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第2节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课件(20张PPT)+教案+导学案+素材+录课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公开课)第2节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课件(20张PPT)+教案+导学案+素材+录课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3.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9-18 09:35:41

文档简介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学情分析
通过《组成细胞的分子》一章的学习,学生对能源物质与能量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也为学习ATP这一细胞的直接供能物质奠定了基础。但是ATP与ADP作为两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又是学生新接触的两个概念,学生掌握起来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应该侧重对此两种物质化学组成简式的分析与解释。此外,学生通过物理、化学两学科的学习,已经具备了能量转化的知识,将其转移应用到对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上,来认识细胞内的能量转化,是有帮助作用的。?
因为“ATP化学组成的特点及其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和“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便于学生理解主动运输,对于今后进一步学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更有利于学习细胞分裂、DNA复制、基因的表达等相关内容。所以将它们定为本节课的重点。
因为学生没有有机化学知识,难以理解ATP与ADP的关系。而ATP是细胞能量的“通货”这一概念较为抽象,学生难以接受,所以将这两点定为本节课的难点。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效果分析
一、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主要是采取随机抽取学生座谈方式进行,调查对象为本节课上课学生。此次调研活动累计听课50人次,主要从学生课堂表现、学习效果评价和教学环境、设施状况等四个方面展开调查,并就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结果
项目序号
调查项目
调查内容




1
学生课堂表现
带教材,学习资料等
100%
0%
0%
0%
2
课堂睡觉,玩,不守纪律
100%
0%
0%
0%
3
课堂氛围活跃,踊跃发言,良好师生关系
95%
5%
0%
0%
4
能跟上教学思路,记笔记,完成当堂练习
90%
6%
3%
1%
5
学习效果评价
学生理解和接受授课内容
90%
5%
4%
1%
6
教学环境设施情况
课桌摆放整齐,卫生情况
100%
0%
0%
0%
7
教学用具准备齐全
100%
0%
0%
0%
8
教学设备设施齐
100%
0%
0%
0%
(二)调查分析
1、学生课堂表现
(1)第1、2项主要是从学生学习态度方面进行的调查,调查结果来看,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态度端正,不存在不带教材现象。
(2)第3、4项是调查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听课的专注程度。从调查结果来看,近十分之一的学生未能很好发挥主体能动性,课堂投入不够。
2、学习效果评价
第5项是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的调查,通过与学生交流,80%的学生认为可以很好的接受并理解教学内容,但仍有少数学生反映听课紧张,影响发挥。
3、教学环境、设施运行情况
第6、7、8项主要是对课室的卫生状况、教学用具的准备情况以及教学设备、设施的运行等方面进行的了解。从统计数据来看,对以上几方面的认可度较高。
三、结果分析
(一)打造具有个人教学特色的教学。
认真备课,把知识输入设计的具有“启发性”,让学生在自我预习的知识基础上,主动利用已有知识构建新的知识体系。
(二)转变教学观念,落实学生主体地位。
简单指令,让学生理解教师教学意图,充分利用肢体语言,教师做到少说不说,学生才能多说多练,简化教学模式,高效课堂学习。
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更多的是启发学生,留给学生一些思考的空间,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正所谓“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带着知识走向学生,只是“授人以鱼”,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才是“授人以渔”。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三)对待后进生,要有耐心,持之以恒
从课上回答问题可以看出,有个别学生没有掌握好课堂教学内容,这些学生生物知识基础薄弱,教师要做好课后辅导,促其进步。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教学设计
一、 本节的“导入新课”选用了杜牧的唐诗《秋夕》,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萤火虫发光的能量从何而来。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对学生进行渗透热爱自然和生命的情感教育。接着通过介绍ATP分子中具有高能磷酸键,达成学生能够简述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写出ATP的分子简式这两个教学目标。再介绍ATP和ADP的相互转化,使学生理解ATP与ADP相互转化在物质上可逆,在能量上不可逆。最后通过介绍ATP的利用方式,阐明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二、教学策略
由于本节的知识较少、较好理解,因此老师多采用指导阅读、讲练结合等方式完成本节内容。例如在ATP结构这部分内容中,设计了三个活动:
1.学生自学教材,初步了解ATP的化学组成及分子结构活动;
2.学生合作试拼ATP分子结构模型,加深对分子结构的理解。
3.讨论ATP分子的化学简式及ATP分子的化学特点。
在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这部分内容中,师生共同讨论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过程。在ATP的利用这部分内容,学生举例说出ATP的使用途径。
三、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采用一副萤火虫的图画和唐代诗人杜牧一首情景交融的诗歌“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创设情景,引入新课。然后讨论三个问题:
(1)萤火虫发光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
(2)萤火虫体内有特殊的发光物质吗?
