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1张PPT)
世说新语两则
部编版语文 八年级上
5《世说新语》两则
刘 义 庆
《世说新语》是一部以汉末、魏、晋士人生活为题材的小说,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编撰者是刘义庆。南朝宋彭城(江苏徐州)人。
“志”是记的意思。“志人小说”主要是记述人物言行事迹。
《世说新语》内容介绍:
一、记述优秀人物的美好品德。
二、表现当时“名士”放荡不羁的生活态度。
三、暴露魏晋统治者残忍的本性和奢侈的生活。
走近作者:
刘义庆,南北朝刘宋王朝宗室,彭城人,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川刺史、加开府仪同三司。他秉性简素,爱好文史,喜欢招聚文学之士,所著除《世说新语》以外,还有《幽明录》《宣验记》等小说和文集,但已散失。
《世说新语》两则,两个故事都是写古代聪颖少年的故事。
《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蕴表现出了咏雪之才。
《陈太丘与友期》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对父亲的朋友侃侃而谈的故事。
课文内容简介
咏 雪
《世说新语》两则
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课的文学常识,掌握重点字词的解释,包括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重点)
2、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初步感知古今汉语的差别,通过朗读培养文言语感。(重点)
3、能够分析课文中人物的形象,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欣赏古代少年的聪慧和方正;了解积累并运用“谦辞”、“敬辞”,增强文化底蕴。(难点)
一读
听读课文,划出停顿;
解决生字词读音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
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
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
撒盐空中
差可拟
兄女曰:
末若柳絮
因风起
公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
左将军王凝之妻
初读课文
听课文朗读,画出停顿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柳絮
xù
yì
fǒu
yùn
谢道韫
无奕
尊君在不
fù
谢太傅
zhòu
雪骤
chā nǐ
差可拟
二译
⑴结合注释自读课文,圈画出不能解决的文言字词。
⑵ 小组讨论,解决疑难问题。
⑶ 本组解决不了的问题,提交全班讨论。
《咏雪》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家庭聚会
子侄辈,
指家中年轻一代人。
在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举行家庭聚会,跟他的子侄辈们讲解诗文。
讲解诗文
2、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
纷纷何所似?
不久、一会儿
不久,雪下得急了,太傅十分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高兴的样子
所似何/像什么
急
3、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差不多可以/相比
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4、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趁,乘
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乘着大风飘起。”
比不上
5、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就是
太傅大笑,非常高兴。道韫就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找出本文的古今异义字
词语
古义
今义
儿女
文义
因风起
家中的
子侄辈
子女
诗文
文章意思
凭借
因为
谢家聚会吟诗,为什么不选择一个良辰佳日,却选择一个寒雪日?
文章开头一句话“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短短十五字,点明了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主要事件等丰富的内容。正因为“寒雪日”“俄而雪骤”,才能引出“咏雪”的事件。
合作探究
1.《咏雪》给我们营造了怎样一种家庭氛围?你是从哪些描写中感受到的?
2.“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
3.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4.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飞”,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吗?
问题探究:
1.《咏雪》给我们营造了怎样一种家庭氛围?你是从哪些描写中感受到的?
家庭氛围:融洽、欢乐、轻松、温馨等,词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
2、 “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
有人认为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有人认为“笑”前喻,“乐”后喻;有人认为谢太傅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文章虽然没有明确交代谢太傅的评价,但从文末补充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分明是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意在言外,确实耐人寻味。
3.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表示一种赞扬和敬佩,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问题探究:
4.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飞”,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吗?
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飞”,各有千秋。有人认为“撒盐空中”这个比喻好,是因为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
有人认为“柳絮因风起”好,是因为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
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
五、深入理解
1、雪,如花瓣在天空翩翩起舞 。
2、鹅毛大雪,满天飞舞!
