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 课件+教案+练习+拓展阅读

文档属性

名称 登岳阳楼 课件+教案+练习+拓展阅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9-18 10:28:03

文档简介

《登岳阳楼》同步练习

选择题
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A.吴楚东南坼 坼:分裂,引申为划分 B.亲朋无一字?字:文字,指书信 C.老病有孤舟?老病:拖得时间长的疾病 D.戎马关山北?关山:关口山岳,指北方边关 2.下列诗句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B.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 C.亲朋无一自,老病有孤舟。D.戎马关山北,凭轩涕四流。 3.下列对《登岳阳楼》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登岳阳楼》是杜甫中年时期的作品。 B.《登岳阳楼》意境宏大,炼字炼句准确。 C.《登岳阳楼》中,“昔、今”二字有深刻的含意。 D.《登岳阳楼》颔联形象逼真地描画了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巨大形象。
?4.?说到洞庭湖,我们都会想起唐诗中写得最好的两处名句:一是“”出自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一是“???????????,??????????????”,
出自杜甫的《登岳阳楼》。他们都以大胸襟、大手笔,写出了洞庭湖的大气象、大气魄。
5.赏析颔联。
6.“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句中“坼”和“浮”有何妙处?
7.“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不见?杜甫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注】本诗写于作者客居成都的初期。李生指李白。匡山指李白少时读书的大匡山,在四川绵竹。此时李杜二人已有十五年未见面了。
1.诗中描写的李白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具体词句作出分析。
诗中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本诗在抒情方式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一.1.C.老病:年老且生病。
A B.月—夜;C.自—字;D.四—泗。
A.为其晚年作品。
4、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5、“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是说广阔无边的洞庭湖水,划分开吴国和楚国的疆界,日月星辰都象是整个地飘浮在湖水之中一般。只用了十个字,就把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巨大形象特别逼真地描画出来了。??
6、一“坼”一“浮”,摊贩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坼”字,诗人写得有力,仿佛洞庭水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洞庭湖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飘荡起落,下派壮阔的图景展现形在读者眼前。
7、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亲朋无一字”,表达了诗人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帮助;“老病有孤舟”,写出了诗人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泊,以舟为家,前途茫茫,无处安身的孤苦无依。
二.1.(1)诗中的李白是一个怀才不遇、纵酒销愁、飘零抑郁的诗人形象。“敏捷诗千首”与“怜才”一句说明了李白的才情。“佯狂”与“酒一杯”写出了李白内心有无限悲愤,外在的痛饮、狂放不羁不过是他内心痛苦的另样表现。“世人皆欲杀”、“飘零”写出了李白无人理解的孤寂和生活上的艰难。
2.诗歌表达了作者对李白深深的同情和牵挂,希望李白能在晚年回到四川,过上安稳的日子。在抒情方式上最大的特点是直抒胸臆,质朴自然的语言,看似平常,却最能表达深厚真切的情感。
《登岳阳楼》
《登岳阳楼》是人教版《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自主赏析部分。《登岳阳楼》是唐代诗人杜甫于大历三年(768年)创作的一首五律。这首诗是一首即景抒情之作,诗人在作品中描绘了岳阳楼的壮观景象,反映了诗人晚年生活的不幸,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全诗表现了杜甫得偿多年夙愿,即登楼赏美景,同时仍牵挂着国家的百感交集之情。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习体会炼字的妙处;
2、学习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诗歌鉴赏方法;
3、探究诗人在本诗中表达的复杂感情。
【过程与方法目标】
熟读成诵,在吟诵中领悟诗歌意境;
合作探究,领会诗歌所表达的复杂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悟诗歌的情怀,提高学生的品位; 领会诗歌所表达的复杂情感,学习杜甫的爱国情操。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中的名句及内涵,准确把握诗中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教学难点】
品味语言,领会诗歌所表达的复杂感情。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
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
导入新课
登高作赋,历来是中国文人志士,迁客骚人的创作传统,并因此而留下了许多千古名篇。比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杜甫的《登高》等等,这些诗歌或抒豪情,或发幽愤,无一不是自己的真情流露。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杜甫的《登岳阳楼》,看一下作者在这一首诗中抒发是怎样的情感。
二、介绍写作背景及作者
1.写作背景:
这首五言律诗写于诗人逝世前两年,即唐代宗大历三年(768)。这时杜甫身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离去世只有两年。当时杜甫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州(今属湖南)。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飘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于是挥笔写下这首含蕴着浩然胸怀和博大痛苦的名篇。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现巩义市)。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冬,杜甫由公安一路又漂泊到岳阳,此诗是诗人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时年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会有怎样的感情呢?
