其位置x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甲车的速度为__________m/s,试推测t=100 s时,甲、乙两车相距__________m。
【答案】30 1 200
四.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0.(2019?临川模拟)在做“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时,小明取长80 cm的细玻璃管注满水,管中留一小气泡,将玻璃管反转后,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如下图甲所示。
(1)小明等气泡运动一段路程后,将实验所测得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请你在图乙中画出s-t图像。
从O点开始的距离s/cm 0 10 20 30 40
从O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 0 1.25 2.50 3.75 5.00
(2)根据实验数据和所画的图象,可归纳出:一段路程后,气泡做__________运动。
(3)气泡在第4 s时离O点的距离为__________m。
【答案】(1)如图 (2)匀速运动 (3)0.32m
五.计算题(共1小题)
11.从贵港到南宁的D8271次列车的时刻表如表所示,贵港到南宁线路长151 km,若按动车设计速度200 km/h计算,求:
车次 发站 到站 开车时间 到达时间 里程
D8271 贵港 桂平 9:05 9:30 58 km
平南南 9:05 9:47 93 km
梧州南 9:05 10:28 177 km
D8272 贵港 南宁 20:49 21:59 151 km
(1)从贵港到南宁要用多长时间?
(2)若动车按贵港站列车时刻表准点运行,动车从贵港到桂平的实际速度是多少?
【答案】(1)0.755 h;(2)139.2 km/h
六.解答题(共3小题)
12.(2018?秀洲区二模)“复兴号”高铁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下表是G7335次车的部分运行时间表,请根据相关信息回答:
车次 站次 站名 到达时间 开车时间 停留时间 运行时间 里程 二等/一等座
G7335 1 上海虹桥 始发站 12:30 0分 0 0/0
G7335 2 松江南 12:44 12:46 2分钟 14分 31 13.5/22.5
G7335 3 嘉兴南 13:04 13:06 2分钟 34分 84 38.5/61.5
G7335 4 杭州东 13:29 13:37 8分钟 59分 159 73/117
(1)如果乘坐该车从嘉兴南站到杭州东站需要时间是 。
(2)某外国游客在网络上晒了8分钟乘坐复兴号硬币不倒的视频,这8分钟应该是在____ (选填“刚出站”、“过程中”或“将进站”)
(3)该车设计时速350千米/时,在上海虹桥到嘉兴南的行驶过程中平均速度 (填“达到”或“不到”)设计标准时速。
(4)如果从嘉兴南开轿车到杭州东大约需要90分钟,请结合乘坐高铁与自驾车的优缺点,谈谈选择高铁出行的理由。
【答案】(1)23分钟 (2)过程中 (3)不到 (4)轿车大约90分钟,乘坐高铁仅为23分钟,相对而言,高铁节约时间,稳定性好,没有为其排放。
13.(2019·济宁)下表是简化的2018年北京南至上海虹桥G101次列车时刻表。G101次列车从济南西至曲阜东的行车里程为_________km;G101次列车从北京南至曲阜东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km/h。
站名 到站时间 出发时间 里程/km
北京南 06:43 06:43 0
济南西 08:37 08:41 406
曲阜东 09:13 09:15 535
【答案】129 214
14.(2016?杭州三模)中国酿酒历史悠久。花雕酒属于黄酒,是汉民族的特产酒。据记载,花雕酒起源于六千年前的山东大汶口文化时期,代表了源远流长的中国酒文化。花雕酒是属于发酵酒中的黄酒,中国黄酒中的奇葩,选用上好糯米、优质麦曲,辅以江浙明净澄澈的湖水,用古法酿制,再贮以时日,产生出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据科学鉴定,花雕酒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多种氨基酸、糖类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被称为“高级液体蛋糕”。根据贮存时间不同,花雕酒有三年陈、五年陈、十年陈等,以陈为贵。
(1)研究发现:人在饮酒后驾车的应急反应时间是未饮酒时的2~3倍。反应时间是指司机从看到以外情况到踩刹车需要的这段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如图所示,某人酒后驾车沿马路直线行驶,车头中央距马路边沿3m,车在到达某位置时,发现一人正从路边出发闯红灯过人行横道,此时汽车的速度为15m/s,距离人的行走路线为30m,若该司机的反应时间为1.2s,刹车后汽车由于惯性还要继续行驶,再经过1s刚好驶到人的行走路线。(提示:该车的宽度约1.8m)
求这辆汽车的反应距离是 。
(2)若人以1.5m/s的速度匀速行走,汽车是否会撞上行人? (填会或不会)。
【答案】(1)18米 (2)有可能
真题再现线
模拟演练
2
6
10
2
6
s/米
8
t/秒
4
8
12
4
a
b
c
10
(共19张PPT)
第一讲 机械运动
中考一轮复习 全国版
考纲回顾
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了解长度的主单位、常用单位、进率;
?会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了解错误和误差的区别;
2.运动的描述与参照物
? 描述参照物的概念;
? 会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和物体静止是相对的;
3.速度
? 知道匀速直线的物理意义;
? 知道速度的概念;
? 知道速度的单位;
? 可以使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考点一:参照物的选择
平时所说的运动或静止,虽然没有指明参照物,但都有默认的参照物,通常是
地面或地面上建筑物等.