(3)萤火虫发光的过程有能量的转换吗?
2.然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萤火虫发光的能量从何而来? 师生在这个问题的驱动下,开始今天的探究之旅。采用一个Flash动画模拟“发光实验”的形式。在整个过程中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习、了解科学家的工作方法和思维方法,特别是实验的对照原则,为学生自己的探究打下基础。
(二)总结强化,突破重难点
1.给出ATP三个字母,结合核酸知识让学生猜想每个字母的含义。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A代表核苷,ATP代表三磷酸腺苷。然后再给出ATP的结构式,及A—P~P~P结构简式。解释“-”代表的是化学键, “~”代表高能磷酸键。发放有关材料,让学生合作试拼ATP分子结构模型,加深对其结构的理解。
2.在介绍ATP与ADP相互转化时,注重课堂问题的动态生成性,师生共同构建问题链,从而突破重难点。首先我给出问题:ATP水解时,哪个磷酸键最容易断裂?在大家回答出最外一个磷酸键最容易断裂后,我又给出第二个问题:“ATP水解时,化学产物是什么?从而让学生接触ADP这一新概念。接着出示跨栏运动员刘翔的图片及资料,这个时候,学生在课堂就生成一个问题:刘翔在奔跑中大量消耗ATP,ATP会用尽么?当我告诉学生体内ATP消耗非常迅速,必须不断补充时,学生又生成另两个问题:(1)细胞内用哪些物质合成ATP?(2)动植物如何合成ATP?大家一起讨论完问题后,要求学生用反应式归纳总结ATP与ADP的关系,讨论ATP与ADP相互转化是可逆反应吗?为什么?(3)细胞如何解决ATP含量少而需求量大的矛盾?从而总结出生物界能量利用的共性。
3.引导学生举例说明ATP的合成、水解和放能反应、吸能反应的联系。
4.将糖类、脂肪比成“大额支票”,ATP类比成“现金”“通货” ,学生容易接受。通过这样类比的方法,突破ATP是细胞能量的“通货”这一难点。
(三)提出新的研究课题
在课堂结束前提出新的研究课题:“ATP是不是兴奋剂”?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思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教材《分子与细胞》整个模块贯穿了系统的观点,帮助学生认识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层次,细胞系统的物质基础、细胞系统的结构基础、细胞系统与环境的物质交换、细胞系统的能量变化、细胞系统的生命历程。第五章主要介绍有关能量如何输入细胞,能量以什么形式存在以及细胞如何利用这些能量。第一节介绍的是能量代谢所需的生物催化剂-酶,第二节(本节)介绍的是直接能源物质-ATP,第三节和第四节介绍ATP的来源-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本节在本模块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只有在能量的供应下,细胞膜才能行使主动运输的功能;并且加深理解把叶绿体和线粒体分别比喻为植物细胞的“能量转换站”和所有细胞的“动力车间”的含义;便于加深领会活细胞之所以能够经历生长、增殖等生命历程与能量的供应和利用是分不开的。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简述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写出ATP的分子简式。
? (2)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3)阐明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及意义。
? (4)举例说明细胞中的哪些生命活动需要ATP提供能量。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相关图片、动画、实验现象、实物等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导入新课。以问题为引导,组织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开展动手建模、绘图活动,组织交流、讨论等多种方式展开教学活动。
(2)通过解决问题,形成知识网络;同时通过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享信息能力,以及用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解决某些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通过对实验现象、问题进行探究,促进学生探索、创新、合作精神的养成。认同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体会生命的物质性,认同生命是平等的。
4、重、难点及其分析:
教学重点:(1) ATP化学组成的特点及其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2) 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教学难点:(1) ATP是细胞内的能量“通货”;
(2) 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重难点的确立依据:
(1) 因为“ATP化学组成的特点及其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和“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两部分知识对学生理解主动运输和进一步学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有利于学生学习细胞分裂、DNA复制、基因的表达等知识,所以将它们定为本节课的重点。