三、朗读指导:学生自由朗读,教师范读,听朗读带,全班齐读。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四、整体感知
《登岳阳楼》是唐代诗人杜甫于大历三年(768年)创作的一首五律。这首诗是一首即景抒情之作,诗人在作品中描绘了岳阳楼的壮观景象,反映了诗人晚年生活的不幸,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全诗表现了杜甫得偿多年夙愿,即登楼赏美景,同时仍牵挂着国家的百感交集之情。
五、研读赏析
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诗人对洞庭湖向往已久,登上了岳阳楼,其感情似乎应当是高兴。但仔细品味,句中又见不到高兴的字眼。安史之乱,唐王朝由盛转衰,人民的深重灾难,杜甫个人的悲惨遭遇,这一切都凝聚在一起,凝聚在杜甫的心头,并随着诗人—起登上了岳阳楼。他高兴不起来。这里还要注意到一个“水”字,题目是“登岳阳楼”,头一句却先写洞庭湖,第二句才写岳阳楼,这是抓住了洞庭风光的主要特点。
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诗人站在岳阳楼上,向东南方向极目眺望,只见洞庭湖水茫茫一片,一眼望不到头,而吴地则被挤向了远远的东边,楚地则被远远地挤向了西边、南边。这景象,就好像洞庭湖水向东南伸展,把本来连在一起的吴地和楚地,一下子分裂成为两块。“坼”字用的很好,有动态感。仿佛湖水在延伸,大地被切割开。后一句“乾坤”就是天地,包括天地万物。“乾坤日夜浮”是说诗人站在岳阳楼上,四面眺望,到处都是无边无际的洞庭水,仿佛整个天地万物都被湖水漂浮起来,仿佛天地万物都日日夜夜地在洞庭湖水上浮动漂游。“浮”字也有动态感。使人想到整个苍穹都被湖水托住的—个半球,而万物的运动,都是湖水荡动的结果。这两句都是写洞庭水,境界宏阔。一是极写水面的宽阔,二是极写水的力量。
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最传神的两个字是?写出了洞庭湖怎样的景色特点?
