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同步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同步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9-18 06:58: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上历史第1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1、下面是对北京人小毛一天生活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A. 早上,小毛独自一人在原始森林中射死了一头野兽 B. 中午回家后,小毛马上钻木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 C. 下午,小毛用陶罐蒸出香喷喷的小米饭 D. 晚上,小毛与大家共同住在洞穴中,洞口燃着一堆大火以驱赶野兽
2.“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材料反映了北京人( B )
①会制造和使用石器、骨器 ②会种植庄稼 ③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 ④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A.①③④ B.①③ C.①②④ D.②④
3.右图是胡明同学做的复习卡片,在其“    ”处应填写的标题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4. “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文化。在该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的稻谷遗存。这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稻类文化遗址。上述考古发现能为“河姆渡文化”哪一表现提供直接佐证(  )
A.种植作物 B.磨制石器
C.饲养家畜 D.打猎捕鱼
5、我国五千年的历史为世界文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下列有关我国的“世界之最”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B.《九章算术》中的某些内容在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C.东汉“蔡侯纸”是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 D.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数字
6.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
A.刀耕火种 B.游牧渔猎
C.农耕定居 D.铁犁牛耕
7.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   )
A.建筑技术的进步 B.人工取火的发明
C.饲养水平的提高 D.生产工具的改进
8.“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请问已经能够走出洞穴、盖房定居的远古人类是(  )
A.元谋人、北京人 B.北京人、山顶洞人
C.山顶洞人、河姆渡人 D.河姆渡人、半坡人
9、鲁迅先生留学日本时曾写过“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诗句,表达了要用自己的鲜血来保卫中华民族。那么,被华夏子孙尊奉为人文始祖的是(  )
A. 黄帝和蚩尤 B. 黄帝和炎帝 C. 尧和舜 D. 舜和禹
10.五六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传说有一部落联盟首领他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这位首领是( )
A.黄帝 B.炎帝 C.蚩尤 D.尧
11.一代伟人孙中山的诗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反映了我们经常讲的“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开始于( )
A.黄帝 B. 炎帝 C.舜 D.禹
12.“人们一说起中国发现的远古人类化石,没有不首先提到北京人的。”下列关于北京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他们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 B.他们依然保留着某些猿的特征
C.他们已懂得用火烧烤食物 D.他们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13.促使原始人过定居生活的根本原因是(  )
A. 自然环境的优劣 B. 原始农业的发展 C. 氏族公社的形成 D. 生产工具的改进
14.“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百姓)”这句话是用来描述传说中的一个历史事件的,这个事件是( )
A.黄帝制造指南车    B.涿鹿之战
C.嫘祖发明养蚕技术   D.大禹治水
15.相传是谁创制了文字( )
A.嫘祖 B.仓颉 C.黄帝 D.伶伦
二、非选择题
16.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礼记?礼运》
请问:
(1)材料中“天下为公,选贤任能”指哪种政治制度?
(2)列举通过这种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代表。
1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材料二: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材料三:     
     图一         图二
(1)解读诗歌提取所携带的历史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和技能。请阅读诗歌完成推论:
材料一: 文化遗址名称:____;
解读:___。
材料二:文化遗址名称:____ ;
解读:____。
(2)结合所学知识,请说出材料三中图一、图二两座房屋建筑的样式名称。
【归纳升华历史】
(3)两种房屋结构的不同是由什么决定的?说明了什么?
(4)居住在这两种房屋的居民在生产和生活方面有哪些相似之处?
1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韩非子》
材料二 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的种子等。
材料三 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韩非子》
材料四 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白虎通义》
请回答:
(1)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环境下,北京人只能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为什么?
(2)材料二证明了什么?它所证明的事实有什么意义?
(3)材料三反映了原始社会人们生活的一个什么重大变化?)
(4)材料四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出现了什么现象?这种现象产生的时代相当于我国哪两个远古居民生活的时代?他们分别主要种植哪两种粮食作物?
答案
一、选择题
1、D 2. B 3. C 4. A 5. C 6. C 7. D 8. D 9. B 10. B
11. A 12. A 13. B 14. D 15.. B
二、非选择题
16.
(1)禅让制。
(2)尧、舜、禹。(举出其中二例即可)
17.( 1)半坡遗址 说明半坡人已种植粟_
(2)河姆渡遗址 说明河姆渡人已经种植水稻
图一: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图二:干栏式房屋。
(3)是由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所决定的;说明人已经能够与自然协调发展或人已经能够适应自然环境。(言之有理即可)
(4)都开始了原始农业生产;都开始过定居生活;都使用磨制石器;都能制作陶器;饲养家畜等。
18. (1)群居生活。在原始人生活的险恶环境下,野兽出没无常,仅凭个人的力量和简陋的工具难以生存,因此,北京人只能过着群居的生活。
(2)证明了北京人已经使用天然火,并能用火烧烤食物等。北京人已经使用天然火,提高了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
(3)出现了人工取火。
(4)出现了原始农耕生产。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水稻和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