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
教学内容
二上第80-81页
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
课型
新授
施教日期
教学目标
1. 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9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进行有关的乘除法计算。
2.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逐步养成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的习惯。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重点: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过程,掌握并运用口诀进行有关的乘除法计算。
难点:引导学生用“比几十少几”这样的规律去编制和记忆9的乘法口诀。
教学资源
学情分析:学生已掌握1~8的乘法口诀和用1~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但9的乘法口诀和前面的内容有所不同,口诀句数多、数字大、容易混淆。可能有的学生早就熟记了口诀表的所有内容,上课时不愿意参与编制口诀的过程,而是急于表现自己;可能有些学生一节课下来也不能熟记口诀。在课堂教学时,高度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
教材分析: 9的乘法口诀是乘法口诀学习的最后一部分内容,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经验,教学时可创设富有活力的动态情境,先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观察1个9就是比10少1,2个9就是比20少2……自主探索发现规律:几个9相加就是比几十少 几,也就是几十减几,根据发现的规律编制9的乘法口诀。在记忆9的乘法口诀时,先让学生积极思考“怎样才能很快记住9的乘法口诀?”组织学生讨论,相互交流自己的策略,最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记忆。
教学准备:PPT课件、实物展台。
学程设计
导学策略
修改调整
一、引入课题: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有八九七十二变的本领,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待了七七四十九天,练了一双火眼金睛。他看到妖怪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挥起金箍棒打了过去。师徒四人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nàn),终于取得了真经。
自学例5。
1.猜一猜,9的乘法口诀有几句?你是怎么知道的?既然是9的乘法口诀,口诀中哪个字是最不可少的?口诀中“九”前面的都是哪些数?最后面呢?
2.自主学习例题5。
导学单:
1.看一看,每一行有几个格子?第一行有几颗智慧星?也就是有几个9?第二行呢?……
2.独自编写9的乘法口诀,并把书本P80的口诀填写完整。
3.和小组成员说说:你是怎么编口诀的,从口诀中还发现了什么规律?
4.完成“试一试”以及P81“想想做做”第1题。
3.学生汇报、全班交流汇报。
交流内容:
(1)汇报填写结果,说说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2)仔细观察你填写的数据和口诀,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3)告诉同学你记忆9的乘法口诀有什么小窍门。
(4)说说“试一试”各题分别用了哪句口诀?
4.练习记口诀。
2.探究用手指帮助记忆9的乘法口诀。
三、练习深化。(12分钟)
(一)闯关练习
(二)补充练习(创编)。
1.利用口诀写算式。
3×9= 27÷9=
9×3= 27÷3=
2.在口诀中选几句也说出四道算式。
3.解决实际问题。
(1)有9组同学在跳绳,每组3人。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
(2)有36人打乒乓球,4人一组,分成了几组?
(三)拓展练习。
生活中的应用。(九九歌)
四、总结延伸。(2分钟)
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与体会。
五、课作。( 8分钟)
完成《补充习题》第44页第2、3、4、5题。(第4题可以根据班级情况规定时间,通过比赛的形式进行。)
【提高题】
1个盒子可以装9块巧克力,有38块巧克力,用4个这样的盒子装够吗?在正确的答案后面画“√”。
够(? )? 不够(?? )
“七七四十九”“ 三七二十一”是关于( )的乘法口诀。
“八九七十二”“九九八十一”是关于几的乘法口诀呢?
引入课题: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
→鼓励学生继续编写9的乘法口诀。
→引导学生利用以往编写1-8的乘法口诀的经验编写9的乘法口诀。
?
→出示情境图。
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解答后小组中进行交流分享。教师深入组中帮扶弱势群体,收集有效资源,以便在下一环节中,适时渗透和利用。
?
→针对学生的错例,提醒学生需注意的地方,及时纠正不足和错误之处。
→引导学生说说:观察、比较这些口诀,你发现了什么规律?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点拨:哪几句口诀比较难记?谁有办法帮助记忆?引导得出:想几九是多少,只要想比几十少几就可以求出结果了。(几个9就比几十少几。)
→总结得出:乘法口诀不仅能帮助我们计算乘法算式,还能帮我们计算除法算式,根据一句口诀能说出四道算式。
→灵活采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记忆:正着读、倒着读、心里默背、和同桌背一背、集体背、对口令背。
→借助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方法。
先整体练习,再全班校对,错题及时进行纠正,进行强化巩固。
→这四道算式你们都用了哪句口诀?
→引导学生根据口诀说出算式。
→引导学生独立列式,并说说思考过程。
指导学生读一读,体会意思。
思考:①九九中最冷的是哪几九?一共是几天?
②从入九开始,大雁要经过多少天才能从南方飞回来?
③从冬至开始,一共经历多少天,冬天才真的过去?
→引导交流: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独立完成时,教师巡视,给予学困生适当帮助。同时收集典型错例,讲评时用。
→全班校对,反馈错题,细致分析,统计正确率,错误的订正。教师巡视,给予后进学生适当的帮助。全对的做“提高题”。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