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
班级
人数
学科
数学
课题
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
教时
一教时
执教
日期
一、教学目标
1.学会读连乘、连除、乘除混合的算式。
2.能掌握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能通过连乘、连除、乘除混合的计算,进一步熟练表内乘、除法。
二、内容分析
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主要是让学生在掌握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同时,进一步掌握乘法口诀,并熟练运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除法。
三、学生分析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9以内的乘法口诀,且已经初步学会用口诀求商,除此以外,学生在一年级已有加、减两步计算的经验,已经知道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在进行乘、除两步计算教学时,要让学生初步掌握运算顺序。
四、教学重点、难点
会读算式,掌握运算顺序,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常规
积累
1.出示一步口算:
36÷6= 4×8=
5×6= 45÷5=
9÷3= 7×2=
2.出示两步口算卡片:
4+3+8= 12-7-5=
17-7+3= 5+6-4=
想口诀说得数
连读算式,说得数。
通过用9以内乘法口诀计算乘除一步计算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的练习,明确今天的学习内容,同时激发学生已有经验,为接下来学习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计算做好铺垫。
类比
迁移
生成
乘除
混合
运算
类型
1.思考:这组算式跟刚才的有什么不一样?
2.揭题:今天我们将继续研究两步计算的问题。
3.看着这些算式想一想以前学过的两步计算有哪些类型?
思考:
A.以前学过的两步计算是怎样计算的?
B.这是只含有+、-的两步计算,如果是只含有×、÷的两步计算会有哪有类型呢?你是怎么想到的?
老师带来一组算式,你能帮这些算式找到家吗?
(出示算式卡片)
①2×3×4=
②36÷4×3=
③48÷6÷2=
④8×3÷6=
⑤16÷4÷2=
⑥2×4×9=
学生分类: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明确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同桌互相说。
集体交流,明确分类:连乘、连除、乘除混合。
学生将算式和类型进行对应。
让学生根据已有的加、减两步计算的经验,自主归纳乘除两步计算的类型。
类比
思考
体悟
运算
顺序
我们先一类一类来研究。
1.研究连乘
⑴ 你能试着读一读这个算式吗?
你还读出了运算顺序呢!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⑵ 第2个连乘算式和同桌说一说:怎么读?怎么算?
⑶ 你能自己也列出这样的连乘算式吗?
⑷ 观察这些算式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点?
2.研究连除
⑴ 刚刚我们用读一读、算一算的方式来研究连乘,你能用同样的方法来学习连除吗?
⑵同桌一人选一题读一读,算一算。
⑶ )你能自己也列出这样的连除算式吗?
⑷ 观察这些算式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点?
3.研究乘除混合
⑴下面我们继续用读一读、算一算的方法独立研究这两道乘除混合的算式。
⑵ 你能自己也列出这样的乘除混合算式吗?
⑶ 观察这些算式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点?
4.只有×、÷的两步计算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点?
只有+、-的两步计算或只有×、÷的两步计算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点?
指名读:2乘3再乘4
说运算顺序,规范计算
同桌互说
自己尝试列连乘算式
集体交流
独立思考后指名说。
集体交流
独自研究两题
集体交流
整个过程教师由扶到放,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索乘除两步计算运算顺序的过程中去,通过前后知识的沟通,最终明确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运算。
拓展
延伸
① 4×2×7= 6×3÷9=
64÷8÷4= 36÷6×8=
② 出示第1组,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你能根据刚刚的发现将后面两组算一算、填一填吗?
③ 用2、2、4这3个数字,请你按照今天的分类来编一编算式
独立完成后集体校对
指名交流
独立完成后集体校对
考查学生是否会读算式,掌握运算顺序,正确地进行计算。
感受第三个算式的计算是连续进行前两个算式的计算,这也是对“从左往右依次计算”顺序的体验。
板书设计
两步计算
左→右
连 加 4+3+8= 连 乘 2×3×4= 2×4×9=
连 减 12-7-5= 连 除 48÷6÷2= 16÷4÷2=
加减混合 5+6-4= 乘除混合36÷4×3= 8×3÷6=
17-7+3=
教学反思
说课与反思:
关于混合运算相关教学内容一~三年级教材中是这样安排的:一年级上册 20以内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二年级上册 100以内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三年级下册 两步混合运算。
今天这节课的内容主要是教学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在这之前呢,一年级时已经学过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运算,学生已有加、减两步计算的经验,知道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9以内的乘法口诀,且已经学会用口诀求商,今天这节课我试图让孩子在脑中有清晰的结构:只有加减和加减混合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那么只有乘除、或乘除混合又是怎样的运算顺序呢?让学生在掌握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同时,进一步巩固乘法口诀,并熟练运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除法。
首先通过用9以内乘法口诀计算乘除一步计算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的练习,明确今天的学习内容,同时激发学生已有经验,为接下来学习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计算做好铺垫。
接着让学生根据已有的加、减两步计算的经验,类比迁移生成乘除两步计算的类型。
然后由扶到放,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索乘除两步计算运算顺序的过程中,通过前后知识的沟通,类比思考感悟出运算顺序,最终明确只有+、—的两步计算和只有×、÷的两步计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同级运算是从左到右进行运算的。
几个练习的安排是要考查学生是否会读算式,能否掌握运算顺序,正确地进行计算。第二题是让学生感受第三个算式的计算是连续进行前两个算式的计算,这也是对“从左往右依次计算”顺序的体验。
其实我这节课我是希望学生能提出如果是碰到加减乘除都有的情况该如何运算呢?这样的问题说明学生心中有方法结构且能主动地进行运用和思考,这样的话就太棒了,可能与我老师控制欲还很大,重心下移地不够有关系,当然这节课我有很多不足之处,资源捕捉地还不敏锐,两道思维提升题我处理地太过着急了,没有给学生充分多的时间让他们深入思考。我就这么说,恳切希望得到各位老师与专家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