为了便于研究机械运动,我们可以选取更合适的参照物. 机械运动是指某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变化,也称运动;若相对于参照物其位置不变,则称为相对静止.
考点一:参照物的选择
(2019杭州—14).流速为5千米/时的河流中有一只自由漂浮的木桶,甲乙两船同时从木桶位置出发,以如图所示速度计上显示的速度分别逆流、顺流面行,1小时后两船离木桶的距离(?? )
A.?甲船25千米,乙船35千米??????????????????????????????????????B.?甲船30千米,乙船30千米
C.?甲船35千米,乙船30千米??????????????????????????????????????D.?无法确定
【分析】甲乙两船、木桶的运动速度都会受到水流速度的影响;木桶的运动速度与水流速度相同,这时可以木桶为参照物,分别判断出甲乙两船的运动速度,再根据公式s=vt计算它们到木桶的距离。
B
(2019无锡,5)小明和小红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以大小相等的速度,同时向相反方向匀速行走, 1min后两人相距120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小明为参照物,小红的速度是2m/s
B.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红的速度是2m/s
C.以小明为参照物,小红是静止的
D.如果说小明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地面
考点一:参照物的选择
【分析】两人的相对速度为v=120m/60s=2 m/s,以对方为参照物两人都是运动的,以地面为参照物两个都是运动的,两人相对地面的速度为v'=0.5x120m/60s=1 m/s,综上分析,A正确。
考点:判断参照物或判断物体运动、静止,是中考的必考题。
A
考点二 用路程?时间图像研究机械运动
路程?时间图像中通常用横坐标表示时间(t),纵坐标表。
示路程(s),过坐标原点的直线图像表示匀速直线运动.
【典例】 (2019春?武汉期中)某司机开车接近一学校门口时,为了安全踩刹车减速5秒,再轻踩油门继续向前行驶,汽车速度跟时间的关系如图(速度单位为米/秒,时间单位为秒),则( )
A.在 5 到 10 秒之间,汽车是静止的
B.在 0 到 10 秒之间,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5.5 米/秒
C.在 0 到 5 秒之间,汽车的速度每秒减小 2 米/秒
D.第 12 秒,汽车的速度为 6 米/秒
考点二 用路程?时间图像研究机械运动
【解答】A、由图知,在5到10秒之间,汽车以4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为零,所以汽车不是静止的,A错误;
B、0到5s之间,汽车通过的路程为s= ×(4+10)×5m=35m;5~10s的路程s′=vt=4m/s×5s=20m;
则汽车的平均速度为v= = =5.5m/s,B正确;
C、0到5s之间,速度每秒减小 m/s=1.2m/s,C错误;
D、10到13之间,速度每秒增加 m/s=2m/s,所以第12秒的速度为4m/s+4m/s=8m/s,D错误。
B
考点三 速度
匀速直线运动的快慢用速度(v)表示, 中v、s和t三个量必须指
的是同一段运动过程,而且单位要统一. 若速度(v)的单位是米/秒
,则路程(s)和时间(t)应分别为米和秒;若速度(v)的单位是。
千米/时,则路程(s)和时间(t)应分别为千米和小时.
