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科学入门 单元检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章 科学入门 单元检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9-18 18:02: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 科学入门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共15题;共30分)
1.不借助仪器凭眼睛观察,有一定的局限性,下列有关观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显微镜可扩大观察范围????????????????????????????????????B.?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天体能获得更准确的数据
C.?用放大镜观察指纹更清晰????????????????????????????????????D.?使用工具后的观察结果肯定正确
2.有一支温度计刻度数据不准确,将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读数为2 ℃,放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读数为102 ℃。现测得气温为20 ℃,那么实际的气温是(  )
A.?18 ℃??????????????????????????????????B.?20 ℃??????????????????????????????????C.?22 ℃??????????????????????????????????D.?24 ℃
3.认识自然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眼睛看,用耳朵听????????????B.?用脑想????????????C.?用仪器和工具做准确判断????????????D.?以上各项都是
4.在生活和工作中要经常进行估测。以下估测比较接近实际的是( )
A.?托起一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 0.5N
B.?1个苹果的质量大约在 0.5kg~1.0kg 之间
C.?汽车运行的平均速度大约在 200km/h~250km/h 之间
D.?成人步行的速度大约在 6m/s~8m/s 之间
5.某同学将示数为 37℃的体温计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测得结果是( )
A.?体温计的示数仍为 37℃??????????????????????????????????????B.?温度太低,超出测量范围,体温计损坏
C.?体温计的示数降到 35℃??????????????????????????????????????D.?体温计的示数降到 35℃以下,无法读数
6.小明整理了测量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引起的结果误差,其中记录错误的是(?? )
选项 操作 测量结果
A 用天平称量重物的质量时使用生锈的砝码 偏小
B 测量金属丝直径,没有紧密缠绕金属丝 偏大
C 用温度计测沸水的温度时,玻璃泡没有完全接触沸水 偏小
D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 偏小

A.?A???????????????????????????????????????????B.?B???????????????????????????????????????????C.?C???????????????????????????????????????????D.?D
7.小华同学用最小刻度为厘米的刻度尺先后四次测得练习册的长度是18.0厘米,18.1厘米,18.2厘米,18.3厘米,则练习册的真实长度较接近 (???? )
A.?18.1厘米?????????????????????????B.?18.15厘米???????????????????????????????C.?18.2厘米?????????????????????????D.?18.3厘米
8.想要学好科学,很多时候经过自己的思考,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下列是小科同学整理的“错误操作”与对应测量结果。下列各选项中一致的是( )
选项 错 误 操 作 测量结果
A. 用拉得很紧的皮卷尺去测量某同学的身高 偏大
B. 在测量细铁丝的直径时,绕在铅笔上时没有排列紧密 偏大
C. 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读数 偏大
D. 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仰视读数 偏大

A.?A???????????????????????????????????????????B.?B???????????????????????????????????????????C.?C???????????????????????????????????????????D.?D
9.为了“非典”防治,其中重要措施之一就是要监控“疑似病人”的体温是否异常。为了保证“疑似病人”的身心健康,在检查病人体温时,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应在测量每次体温后,对体温计进行消毒,下列消毒方法可行的是(? )
A.?用自来水冲洗????????????????B.?在沸水中煮沸????????????????C.?用酒精灯火焰烧????????????????D.?用酒精棉球搽拭
10.不久前,日本某一材料研究所的科学家发明了一种 “碳纳米管温度计”, 这种温度计被认定为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温度计。研究人员在长约 10-6m, 直径为 10-7m 的碳纳米管中充入液态的金属镓。当温度升高时 , 管中稼就会膨胀 , 通过电子显微镜就能读取温度值。这种温度计测量的范围可从30 ℃ 到490 ℃ ?,并且精确度较高 , 可用于检查电子线路是否异常、测量毛细血管的温度等许多方面。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碳纳米管的体积在 10 ℃ 至 500 ℃ 之间随温度变化很小 , 可忽略不计
B.?金属镓的熔点、沸点都很低
C.?在 30 ℃ 至 490 ℃ 之间金属镓的体积与温度变化呈反比
D.?金属嫁的体积在 30 ℃ 至 490 ℃ 之间随温度变化很小 , 可忽略不计
11.监测中东呼吸综合征等呼吸系统传染病时要测量体温.若用如图所示这支未甩过的体温计去测量另一个人的体温,测量结果可能是( )