“坼”:动态感,洞庭湖波涛万顷、巨浪千层,方圆数千里的江南大地訇然裂为两片,刹那间,乾坤摇动、天崩地解——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
“浮”: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洞庭包容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一派壮阔的图景
景色特点:气势磅礴,宏伟奇丽
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这两句是写诗人自己的处境。“无一字”指的是没有一点消息,一点音信。“亲朋无一字”写出了诗人的孤苦,但主要是音信断绝,自己不了解朝里和地方上的情况,即整个国家的情况。这对一个念念不忘君王,不忘国家,不忘人民的诗人来说,是一种被社会忘记的孤独感,他在精神上无疑是很痛苦的。“孤舟”是指诗人全家挤在一条小船上飘泊度日,消息断绝,年老多病,孤舟漂泊,其精神上、生活上的惨苦可以想见。
尾联“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戎马”,就是战马、兵马,指战争。“关山”,泛指,并非专指那道关,那座山。“关山北”,指打仗的地方。从诗人来说,从洞庭湖向长安望去,隔着一道道关,一座座山,而战火就在北面燃烧。“戎马关山北”,具体指的是当时吐蕃入侵,威胁长安,战争不息,国家不得安宁。“凭轩涕泗流”是说杜甫倚靠岳阳楼的窗户,向北眺望,虽然隔着道道关山,他看不到长安,也看不到战火,但在他心中却呈现出吐蕃入侵,长安危急,人民遭难的情景,于是他就禁不住伤心的老泪纵横了。
这首诗的主要艺术成就表现为以下两点。
第一,作品运用了变化多样的表现手法。作品虽然只有八句话,但是却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开篇两句运用的是叙述的手法,交代的是登临岳阳楼的缘由。三四两句运用的是描绘的手法,绘制了岳阳楼的宏阔壮观图景,并且在描绘中,又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增强了作品的生动性。作品最后两句又运用了抒情的写法,揭示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开拓了作品的意境。
第二,作品内容和感情两方面大跨度的跳跃。从内容方面说,开篇一联写的是诗人登楼的过程,其中蕴含了“昔”与“今”的时间跳跃过程。颔联中,诗人由上联的写自己推进到写洞庭湖,这里有一个从小到大的跨度。在写景中,又由吴、楚之地面到日、月之天空的空间跳跃。到了颈联,诗人又转回自身的描写,前后联之间有一个从大到小的跨越。到了尾联,诗人又从个人身世遭际的描写扩展到国事的描写,上下联又是一个从小到大的跨越。在写国事时,又有一个从国难的跳跃到诗人感情抒发的过程。这就构成了纵横开阔,跳跃性强的特点。从诗人的感情发展脉络上说,首联蕴含喜悦,颔联带有雄壮,颈联转为凄苦,尾联变为悲伤。诗人的感情随着诗篇的进展,显示出不断变化,跳跃性强的艺术特点。
 后人对杜甫的评价
屈原、陶渊明、杜甫、苏轼,无高尚伟大之人格,亦无高尚伟大之文章。
——王国维
 杜甫是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
——闻一多     庄严:人格     瑰丽:艺术     永久:影响
全文小结
通篇是“登岳阳楼”诗,却不局限于写“岳阳楼”与“洞庭水”。诗人摒弃眼前景物的精微刻画,从大处着笔,吐纳天地,心系国家安危,悲壮苍凉,催人泪下。   时间上抚今追昔,空间上包吴楚、越关山。其世身之悲,家国之忧,浩浩茫茫,与洞庭水势融合无间,形成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
七、知识积累:写洞庭湖的佳句:
(1)刘长卿:“叠浪浮元气,中流没太阳”。
(2)僧可明:“水涵天影阔,山拔地形高”。
(3)许文化:“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
(4)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课件17张PPT。课文导入 登高作赋,历来是中国文人志士,迁客骚人的创作传统,并因此而留下了许多千古名篇。比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杜甫的《登高》等等,这些诗歌或抒豪情,或发幽愤,无一不是自己的真情流露。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杜甫的《登岳阳楼》,看一下作者在这一首诗中抒发是怎样的情感。教学目标1、学习体会炼字的妙处;
2、学习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诗歌鉴赏方法;
3、探究诗人在本诗中表达的复杂感情。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现巩义市)。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冬,杜甫由公安一路又漂泊到岳阳,此诗是诗人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时年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会有怎样的感情呢?背景介绍 这首五言律诗写于诗人逝世前两年,即唐代宗大历三年(768)。这时杜甫身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离去世只有两年。当时杜甫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州(今属湖南)。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飘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于是挥笔写下这首含蕴着浩然胸怀和博大痛苦的名篇。
课文研习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诗人对洞庭湖向往已久,登上了岳阳楼,其感情似乎应当是高兴。但仔细品味,句中又见不到高兴的字眼。安史之乱,唐王朝由盛转衰,人民的深重灾难,杜甫个人的悲惨遭遇,这一切都凝聚在一起,凝聚在杜甫的心头,并随着诗人—起登上了岳阳楼。他高兴不起来。这里还要注意到一个“水”字,题目是“登岳阳楼”,头一句却先写洞庭湖,第二句才写岳阳楼,这是抓住了洞庭风光的主要特点。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诗人站在岳阳楼上,向东南方向极目眺望,只见洞庭湖水茫茫一片,一眼望不到头,而吴地则被挤向了远远的东边,楚地则被远远地挤向了西边、南边。这景象,就好像洞庭湖水向东南伸展,把本来连在一起的吴地和楚地,一下子分裂成为两块。这两句都是写洞庭水,境界宏阔。一是极写水面的宽阔,二是极写水的力量。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最传神的两个字是?写出了洞庭湖怎样的景色特点?
