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脚印
教材分析
1.知识经验:
(1)面积和面积单位。
(2)运用方格度量面积。
2.教材特点:
探究空间更大。
学情分析
学校要在楼梯上做下面的装饰贴画,一个小脚丫贴画的面积约是多少?写一写、算一算、画一画,把你的思考过程在图中表示出来。
学生方法分类:
格子图测量
近似图形
组合图形
无想法
1cm×1cm
0.5cm×0.5cm
3cm×3cm
长方形
梯形
8人
5人
13
2人
1人
4人
3人
通过学生的调研分析,学生的思考方法大致分为三个层次:
1.学生能够想到利用学过的长方形、梯形的面积解决近似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能够进行合理的估算。
2.有学生为了找到的面积更接近实际的手掌大小,想到了利用组合图形的知识把手掌印进行分割或者添补成多个图形,让结果更精确。
3.格子图是前期学习中用过的解决问题工具,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有经验的积累,利用3cm×3cm、1cm×1cm、0.5cm×0.5cm这样不同单位的格子图测量手掌印的大小,同时有的学生还想到了数整格子数、半个格子相加凑成整格子、小格子舍去大格子进上的四舍五入法等。
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策略多样,有自己的想法,同时也有一些需要提高的能力,比如:
1.学生很难接受不精确。
2.不能从整体需求考虑问题。
教学目标
1.能正确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2.在估计面积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运用数学知识、经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空间观念,体会研究价值。
教学重点:运用方格纸估计不规则图形面积。
教学难点:体会不同估测方法的合理性。
教学过程:
一、初步认知
欣赏手印画,看到“手印”,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它的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
既然大家都想知道自己手掌印的面积,那我们今天就来一起研究。
二、深度思考
1.独立思考,完成学习单。
活动要求:
1.把你一只手掌的轮廓描在学习单上。
2.用你喜欢的方法探究手掌印大约的面积。
(15分钟)
预设:
方法一:看成近似图形,如梯形、长方形
方法二:拼凑成组合图形
方法三:方格纸度量: 拼凑法
半格法
四舍五入法
2.小组交流,你看懂谁的了?
3.全班交流,讲一讲你的方法。
小结:总结学生的多种策略。
【活动目的】多种策略解决问题,拓宽解题思路,积累探究几何图形的方法与经验,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巩固练习
1..创建单位
聚焦表格测量的方法,同样都是用表格,对于3cm×3cm、1cm×1cm、0.5cm×0.5cm三种表格,你有什么看法?
预设:单位越小越精确。
【活动目的】体验度量单位的大小对估测的影响,比较方格大小对精确度的影响。
2.极限思想
仔细观察这些研究方法,既然我们不能准确知道手掌的大小,那我们做多面积的手套合适呢?想一想,小组交流想法。
预设:找到最小值和最大值。
【活动目的】利用格子作为单位渗透极限思想,突破学生不能接受不精确的事物思维局限性。
四、小结:
学习了今天这节课,你觉得有什么意义吗?
教学特色与反思:
基于儿童立场,课堂应该属于学生,尊重学生的想法与思维方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退后,课堂属于学生,学生在地理探究结束后进行小组分享,激发学生间的交流与质疑,产生碰撞,让学生在过程中得到能力的提升。
教材在设计中用的是脚印,并且给定了格子图,这样先定了孩子思维的发展,经过思考和反复修改后,决定采用“手印”这一图形,学生对于随手而来的“手印”很感兴趣,能够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并通过多种策略:数格、分割、近似图形等方法解决问题,同时在本节课中学生在数格子的过程中有自己对于处理不够整格的方法,如:四舍五入、半格、凑整等方法,同时有学生在测量不够整格的时候还渗透了创建小单位的思想,当大单位不够时就要用到小单位的格子,同时也体现了极限思想,
本节课的不足在于老师不会追问,让学生在学习他人的方法时要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1.学生过于追求精确值,不太容易快速接受估算,在课后应该追问学生这节课追求“准”真的重要吗。2.学生策略很多,但要追问到为什么能想到这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