A.?37.0℃?? ???????????????????????????????B.?37.5℃?????????????????????????????????C.?38.0℃?? ???????????????????????????????D.?38.5℃
12.下列长度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10.5厘米=10.5厘米×10毫米=105毫米???????????????B.?10.5厘米=10.5厘米×10=105毫米
C.?10.5厘米=10.5×(1/100)米=0.105米??????????????????D.?10.5厘米=10.5÷100厘米=0.105米
13.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 ?)
A.?测量仪器的最小刻度决定的????????????????????????????????B.?测量仪器的量程决定的
C.?测量者的估计能力决定的????????????????????????????????????D.?测量时所选用的单位决定的
14.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很小的颗粒,其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PM2.5中的“2.5”是表示颗粒直径的数值,关于它的单位,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微米???????????????????????????????????????B.?毫米??????????????????????????????????????C.?厘米??????????????????????????????????????D.?米
15.下列关于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错误的是(??? )
A.?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B.?温度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量程的温度
C.?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
D.?读数时为了准确,应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仔细观察
二、填空题(共6题;共21分)
16.按下列要求将仪器对应字母填在横线上:
①用于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是________;
②用于取用固体粉末的仪器是________;
③用于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是________;
④用于加热其他装置的仪器是________.
17.请给下列测量数据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支新铅笔的长度是0.175________????????????
(2)一枚硬币的厚度约为2.1________
(3)小陈在体育课上的百米成绩是12.3________
18.鸡蛋的形状是________。鸡蛋的内部有一个空气囊,它位于鸡蛋________(填“稍大”或“稍小”)的一端。将鸡蛋放入清水中,鸡蛋的浮沉状况是________;然后在清水中不断加入食盐,并搅拌使之溶解,鸡蛋会慢慢________。
19.?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10月17日7时49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2名航天员送上太空。神舟十一号起飞质量8吨=________克,相当于5辆小汽车的重量。
(2)一瓶百岁山矿泉水的净含量是348mL=________L。
20.请将体现下列实验操作目的的正确选项,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A.防止药品污染??? B.防止试管破裂?? C.防止实验误差??
(1)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________
(2)滴管使用后,及时清洗并放在试管架上。________
(3)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平视。________
21.请填上合适的单位或数值。
(1)一枚硬币的厚度为2.1________;
(2)一个量筒的测量范围为500________;
(3)小明跳高的成绩为110________=________米;
(4)普通热水瓶的容积是2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3题;共21分)
22.如图甲、乙两人分别用刻度尺测量两个物体,精确程度更高的是________(填“甲”或“乙”),他测量的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

23.密度计能竖直浮在水面上,而漂浮在水面上的竹筷一般都是横躺着,家里的台灯底座中的材料比较“重”,生活中的这些现象引起了小科的思考。
【实验】小科同学设计了探究实验。如图所示,他制作了甲、乙、丙三块物重、底面积和外形完全相同的圆柱体,在圆柱体的不同位置嵌入质量相同的铁球。如图,将它们依次放在木板上(圆柱体不滑动),慢慢转动木板,直至圆柱体翻倒,记录木板转过的角度。
实验次数 1 2 3
嵌入的铁球离圆柱体底部的高度 低 中 高
角度θ 大 较大 小


试分析回答:
(1)小科在实验中是通过观察什么现象来体现物体的稳定度的?
(2)分析相关实验记录内容,该实验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
(3)小科思考后认为一个物体的稳定度可能还跟底面积有关,小科这样的假设是基于生活中的经验和现象,请你列举一例:________。
(4)为了探究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请将还需选用的物体模型绘制在图丁中。
24.为了研究水的一些特性,七年级科学课外兴趣小组做了如下的实验:将 200 克热水倒入一只烧杯中,然后让它们自然冷却,并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测量水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
况,记录数据如下表。
时间(分) 0 2 4 6 8 10 12 14 16
温度(℃) 50 44 39 35 31 28 26 25 25

(1)当时的室温大约为________℃。这些水冷却到室温总共用了________分钟。
(2)如果要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绘制一张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你认为下列哪个图能正确反映实验过程( )。

四、解答题(共2题;共10分)
25.从图中找出同学们的哪些行为不符合实验室安全守则?请试写出两条。

26.一个同学要测量一个圆柱体的直径,他根据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测量误差,想出了下面的办法:用一条很长的薄纸条,紧密地叠绕在圆柱体上 10 圈,在重叠处用针扎个孔,然后将纸条展开,用刻度尺测得两端孔之间的长度,然后除以 10,就得到圆柱体的周长,你认为他的做法能减小误差吗?请说明理由。若不能,请提供可行办法。


答案
一、选择题
1. D 2. A 3. D 4. A 5. A 6. D 7. C 8. B 9. D 10. A 11. D 12. C 13. A 14. A 15. D
二、填空题
16.H;G;I;F
17.(1)米(2)毫米(3)秒
18.近似椭球形;稍大;下沉;上浮
19.(1)8×106(2)0.348
20.(1)B(2)A(3)C
21.(1)毫米(2)毫升(3)厘米;1.1(4)升
三、实验探究题
22. 甲;1.90cm
23. (1)当圆柱体刚好翻倒时,木板转过的角度大小。
(2)嵌入的铁球离圆柱体底部的高度越高(低),圆柱体刚好时木板转过的角度越小(大)。(物体重心越低,物体的稳定度越高)
(3)台灯的底座越大,台灯的稳定度越高。(4)
24. (1)25;14(2)D
四、解答题
25. 不应在实验室里打闹;不能在实验室里吃喝食物。
26. 测量圆柱体周长的方法有很多种,①用一纸条紧包在圆柱体上,在纸条重叠处用大头针
扎个孔,然后把纸条展开,用刻度尺量出两孔之间的距离即是圆柱体的周长。
②在圆柱体上某点涂上颜色,使圆柱体在纸上滚动一圈。用刻度尺量出纸上两颜色处之间的
距离,即是圆柱体的周长。正确。
③用细丝线在圆柱体上绕上一圈,量出丝线的长度即可,这三种办法都能用,只是有误差,
可以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办法减小误差。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