3、美妙的小雪花呀,像只只空灵飘逸的
玉蝴蝶,扇动着薄翼,初降人间。
4、水晶一样的雪飘落在冬季,像飘落的
白茶花一样铺在大地。
未若鹅毛因风起
你能举出有关“雪”的诗句吗?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李白《北风行》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高群《对雪》
春 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提示:这首诗诗人赋情于雪,仿佛白雪也嫌春光来迟,像落花一样飘飞,来装点春色。
夜 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衿(jīn)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提示:这首诗采用侧面烘托陪衬的手法,从感觉、视觉、听觉入手写雪,尽现雪之寒、大、重。短短四句诗,把夜雪描写得曲折、细致。
春 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提示:这首诗诗人赋情于雪,仿佛白雪也嫌春光来迟,像落花一样飘飞,来装点春色。
夜 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衿(jīn)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提示:这首诗采用侧面烘托陪衬的手法,从感觉、视觉、听觉入手写雪,尽现雪之寒、大、重。短短四句诗,把夜雪描写得曲折、细致。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 岑(cén)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shé),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提示:以“梨花”喻雪,妙哉,雅哉,不愧为千古写雪之名句。
课后作业:
1、每人搜集几首自己喜欢的咏雪诗,并背诵下来。
2、背诵《咏雪》。
交流
自古以来,出现过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关于他们的美德,至今流传。
相信咱同学也知道这样的故事,下面就请交流一下你所知道的故事。
自古英雄出少年
1、熟练地背诵课文。
2、积累文言词语,能借助注
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我们的任务
3、学习古人诚实、守信、尊重
他人的美德 。
与友期行
太丘舍去
??
尊君在不?
zāi
相委而去
非人哉
友人惭
qī
检查预习
shě
fǒu
cán
wěi
1、通假字:尊君在不:通( 否 )
文言文知识积累
2、古今异义:
陈太丘与友期 古:约定
今:日期
太丘舍去 古:离开
今:前去,前往
下车引之 古:拉
今:引用
元方入门不顾 古:回头看
今:照顾或顾客
文言文知识积累
3、一词多义:
俄而雪骤 ( 不久 )
相委而去 (就,然后)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陈太丘与友期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好同行,约好正午(见面),正午过了那个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就不再等候离开了,
陈太丘走后那人才至。元方当时才七岁,在门外嬉戏,那人问元方:
相约而行。期,约定
到达
才
嬉戏
“尊 君在 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你父亲在吗?”元方答道:“等了你好久你不来,他已经离开了。”
那人便生气的说:“(你父亲)真不是人,和别人约好一起走,却把人丢下自己走了。”
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通“否”
等待
不是
丢下,舍弃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元方说; “你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你正午不到, 就是不讲信用。”
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就是没有礼貌。”那人感到惭愧,便下车想拉元方,
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自己家的大门。
拉
回头看
课文中“君” “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尊君在不
君与家君
您的父亲
(对别人父亲的
一种尊称)
您
(有礼貌地
称呼对方)
我的父亲
谦词,对别人称
自己的父亲)
1.“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
是个不守信用,没有时间观念的人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元方指出了父亲友人的哪两个错误?(用原文句子回答)
3.陈元方是一个怎样的人?
聪明、勇敢、明理 (或):懂礼识仪,机智聪明,刚正不阿
“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参考:
B:失礼,因为“友”毕竟是与父亲平辈,不应不尊重长辈。应该始终有礼貌,不能对客人置之不理,要给人以改错的机会,允许人家道歉。
A:不失礼,因为是“友”失礼在前,先不尊重元方之父
读了这则文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在人际交往中,它给我们一个什么启示?
课堂小结: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继承发扬这一光荣传统,为人真诚守信,让我们以天地为心,真诚为骨,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诚实有信的人,我们相信:诚信相伴,一生无悔!