考点三 速度
【典例】(2017?镇海区模拟)如图所示,是一个小球在相同时间间隔里运动情景的物理模型图,对这个小球的运动情景描述正确的是( )
A.小球从高处自由下落 B.小球作匀速直线运动
C.小球从斜面释放滚下 D.小球沿斜面上下运动
【分析】先由图得出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路程的大小变化,根据v=得出小球的速度变化;再分析各个选项小球的速度变化,从而得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D
考点三 速度
(2019湖州—13).甲、乙两物体运动时,路程与时间关系的s-t图像如图所示。其中甲为曲线,乙为直线,在t=5秒时两线相交。则由图像可知(?? )
A.?两物体在t=5秒时一定相遇
B.?两物体在5秒内通过的路程甲小于乙
C.?甲物体做曲线运动,乙物体做直线运动
D.?甲物体做变速运动,乙物体做匀速运动
D
【分析】先观察直角坐标系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表示的量;再观察甲和乙的变化趋势,确定其运动状态。根绝图像可知,乙做匀速直线运动,甲做变速运动,在5秒时所行路程相等。从而得出结果。
易错点1 速度路程图像的辨析
【典例】(2018春?嘉兴期中)小汽车在短时间内的速度可以变化很快。有些车几秒钟内车速就可以从0km/h急升到110km/h。如图是一辆车在10s内的车速变化情况,由图象可知第4s时车速为 km/h,从第6s到第8s速度的变化比从第8s到第10s速度的变化 (选填“大”或“小”),小汽车做匀速运动时经过的路程约为 m。
30
大
16.7
【分析】图象中的横坐标代表时间,其单位为秒;图象中的纵坐标代表速度的大小,其单位为km/h,从左向右随着时间的增长,汽车的运动速度不断发生变化。
根据图象得出速度的变化值,由此判断;
根据图象找出匀速运动的速度和时间,由s=vt计算匀速运动时经过的路程。
易错点2 类打点计时器的计算
【典例】(2019?重庆二模)研究物体运动时常利用“频闪摄影”的方法,即在暗室中采用闪光灯每隔相等的时间闪亮一次,底片就记录下此时物体运动的位置。如图是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甲、乙竖直下落时的频闪照片(每隔0.02s闪亮一次),据此记录,两球均从a下落到b处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球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力一定平衡
B.甲、乙两球的重力做功相等
C.甲球用时较长,为0.12s
D.甲球受到的阻力大于乙球受到的阻力
【分析】(1)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
(2)根据W=Gh分析甲、乙两球的重力做功关系;
(3)知道闪亮一次的时间和闪亮的次数,求出甲运动的时间、
(4)物体沿直线做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是指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两小球的质量相等,重力相等,若两球都只受到重力和阻力作用,然后根据小球的运动状态判断受力的情况。
B
1.(2017?邵阳)2017年4月27日,我国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对接,首次完成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实现了空间推进领域的一次重大技术跨越。如图是它们成功对接时的情形,此时若认为天宫二号是静止的,则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太阳 B.月亮 C.地球 D.天舟一号
D
2.(2019盐城,12)雷雨天,小王观察到某次闪电经历的时间为t1,听到这次闪电 发出的雷声持续时间为t2(不计云层间回声时间),刚开始看到闪电到刚开始听到雷声的时间为t3,声音和光传播速度分别为v和c,则( )
A. t1=t2,闪电发生位置到小王距离约为vt3
B. t1C. t1=t2,闪电发生位置到小王距离约为vt3+ct1
D. t1=t2,闪电发生位置到小下距离约为vt3+ct1
A
3.(2019泸州,9)甲、乙两车在一平直公路上沿同一方向运动,其中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车的位置x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t=0时刻,甲、乙两车在同一位置
B. 在0到t1时间内,甲、乙两车的速度相等
C. 在t1到t2时间内,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
D. 在0到t2时间内,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C
4.(2019重庆A卷,7)太阳帆的运用让电影《流浪地球》中飞船持续航行变成现实。研究发现1.25×105m2的太阳帆正对太阳时,会受到太阳光的压力约为1N,推动飞船前进,如图所示。推进阶段,飞船的太阳帆正对太阳的面积为5×104 m2 ,在1小时内前进100 km,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推进阶段,太阳帆飞船相对太阳是静止的
B.推进阶段,太阳帆飞船的平均速度约为100 m/s
C.太阳帆上受到太阳光的平均压强约为8×10-6 Pa
D.1小时内太阳光对飞船做的机械功约为1×105J
C
5.(.2019江西,20)如图所示,是根据王爷爷驾驶汽车在某段平直高速公路上行驶时记录的数据,描绘出的s-t图象.请你根据图象,求:
(1)20min~40min时间段内汽车的速度;
(2)0~50min时间段内汽车的平均速度;
(3)若汽车以速度v匀速行驶时间t,已知汽车总重为G,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汽车总重的1/n,求汽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功率。(温馨提示:本问计算结果请用字母表示)
答案:(1) v1=80km/h
(2) v2=96km/h
(3)P=Gv/n
6.(2018襄阳,22)小明同学为研究小木块在足够长斜面上运动规律,每次都使小木块从 斜面上O点静止释放,沿斜面向下运动,利用秒表和刻度尺测出其运动时间和通过的路程,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1)通过分析上表数据可知:物块通过的路程与_____成正比,表达式为:s=______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物块自O点开始计时的5s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_____ ;