“坼”:动态感,洞庭湖波涛万顷、巨浪千层,方圆数千里的江南大地訇然裂为两片,刹那间,乾坤摇动、天崩地解——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
“浮”: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洞庭包容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一派壮阔的图景
景色特点:气势磅礴,宏伟奇丽
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这两句是写诗人自己的处境。“无一字”指的是没有一点消息,一点音信。“亲朋无一字”写出了诗人的孤苦,但主要是音信断绝,自己不了解朝里和地方上的情况,即整个国家的情况。这对一个念念不忘君王,不忘国家,不忘人民的诗人来说,是一种被社会忘记的孤独感,他在精神上无疑是很痛苦的。“孤舟”是指诗人全家挤在一条小船上飘泊度日,消息断绝,年老多病,孤舟漂泊,其精神上、生活上的惨苦可以想见。尾联“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戎马”,就是战马、兵马,指战争。“关山”,泛指,并非专指那道关,那座山。“关山北”,指打仗的地方。从诗人来说,从洞庭湖向长安望去,隔着一道道关,一座座山,而战火就在北面燃烧。“戎马关山北”,具体指的是当时吐蕃入侵,威胁长安,战争不息,国家不得安宁。“凭轩涕泗流”是说杜甫倚靠岳阳楼的窗户,向北眺望,虽然隔着道道关山,他看不到长安,也看不到战火,但在他心中却呈现出吐蕃入侵,长安危急,人民遭难的情景,于是他就禁不住伤心的老泪纵横了。前四句写景  → 宽阔广大 开阔

五六句叙身世 → 凄凉落寞 狭窄

七八句抒感慨 → 广阔胸襟 开阔 小结
通篇是“登岳阳楼”诗,却不局限于写“岳阳楼”与“洞庭水”。诗人摒弃眼前景物的精微刻画,从大处着笔,吐纳天地,心系国家安危,悲壮苍凉,催人泪下。   时间上抚今追昔,空间上包吴楚、越关山。其世身之悲,家国之忧,浩浩茫茫,与洞庭水势融合无间,形成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
这首诗的主要艺术成就表现为以下两点:
第一,作品运用了变化多样的表现手法。作品虽然只有八句话,但是却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
开篇两句运用的是叙述的手法,交代的是登临岳阳楼的缘由。
三四两句运用的是描绘的手法,绘制了岳阳楼的宏阔壮观图景,并且在描绘中,又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增强了作品的生动性。
作品最后两句又运用了抒情的写法,揭示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开拓了作品的意境。
这首诗的主要艺术成就表现为以下两点:
第二,作品内容和感情两方面大跨度的跳跃。
从内容方面说,开篇一联写的是诗人登楼的过程,其中蕴含时间跳跃过程。
颔联,诗人由上联的写自己推进到写洞庭湖,这里有一个从小到大的跨度。
颈联,诗人又转回自身的描写,前后联之间有一个从大到小的跨越。
尾联,诗人又从个人身世遭际的描写扩展到国事的描写,上下联是一个从小到大的跨越。