作业
课后作业
鲁迅说《世说新语》是“一部名士的教科书”,请课外阅读《世说新语》
(如:《孔文举小时了了》等名篇),文学阅读课交流。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
小时了了
译文
融十岁的时候,随父亲到洛阳。当时李元礼名气很大,做司隶校尉。到他家去的人,都是那些才智出众的人、有清高称誉的人以及自己的亲戚才被通报。孔融到了他家门前,对下边的人说:“我是李府君的亲戚。”已经通报上去,一起坐下来。李元礼问:“您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孔融回答说:“过去我的祖先仲尼曾经拜您的祖先伯阳为师,所以我和您是世世代代友好往来亲戚关系。”李元礼和他的那些宾客没有不对他的话感到惊奇的。太中大夫陈韪后来才到,别人就把孔融说的话告诉给他听,陈韪说:“小的时候很聪明,长大了未必很有才华。”孔融听后说:“我猜想您小的时候一定很聪明吧。”陈韪听了感到非常不安。
文言文翻译方法指导
1、留: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
名,地名,物名,职称等,
可照录不翻译。
例:元方 陈太丘(人名)
2、补:在翻译文言文时应补出省
略成分。
例:去后乃至 去后(友)乃至
待君久不至,已去
(家君)待君久不至,已去
3、选: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文言文
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常见,因
此选择恰当的词义进行翻译。
例:去后乃至
A、才 B、竟然 C、就是
4、译: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和
通假字。
例:文言实词:
元方时年七岁 那年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信用
文言文翻译方法指导
同学们再见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8 《世说新语》二则
第一课时 咏雪
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课的文学常识,掌握重点字词的解释,包括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重点)
2、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初步感知古今汉语的差别,通过朗读培养文言语感。(重点)
3、能够分析课文中人物的形象,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欣赏古代少年的聪慧和方正;了解积累并运用“谦辞”、“敬辞”,增强文化底蕴。(难点)
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呈现目标
谈话导入
介绍《世说新语》,走近作者。
课文内容简介
目标呈现
初读课文,自主感知
自主学习,听录音朗读,划出停顿,解决生字词读音。
柳絮( ) 无奕( ) 尊君在不( )
谢道韫( ) 谢太傅( )
差可拟( ) 雪骤( )
2.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
(2)撒盐空中差可拟( ) (3)未若柳絮因风起( )
(4)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 (5)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 )
自主翻译,疏通文意。(听朗读录音,注意字音和停顿。)
⑴结合注释自读课文,圈画出不能解决的文言字词。
⑵ 小组讨论,解决疑难问题。
⑶ 本组解决不了的问题,提交全班讨论。
(4)全班交流。
找出本文的古今异义字
(6)谢家聚会吟诗,为什么不选择一个良辰佳日,却选择一个寒雪日?
精读课文,合作探究
1.《咏雪》给我们营造了怎样一种家庭氛围?你是从哪些描写中感受到的?
2.“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
3.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4.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飞”,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吗?
五、深入理解
1.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
2.你能举出有关“雪”的诗句吗?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1、每人搜集几首自己喜欢的咏雪诗,并背诵下来。
2、背诵《咏雪》。
【自测提升】
1、《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________(朝代)人________(姓名)组织编写的。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太傅( )雪骤( )柳絮( )无奕( )
3、解释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
内集( ) 儿女( ) 文义( ) 俄而雪骤( )撒盐空中差可拟( )( )
欣然( ) 未若( )
4、译句
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②白雪纷纷何所似
③撒盐空中差可拟
④未若柳絮因风起
第二课时
陈太丘与友期
学习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重点)
积累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重点)
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体会信、礼的重要性,学习古人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难点)
学习过程:
创设情境,呈现目标
复习导入
目标呈现
二、自学感知(请同学们先听读课文,结合注释把字音和翻译看一遍,再大声地把课文朗读一遍。完成1/2题)
1.自主学习,解决生字词读音
2.文言知识积累
(1)通假字:尊君在不:
(2)古今异义:
① 陈太丘与友期 古: ②太丘舍去 古:
今: 今:
③下车引之 古: ④元方入门不顾 古:
今: 今:
(3)一词多义:
俄而雪骤 ( ) 相委而去 ( )
三、小组合作,疏通文意(先自己对照注释翻译一遍,在书上进行圈点勾画,标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1.小组合作翻译,疏通文意,提出本组解决不了的地方。
2.小组交流展示。
3.思考以下问题:
(1)课文中“君” “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2)太丘为何舍去?
(3)客为何怒?说明友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4)客问元方,元方义正言辞地指出了父亲朋友那两点错误?
四、合作探究
1.你觉得友人与元方各是怎样的人?
2.你觉得“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五、课本剧表演(找一组人分角色表演,让这个故事更加生动,让我们走进故事里。)
小组同学用现代的语言进行表演。
其他生观看后进行评价。
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
六、课堂小结
读了这则文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在人际交往中,它给我们一个什么启示?
