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前农村生产关系的改革?1950~1952年新解放区土地改革
1965~1956年农业合作化运动
1958年开始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是什么?高度集中 统一经营 统一分配材料一:农民说:土地归公社所有,农民没有生产自主权都是集中劳动,每天劳动后统一记工分,干多干少一个样。一天混一个杠,一个杠7分钱正好买三盒火柴,干一天活还不如抓一个母蛤蟆。材料二:农民说:男劳力上工带扑克,女劳力上工带纳鞋,头遍哨子不买帐,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改革的背景说一说:这两段材料告诉我们,是什么原因造成当
时农村经济的落后?高度集中的人民公社体制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凤阳花鼓词》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
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大户人家卖骡马,小户人家卖儿郎,
我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
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
只见凤阳女嫁出,不见新娘进凤阳。找一找:农村改革最先在哪里开始? 1978年11月24日晚上,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西头严立华家低矮残破的茅屋里挤满了18位农民。关系全村命运的一次秘密会议此刻正在这里召开。他们冒着“坐牢杀头”的危险写下秘密契约,只是为了不再饿着肚子外出讨饭。
这次会议的直接成果是诞生了一份不到百字的包干保证书。1978年,这个举动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也是一个勇敢的甚至是伟大的创举。
中国农民告别饥饿的宣言书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全年上交(缴)的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孩子养活到18岁。” 农村改革的最初形式——“分田到户” 安徽凤阳小岗村从1968年到1978年的十年间,人均收入不足20元,口粮只有百余斤,有一半多的人在外地讨饭。吃粮靠返销,花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 1979年,小岗村粮食总产量达13万余斤,相当于前15年粮食产量的总和,人均收入是上一年度的20倍。小岗村卖给国家4万斤粮食,超过政府下达计划的7倍;卖给国家油料2万斤。小岗村改革前后比较小岗村 旧貌小岗村 新颜1978年 小岗村“分田到户”1980年 邓小平肯定了小岗村的做法1982年 《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
承认“包产到户”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1983年 《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
正式确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 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以一个家庭为一个生产经营单位,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承包经营土地或者其他生产项目,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其劳动成果在完成国家的税收以及集体的统筹、提留后,余下的全部归农户家庭所有的制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主要形式: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责:保证国家和集体的
权:拥有土地的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利:剩下的都是自己的尝试安徽凤阳小岗村1978发展全国农村普遍实行1983分田到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声惊雷遍地开花兴办乡镇企业——党在农村探索出的致富新路 2012年,华西村总收入524.5亿,华西村旗下华西集团1996年被农业部评定为全国大型一档乡镇企业,华西获得了"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文化典范村示范点"、"全国乡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乡镇企业先进企业"等荣誉称号,并誉为"天下第一村"。华西村是全国农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典型,2009年,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第一村,创造了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②〖目标归结〗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是什么?采取的具体措施有哪些?改革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背景措施意义②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②发展乡镇企业①激发热情,解放生产力②为农民致富开辟新路③推动了城市改革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事例一:北京天桥百货商场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是新中国第一面“商业红旗”,得到过很多荣誉称号,是当时著名的国营企业。后来,企业效益开始下滑,商场开始寻找新的出路。那个时候的商场,总经理只有10元钱的审批权,就连修个厕所都要向上级申请拨款,企业没有经营自主权。
事例二: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企业不论经营好坏,盈利还是亏损,工资照发;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即在企业内部,职工无论干多干少,干好干坏,工资都是平均分配。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以上事例可以发现当时的城市经济呈现出怎样的弊端呢?国家对企业管的过死,企业缺乏自主权
职工缺乏生产积极性
1984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材料 :1984年福建省55位国营厂长、经理联名向省委、省政府写了一封“松绑”公开信:“我们都想干一番事业……然而现行体制的条条框框捆住了我们的手脚,企业处在只有压力,没有动力,更谈不上活力,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是我们最大的烦恼……为此,我们怀揣冒昧大胆地向你们伸手要权……” 增强企业活力成为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改革内容1、所有制2、经营方式3、分配方式单一公有制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政企不分,企业缺乏经营自主权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工人缺乏生产积极性放权让利,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材料:1984年7月,北京天桥百货商场进行股份制改革,正式成立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首批发行的300万元股票,很快就被认购一空。股份制改革后,商场有了资金,有了经营自主权,经营规模和效益都大幅提升。改革后的天桥百货商场〖目标归结〗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是什么?采取的具体措施有哪些?改革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背景措施意义①农村改革成功为城市改革奠定基础①所有制方面②管理方式①企业、职工积极性②企业的活力③分配方式②企业缺乏自主权,
职工没有积极性 1992年1月,小平南巡并发表谈话:“我们的国家一定要发展,不发展就会受人欺负,发展才是硬道理。”“改革开放一定要坚持,而且还要胆大一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国际国内形式风云变幻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