在写国事时,从国难的跳跃到诗人感情的抒发。这就构成纵横开阔,跳跃性强的特点。
从诗人的感情发展脉络上说,首联蕴含喜悦,颔联带有雄壮,颈联转为凄苦,尾联变为悲伤。 后人对杜甫的评价
屈原、陶渊明、杜甫、苏轼,无高尚伟大之人格,亦无高尚伟大之文章。
    ——王国维
 杜甫是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
    ——闻一多     庄严:人格     瑰丽:艺术     永久:影响
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岳阳楼》
《登岳阳楼》课外拓展文章
叶紫
叶紫(1912~1939),小说家。著有短篇小说集《丰收》、《山村的一夜》,中篇小说《星》等。
诸事完毕了,我和另一个同伴由车站雇了两部洋车,拉到我们一向所景慕的岳阳楼下。
然而不巧得很,岳阳楼上恰恰驻了大兵,“游人免进”。我们只得由一个车夫的指引,跨上那岳阳楼隔壁的一座茶楼,算是作为临时的替代。
心里总有几分不甘。茶博士送上两碗顶上的君山茶,我们接着没有回话。之后才由我那同伴发出来一个这样的议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们不如和那里面的驻兵去交涉交涉!”
由茶楼的侧门穿过去就是岳阳楼。我们很谦恭地向驻兵们说了很多好话,结果是:不行!
心里更加不乐,不乐中间还带了一些儿愤慨的成分,闷闷地然而又发不出脾气来。这时候我们只好站在城楼边,顺着茶博士的手所指着的方向,像看电影画面里的远景似地,概略地去领略了一点儿“古迹”的皮毛。我们知道了那兵舍的背面有一块很大的木板,木板上刻着的字儿就是传诵千古的《岳阳楼记》。我们知道了那悬着一块“官长室”的小牌儿的楼上就是岳阳楼。那里面还有很多很多古今名人的匾额,那里面还有纯阳祖师的圣像和白鹤童子的仙颜,那里面还有——据说是很多很多,可是我们一样都不能看到。
“何必呢?”我的同伴有点不耐烦了,“既然逛不痛快,倒不如回到茶楼上去看看山水为佳!”
我点了点头。茶博士这才笑嘻嘻地替我们换上两壶热茶,又加上点心和瓜子,把座位移近到茶楼边上。
湖,的确是太美丽了:淡绿微漪的秋水,辽阔的天际,再加上那远远竖立在水面的君山,一望简直可以连人们的俗气都洗个干净。小艇儿鸭子似地浮荡着,像没有主宰;楼下穿织着的渔船,远帆的隐没,处处都欲把人们吸入到图画里去似的。我不禁兴高采烈起来了:“啊啊,难怪诗人们都要做山林隐士,要是我也能在这里作一个优游水上的渔民,那才安逸啊。”回头,我望着茶博士羡慕似地笑道:
“喂!你们才快活啦!”
“快活?先生?”茶博士莫明其妙地吃了一惊,苦笑着。
“是呀!这样明媚的湖山,你们还不快活吗?”
“快活!先生,唉!……”茶博士又愁着脸儿摇了摇头,半晌没有下文回答。
我的心中却有点儿生气了。也许是这家伙故意来扫我的兴的吧,不由的追问了他一句:“为什么不快活呢?”
“唉!先生,依你看也许是快活的啊!……”
“为什么呢?”
“这年头,唉!先生,你不知道呢!”茶博士走近前来:“光是这岳阳楼下,唉!不像从前了啊!先生,你看那个地方就差不多每天都有人来上吊的!”他指那悬挂在城楼边的那一根横木,“三更半夜,驾着小船儿,轻轻靠到那下面,用一根绳子……唉!一年到头不知道有多少啊!还有跳水的……”
“为什么呢?”
“为什么!先生,吃的、穿的,天灾、水旱、兵,鱼和稻又卖不出钱,捐税又重!……”看他的样子像欲哭。
“那么,你为什么也不快活呢?”