(2) 因为学生还没有学习有机化学知识,难以理解ATP与ADP的关系。而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这一概念较为抽象,学生难以接受,所以将这两点定为本节课的难点。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观评记录

本节课,年级组的学科备课组长及全体生物教师参加听评课活动,对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和存在的不足做出了客观公正的点评,使我受益匪浅。
优点:
1、本节课教学环节完整,教态自然有亲和力。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们自由讨论时,能走到学生中去,及时了解学情。当学生们陷入思维盲点时,教师通过鼓励、启发及时衔接学生的思维链。而且随时关注“后进生”,通过其正确回答简单的问题,他们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整节课的氛围紧张又不失活泼,热烈中又有平静。
2、借助多媒体课件、视频和动画等教学手段,情景设置新颖,贴近学生实际,有利于对知识点的理解。如导入新课时,用一副萤火虫的图画和唐代诗人杜牧一首情景交融的诗歌“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创设情景,然后讨论三个问题,自然的引入萤火虫发光需要能量及供能物质。
3、采用探究式教学和分组讨论的方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序、高效,提高了学生之间合作交流的能力。
4、注重讲练结合,教师能够及时解疑答惑,指导学生自己去总结规律、方法,课堂达成效果好。
建议:
1、语言需要进一步精炼,有口头语现象。如“那么”多次无用的重复。
2、学生小组交流尚不充分,练习巩固的时间较少。
3、有些问题应该多举一些实例,以增加学生对该问题的理解。例如,在ATP的利用方面,学生经常将化学反应的需能、放能与ATP转化过程中本身的需能、放能相互弄混淆,可以多联系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讲解。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课后反思
一、本节课取得了较理想的教学效果,体现在以下几点:
(1)本节课基本以呈现材料,提出问题,分析讨论和多媒体辅助强化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来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巩固练习的模式进行教学。它使课堂活动具有连续性和递进性。
(2)以学生熟知的古诗“秋夕”来创设情景,引出萤火虫发光需要能量,再由图片引申到所有生物都需要能量,那能量是谁呢?最后分析实验得出结论。
(3)通过运用比喻,将ATP这个能量“通货”与货币相比,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本节标题的含义,巧妙地突破了难点。
(4)结合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实验分析、资料分析、自学探究、小组合作、语言表述,问题串层层递进,推动学生思维使学生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
提高了学生自学能力、获取信息和理解归纳的能力,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突破了重点。
(5) 课堂练习体现了学生对前一环节(教师引导、提高和发展)的学习反馈。所以从整体上说,这种教学模式具备整体上的完整性和课堂教学活动的连续性、递进性。
二、不足之处。虽然课堂教学实施得比较成功,但也有地方需要改进,主要体现在:
(1)没有大胆地把课堂交给学生。如可以让学生设计“萤火虫发光”的实验,而不只是给学生分析;“ATP与ADP相互转化”模型可以让学生自己构建。可使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同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加强建构模型的意识,变抽象为具体。
(2)多举一些与现实生活联系的实例,以增加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如在ATP的利用方面,学生经常将化学反应的需能、放能与ATP转化过程中本身的需能、放能相互弄混淆。
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要认真钻研教材、课标、考纲,在掌握深厚专业知识的同时,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并争取应用到日常教学中。多向其他优秀教师学习其成熟的教学经验和先进的教学方法并融于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敢于创新,敢于突破常规,还学生一个激情,自主,有趣,轻松的课堂。????????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课标分析
在教学实践中如何从技术层面上实施课标中的要求(高中生物课程将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尤其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使新课程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每一节课和每一个教学行为,是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