七、作业设计
1、《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________(朝代)人________(姓名)组织编写的。
2、解释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
与友期约( ) 去后乃至( ) 撒盐空中差可拟( )( )
俄而雪骤( ) 期日中( )元方入门不顾( )欣然( )
尊君在否( ) 门外戏( ) 元方时七岁( ) 未若( )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
B、“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
C、“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化做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
D、“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4、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敬词,哪些属于谦词?
①敝人 ②卑职 ③陛下 ④令尊 ⑤寡人 ⑥足下 ⑦令郎 ⑧老朽 ⑨麾下
敬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谦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无声
友人--------------无信、无礼
元方------------聪慧正直
做人要讲究诚信,为人要方正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世说新语》二则 咏雪教学设计
课题 《世说新语》二则 咏雪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七
学习 目标 1、掌握本课的文学常识,掌握重点字词的解释,包括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重点) 2、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初步感知古今汉语的差别,通过朗读培养文言语感。(重点) 3、能够分析课文中人物的形象,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欣赏古代少年的聪慧和方正;了解积累并运用“谦辞”、“敬辞”,增强文化底蕴。(难点)
重点 1、掌握本课的文学常识,掌握重点字词的解释,包括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重点) 2、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初步感知古今汉语的差别,通过朗读培养文言语感。(重点)
难点 能够分析课文中人物的形象,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欣赏古代少年的聪慧和方正;了解积累并运用“谦辞”、“敬辞”,增强文化底蕴。(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导入。
讲授新课 创设情境,呈现目标 谈话导入 介绍《世说新语》,走近作者。 课文内容简介 目标呈现 初读课文,自主感知 自主学习,听录音朗读,划出停顿,解决生字词读音。 柳絮( ) 无奕( ) 尊君在不( ) 谢道韫( ) 谢太傅( )差可拟( ) 雪骤( ) 2.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 (2)撒盐空中差可拟( ) (3)未若柳絮因风起( ) (4)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 (5)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 ) 自主翻译,疏通文意。(听朗读录音,注意字音和停顿。) ⑴结合注释自读课文,圈画出不能解决的文言字词。 ⑵ 小组讨论,解决疑难问题。 ⑶ 本组解决不了的问题,提交全班讨论。 (4)全班交流。 找出本文的古今异义字 (6)谢家聚会吟诗,为什么不选择一个良辰佳日,却选择一个寒雪日? 精读课文,合作探究 1.《咏雪》给我们营造了怎样一种家庭氛围?你是从哪些描写中感受到的? 2.“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 3.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4.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飞”,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吗? 五、深入理解 1.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 2.你能举出有关“雪”的诗句吗?
课堂小结 谈谈本节课的收获与不足。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世说新语》二则教学设计
课题 《世说新语》二则 陈太丘与友期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七
学习 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重点) 积累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重点) 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体会信、礼的重要性,学习古人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难点)
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重点) 积累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重点)
难点 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体会信、礼的重要性,学习古人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导入。
讲授新课 创设情境,呈现目标 复习导入 目标呈现 二、自学感知(请同学们先听读课文,结合注释把字音和翻译看一遍,再大声地把课文朗读一遍。完成1/2题) 1.自主学习,解决生字词读音 2.文言知识积累 (1)通假字:尊君在不: (2)古今异义: ① 陈太丘与友期 古: ②太丘舍去 古: 今: 今: ③下车引之 古: ④元方入门不顾 古: 今: 今: (3)一词多义: 俄而雪骤 ( ) 相委而去 ( ) 三、小组合作,疏通文意(先自己对照注释翻译一遍,在书上进行圈点勾画,标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1.小组合作翻译,疏通文意,提出本组解决不了的地方。 2.小组交流展示。3.思考以下问题: (1)课文中“君” “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2)太丘为何舍去?(3)客为何怒?说明友人是个什么样的人?(4)客问元方,元方义正言辞地指出了父亲朋友那两点错误? 四、合作探究1.你觉得友人与元方各是怎样的人? 2.你觉得“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五、课本剧表演(找一组人分角色表演,让这个故事更加生动,让我们走进故事里。) 小组同学用现代的语言进行表演。 其他生观看后进行评价。 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
课堂小结 谈谈本节课的收获与不足。
板书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无声 友人--------------无信、无礼 元方------------聪慧正直 做人要讲究诚信,为人要方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