(3)小明通过查阅资料知道,满足上述路程表达式的运动是一种由静止开始的匀加速运动(即在相同的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总是相同的运动),而且表达式中系数是一个恒量,这个恒量在不同情况下是不同的。在上面实验中,你可以通过改变实验装置中的哪个方面因素来增大这个系数?______ 。(只需填一种方法即可)
所用时间的平方
0.3m/s2xt2
7.5m
增大实验装置中的斜面倾角
感谢欣赏
第一讲 机械运动
SHAPE \* MERGEFORMAT
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了解长度的主单位、常用单位、进率;
?会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了解错误和误差的区别;
2.运动的描述与参照物
? 描述参照物的概念;
? 会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和物体静止是相对的;
3.速度
? 知道匀速直线的物理意义;
? 知道速度的概念;
? 知道速度的单位;
? 可以使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1.长度和时间单位
(1)国际单位制度中长度的主单位:
(2)进率
⑶时间的主单位是秒(s)1h= min= s
2.长度和时间测量
(1)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
(2)时间的测量工具为:
3.对物体机械运动的理解
(1)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 .
(2)静止的相对性
①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在运动还是静止,要看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 .
②物体静止的相对性:物体的 和 是相对的.如果选择的 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状况时,结论也不一样,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网
③参照物的选取:参照物的选取是 的.为了方便,我们常选 为参照物,我们通常不把物体本身选为参照物.
4.速度
(1)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指物体 的运动.
⑵变速运动:运动 不变, .
(3)速度
①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 的量.
②公式为: ______, 式中s是指在t时间内物体通过的
③速度的单位: 、 ,1m/s= km/h.
④对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的大小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 它不随运动时间的改变而 ,也不随路程的改变而 ,且速度是一个定值.
(3)运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时的要求:
①公式中,速度、路程、时间三个量的单位必须 .
②如果问题比较复杂,可以 ,明确 以及 之间的关系.
③先进行 运算,再代入 进行计算.
⑷平均速度:粗略的描述一个物体在一个时间段内运动的情况.
①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算术平均值。
②计算时必须指明哪一段路程或者哪一段时间。
③平均速度等于某段路程除以通过该段路程的总时间(其中包含停靠时间)。
④等距离平均速度公式:
⑤等时间平均速度公式:
参考答案
1.长度和时间单位
(1)国际单位制度中长度的主单位:米(m)
(2)进率
⑶时间的主单位是秒(s)1h=60min=60s
2.长度和时间测量
(1)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2)时间的测量工具为:停表、秒表、机械表等。
3.对物体机械运动的理解
(1)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静止的相对性
①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在运动还是静止,要看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②物体静止的相对性: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状况时,结论也不一样,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网
③参照物的选取: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为了方便,我们常选地面为参照物,我们通常不把物体本身选为参照物.
4.速度
(1)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指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
⑵变速运动:运动方向不变,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同.
(3)速度
①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量.
②公式为:, 式中s是指在t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
③速度的单位:m/s、km/h,1m/s=3.6km/h.
④对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的大小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它不随运动时间的改变而改变,也不随路程的改变而改变,且速度是一个定值.
(3)运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时的要求:
①公式中,速度、路程、时间三个量的单位必须 统一 .
②如果问题比较复杂,可以 画示意图 ,明确 运动过程 以及 量与量 之间的关系.
③先进行 字母 运算,再代入 数字 进行计算.
⑷平均速度:粗略的描述一个物体在一个时间段内运动的情况.
①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算术平均值。
②计算时必须指明哪一段路程或者哪一段时间。
③平均速度等于某段路程除以通过该段路程的总时间(其中包含停靠时间)。
④等距离平均速度公式:
⑤等时间平均速度公式:
考纲要求
考点梳理
考点梳理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