本节课的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节教材的内容不多,但和许多章节都有联系,因此本节是很重要的基础内容。因知识点较少,较简单,所以采取学生讨论总结的自主学习方法,教师采取以引导、辅导为主的教学方法。
以多媒体播放导入新课,要求学生掌握ATP的结构简式,知道ATP的水解是高能磷酸键的水解。把重点放在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过程,ATP水解后释放出的能量用于哪些生理过程及形成ATP的能量来自哪些生理过程上。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课外的内容,积极的肯定和鼓励,引导学生注意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导学案
【高效导航】
1.学习目标:
①知道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②写出并说明ATP的分子简式
③理解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2.重点:
ATP化学组成的特点及其在能量中的作用
ATP与ADP相互转化
3.难点:
ATP与ADP相互转化
【自主预习】
1、写出ATP(三磷酸腺苷)的分子结构,并标出所有符号代表的意义。 [来源:Z|xx|k.Com]
2、ATP中的两个磷酸基团之间(P和P之间)用“~”表示的化学键是_________。其水解过程中,释放的能量是一般共价键的____倍以上(如ATP水解生成ADP和磷酸时,释放的能量多大30.54KJ/mol,而6---磷酸葡萄糖水解为葡萄糖和磷酸时,释放的能量只有13.8kJ/mol)。含有高能磷酸键的化合物统称为______________。
3、ATP中________________(哪个)高能磷酸键,在一定条件下容易水解生成____和__________放出能量,生成的两者________(容易/难以)再捕获能量重新生成ATP。ATP在细胞内形成后不到1分钟的时间就要发生转化,一个成年人在静止状态下,24小时内竟有40kg的ATP发生转化。
4、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ATP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条件)
5、ATP水解时放出的能量可用于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6、ATP在细胞内的含量是_________的,但ATP在细胞内的转化是_________的。
7、对人和动物来说,ADP转化成ATP所需能量,来自________作用,对绿色植物来说,ADP转化成ATP所需能量,来自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8、ATP作为直接能源物质,水解后可用于各种生命活动,如转变为:________(用于合成代谢)、___________(用于肌肉收缩)、____________(用于物质的主动运输)、____________(生物电、生物发光)、____________(用于维持体温)等。
【合作探究】
探究一 ATP的结构
小组讨论回答下列问题:概述ATP的分子组成,结构简式及特点
【典例1】在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中所对应的含义最接近的是(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
【解析】①ATP中“A—P”代表一磷酸腺苷,也叫做腺嘌呤核糖核苷酸;②核苷酸中“A”是腺嘌呤;③DNA片段中“A”代表腺嘌呤脱氧核苷酸;④RNA片段中“A”代表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所以只有D项含义最接近。
【变式训练1】.ATP在细胞中能够释放能量和储存能量,从其化学结构看,原因是( )
①腺苷很容易吸收能量和释放能量 ②第三个高能磷酸键很容易断裂和再结合 ③第三个磷酸基团很容易从ATP上脱离(即第二个高能磷酸键断裂),使ATP转变成ADP,同时释放能量 ④ADP可以在酶的作用下迅速与一分子磷酸结合,吸收能量形成第二个高能磷酸键,使ADP转变成ATP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探究二 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小组讨论回答下列问题:ATP和ADP的相互转化过程是不是可逆反应,为什么?
【典例2】对于反应式式ATP ADP+Pi+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能量是可逆的 B.物质和能量都是可逆的
C.物质是可逆的,能量不可逆 D.两者均是不可逆的
【解析】ADP和Pi是合成ATP的原料,也是ATP分解的产物,故从转换式中的物质来看是可逆的。而从能量方面来分析,ATP合成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生物体呼吸作用所释放出来的一部分能量,绿色植物还可来自叶绿体色素吸收的太阳能;而ATP分解,由高能磷酸键断裂释放出的能量用于各项生命活动,如物质吸收和合成、细胞分裂、动物肌肉收缩、转化为生物电能等,这些能量最终以热能的形式耗散,生物体无法再加以利用。
【变式训练2】.关于新陈代谢与酶、ATP的关系,描述错误的是(  )
A.酶的种类具有物种差异性,而ATP却无物种差异性
B.酶、ATP都与新陈代谢密切相关,但两者的合成毫无关系
C.ATP是保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能源物质
D.酶能促使新陈代谢正常进行
探究三 ATP中能量的利用
小组讨论回答下列问题:为什么ATP被称为细胞内能量转换的“中转站”?