“我,唉!先生,没有饭吃,跑来做堂倌,偏偏又遇着老板的生意不好!……”
“啊——”我长长地答了一声。
接着,他又告诉了我许多许多。他说:这岳阳楼的风水很多年前就坏了,现在已经不能够保岳州的人了,无论是种田、做生意、打鱼、开茶馆……没有一个能够享福赚钱的。纯阳祖师也不来了,到处都是死路了。湖里的强盗一天一天加多,来往的客商都不敢从这儿经过,尤其是游君山和游岳阳楼的,年来差不多快要绝踪。况且,两个地方都还驻扎着有军队……
我半响没有回话。一盆冷水似地,把我的兴致都泼灭完了。我从隐士和渔民的幻梦里清醒过来,头不住地一阵阵往下面沉落!我低头再望望那根城楼上的横木,望望那些渔船,望望水,望望君山,我的眼睛会不知不觉地起着变化,变化得模里模糊起来,黑暗起来,美丽的湖山全部幻灭了。我不由的引起一种内心的惊悸!
之后,我催促着我的同伴快些会过账,像战场上的逃兵似地,我便首先爬下了茶楼,头也不回地,就找寻着原来的路道跑去。
一路上,我不敢再回想那茶博士所说的那些话。我觉得我非常庆幸,我还没有真正地做一个岳阳楼下的渔民。至少,在今天,我还能够比那班渔民们多苟安几日。
《梦中的岳阳楼》
《登岳阳楼》课外拓展文章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笔下的《岳阳楼记》让岳阳楼从此有了“天下第一楼”的美誉;“八百里洞庭美如画”更是勾起了天下人对鱼米之乡的向往。
那年,他29岁;那年,她22岁。
他,狂妄不羁,虽其貌不扬,却自以为才华横溢;
她,温柔贤惠,有着一头让他魂牵梦绕的长发。
在那个本不太可能相识的年代,上苍却让他们相遇了,从此,他心里就藏了个人,以克制、压抑和疯狂的工作来珍藏他对她的那份真。
他,是一个来自的农村的孩子,善良、朴实是他的天性,他凭借着自己的一份努力,带着满身的光环谢绝了母校让他留校任教的机会,毅然选择了自己去拼搏。几年后,他以较好的职业操守和闪光的业绩获得了领导的器重,也赢得了同行的尊重。他知道,他是农民的孩子,坚强拼搏是他的生存之道,他放弃了感情,在很多同龄人收获爱情的时候、陪着他们另一半的时候,他却在埋头苦干、出差在工作的路上。
她,也是一个来自农村的女孩,善良、独立是她的天性,她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好学的精神,在一个充满着朝气蓬勃的行业里得到了成长,同时,她也勇敢的承担起家中“老大”的一份责任。
那一年,上天让他们相识了,当他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在她工作的地点呆上那么长的时间。
第二年,公司改制了,他多年来的职业经理人的梦想一夜之间成了泡影,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他变成了小老板,但一切都得从零开始。那一年,因为公司老体制根深蒂固的原因,他累得不知道还是否能坚持下去,但上天垂爱这个勤奋的孩子,让他活了过来。
她依然是他的员工,也是他最心仪的女孩,但此时的她不再是一名只会养小白兔的小姑娘了,而是他的一名营销主将;他不知道除了在工作上给她适当的指点他还能为她做些什么,他只会埋头工作,把她深深的埋藏在自己内心最深处;他没准备说,也打算一辈子就这样珍藏着她。
那一年的岁末,他的偶像刘德华和舒琪联手拍了部贺岁片《游龙戏凤》,他去看了,他被他们的故事感动了,特别是片中的男主角,为了追求真爱,突破世俗的枷锁,不顾一切的去追求他心仪的女孩。那个故事的结局是完美的,是动人的。曾经逃避的男孩刹那间仿佛看到了自己就是片中的男主人公。
春节过后,他终于鼓起勇气约她吃饭,在去那间与她见面的中西餐厅之前,男孩用投硬币的方式来决定自己是否对她表白,他连续抛了20次,其中15次是支持他的;就在那张共用的餐桌上男孩最后下定决心将那枚硬币投到了测运气的罐子里,打开从罐子中抛出的纸条,男孩像捧圣旨一样慢慢展开,“今日运势:你敢于挑战,富有创新意识,加上勤奋努力,你往往能成功;但建议你不要想到什么就马上做决定。”男孩看完内心很矛盾,是巧合吗?不是,幸福是要靠自己争取的!男孩鼓起勇气向自己深爱的女孩勇敢的表白了,虽然女孩一直低着头,无语,但那一刻,
男孩听到了自己的心跳,也让他第一次感觉到他是世界上最幸福的男人。同时,男孩的内心也是复杂的,他害怕从此失去她,或许这种平淡的工作,能让他们相处更久,至少他每天可以看到她,也可以知道她每天是否过得好。
在忐忑不安中,他们迎来了09年的五一节,放假了,女孩回家了,回到了范老先生笔下《岳阳楼记》中的岳阳。他去了长沙学习,在车上,他听到了一首名叫《爱情里没有谁对谁错》的歌曲,就在那一刻,他决定赶赴她家,他要再次告诉她:他喜欢她,他要用一辈子来呵护她!于是,他把原本计划两天完成的工作紧缩成一天完成了,并深夜赶回了株洲。他把自己对女孩的爱慕和自己的决定跟他表弟说了,希望能得到表弟的帮助。表弟听完后,瞪着眼睛,愣了半天,他不敢相信自己相识多年的哥哥会为情而动,为情而哭。于是,他们在凌晨就驾车奔赴女孩家。
女孩家似乎很远,一路风景很好,“那山、那水、那尖叫”的漂流广告词用来形容女孩美丽的家乡是再合适不过了。一路上,两人靠着营养快线维持着体力,他们已经24小时没休息了,出发之前也没有来得及吃早餐;他更不知道表弟为了能达成他的心愿,在出发之前已经疲劳驾驶超过5个小时,这一路一直靠着不断的吸烟和嚼摈榔在支撑着。
终于到了一个叫长寿的地方,男孩记得女孩曾经说过她家人在长寿街上开了个店铺,于是,他们绕着长寿转了四圈,男孩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车外,心都快跳出来了,他是多么希望女孩能突然出现在他的视线里。没有,还是没有,带着一丝失望他们直奔女孩的家里。道石村,到了,终于快到了,在历经6个
小时之后,终于到了他们的终点站:岳阳●平江●长寿●道石。男孩不停的搓着手,这种最想见又害怕见、欲罢不能的感觉实在是太难受了。
好象一切都是多余的,车子就这样停在女孩家门口,几分钟后,男孩终于下定决心让弟弟以签收EMS快递的由头给她打了个电话,女孩很快就出来了,相见的那一刻,女孩一脸的惊讶,男孩笨拙地微笑,站在车门口。一路上准备的千万句见面词,此时已一片空白。女孩穿着一件绿色夏装、白色的休闲裤、皮鞋、白袜。那一刻永远定格在男孩的心中。
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吃完女孩给他们做的丰盛午餐,他们准备回程,但是他知道好象自己什么也没做,什么也没来得及表达。几经努力,女孩终于同意随车跟他们回株洲,没让男孩子想到的是,女孩在回程的路上还特意去看了她的外婆,贤惠、孝顺、知书达礼,是那刻他对女孩最真实的评价。
上高速了,怎么办,左边是回株洲,右边是去岳阳楼,在一个服务区,表弟把车子停了下来,独自下了车,男孩明白是什么意思,他打开货备箱,捧着早已准备的22朵玫瑰花走到女孩的车窗前表白,那一刻,男孩再一次把早已经在心里练过千遍万遍的表白词忘了个干干净净。许久,他握着的拳头都冒汗了,终于支吾地说了两句话:我喜欢你,让我照顾你一辈子吧!女孩无语。
那天,岳阳的天空下着暴雨。
岳阳楼,一个似近又远的地方
车子继续往前走,是株洲方向,后面就是传说中的岳阳楼。
不能回株洲!男孩猛然发现自己要尽最大的努力去争取她,在高速上,车子不断的停在不同的服务区,在几番努力后,女孩终于默许跟他们去岳阳。
在经过三个多小时车程之后,到了岳阳,那已经是晚上八点了。在经过简单的洗嗽之后,三人准备去吃饭,雨还是下得很大,并吹着冷风,女孩穿着短袖,男孩脱下外套给她披了过去,但被谢绝了。于是,他们一起先去商场买衣服,在女孩试衣的时候,男孩的表弟偷偷的溜了,留下了他和她。
走出商场,正好旁边有家麦当劳的小店,在那里,他们吃了一顿再简单不过的晚餐。男孩要感谢那个服务生,是那个服务生配合男孩让他多争取了半个小时跟女孩在一起。
走出麦当劳,雨还在下,男孩试着希望能牵着女孩的手过马路,女孩拒绝了,男孩伤心欲绝。但他明白幸福需要自己把握。
上天对他不薄,女孩突然发现衣服落在麦当劳了,于是,他陪着她再一次过马路。这一次,男孩把女孩的手抓得很紧,但遗憾的是,女孩再一次把手挣脱了,把手放在头发上,不再给男孩牵手的机会。一路上,雨水在他和她的脚下流过,男孩发现女孩的袜子湿了,于是,调头就去给女孩买袜子,终于在一个正在关门的超市找到了袜子,可是超市已经打烊了,在男孩一番恳请下,保安找来了值班经理,特意让他买了两双袜子,那应该是女孩喜欢的颜色,白色、上面泛着绿色小点。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销得人憔悴
在回酒店的路上,男孩下定决心一定要在女孩开门的瞬间牵住她的手,这已经是他此行最后的机会了,他希望这双手能让他牵一辈子。很遗憾,男孩没能成功,两次努力都被女孩挣脱了。男孩傻了,站在门口久久未能离去。那一夜,他在她的房间呆了足足三个小时,希望女孩能再给他些时间;那是一个让男孩今生都无法忘怀的晚上。
第二天,岳阳的天空放晴了,他们都没有心情再去“忧天下”,一路沉默地回了株洲,只有表弟和她偶尔开上几句本应该笑而大家都没能笑的玩笑。
当晚,男孩回到了他第一次向女孩表白时的餐厅,仍然是那个靠窗的位置,他仿佛看到女孩就坐在自己对面,低着头,甜甜的笑。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电视里凄美的爱情故事会真真切切的在他身上重演,唯一的区别就是结局的不同。更让他没有想到的就是女孩居然改变了他多年以来一直认为生活平淡的观念,让他领悟到了爱的真谛:原来爱一个人是不需要任何理由的,爱一个人又是如此的让人思念和心痛。男孩向运气罐里投了枚硬币,然后闭上双眼,双手捧着运气罐摇了一遍又一遍,纸条终于弹出来了,他缓缓展开,“今日运势:不要让过去的失败阻碍了接触新事物的机会,此刻如何忘掉过去提起勇气迈向新路是你最大的课题”。
无语。
2009年的5月1日,成了他永远的记忆,虽然男孩未能如愿,但是毕竟让他明白了生活也是需要激情的,他对生活的理解以及他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取向彻底被女孩改变。他更加坚信:爱,要大声说;幸福要靠自己争取,好女孩不能错过,幸福就在自己身边!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幸福在哪里?幸福就在八百里洞庭;
幸福就在那未曾谋面的岳阳楼!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