【典例3】瑞典生物化学家泰奥雷尔通过对酶的研究,发现有机体在有氧条件下利用营养物质以产生有机体可利用能量的方式,并因此获得195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物体中能供给能量的营养物质主要包括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B.直接供给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能源物质是ATP
C.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使生物体内的各项化学反应能在常温常压下快速而又顺利地进行
D.生物体内的ATP含量很多,从而保证了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持续供应
【解析】生物体内的ATP含量不高。
【变式训练3】.一般情况下,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直接能源物质、储备能源物质、根本能量来源依次是
A.糖类、太阳能、蛋白质、脂肪 B.ATP、太阳能、糖类、脂肪
C.糖类、ATP、脂肪、太阳能 D.太阳能、糖类、ATP、蛋白质
【当堂达标】
1.荧火虫尾巴会发光,这是因为其尾部细胞里含有荧光素等物质,这些物质能利用下列哪项而发光( )
A.光能 B.热能 C.有机物质 D.ATP
2.活细胞内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直接来自 ( )
A.ATP的水解 B.葡萄糖的水解 C.淀粉的水解 D.脂肪的水解[来源:学*科*网]
3.关于ATP ADP+Pi+能量的反应式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上述过程存在能量的释放和贮存
B.生物体内ADP转变成ATP所需的能量均来自呼吸作用
C.这一反应无休止地在活细胞中进行
D.这一反应中物质变化可逆,能量变化不可逆
4.如图是有关ADP转化成ATP时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1分子ATP中含有________个高能磷酸键。
(2)图中的a、b分别代表________、________。
(3)c指________,d指________。
(4)在动物肌细胞中,进行②反应时,能量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
(5)①②反应进行时所需要的酶一样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进行①反应时能量用于______________,进行②反应时能量用于________,由此可见能量是________,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
【拓展提升】
1.有关生物体内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线粒体内合成的ATP可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
B.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ATP的含量大量增加
C.ATP合成迅速且与ADP的转化处于动态平衡中
D.能量通过ATP在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间循环流通
2.ATP分子中具有高能磷酸键,“高能磷酸键”中高能指的是[来源:学|科|网] ( )
A.键能高 B.活化能高 C.水解时释放的自由能高 D.ABC全是
3.科学家研究发现,向刚刚失去收缩功能的离体肌肉上滴加葡萄糖溶液,肌肉不收缩;向同一条肌肉上滴加ATP溶液,肌肉很快就发生明显的收缩。这说明( )
A.葡萄糖是能源物质
B.ATP是能源物质
C.葡萄糖是直接能源物质
D.ATP是直接能源物质
4.如图,人的骨骼肌细胞中,ATP的含量仅够剧烈运动时3秒钟以内的能量供给。某运动员参加短跑比赛过程中肌细胞中ATP的含量变化如图5-2-1所示。请据图完成下面问题。
(1)a—b 的变化过程,说明ATP被水解,释放的能量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c过程中ATP含量增加说明________________加强,释放更多________________,供ADP形成ATP,以补充细胞中ATP含量的不足。
(3)从整个曲线来看,肌细胞中ATP的含量不会降为零,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件20张PPT。第2节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目标导航1.简述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2.写出ATP的分子简式。
3.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及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4.认同ATP是细胞中的直接能源物质。⒈萤火虫发光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⒉萤火虫体内有特殊的发光物质吗?⒊萤火虫发光的过程有能量的转换吗?主要是相互传递求偶信号,吸引异性,以便交尾,繁衍后代腹部后端细胞内的荧光素是其特有的发光物质。有。其腹部细胞内一些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只有在转变成光能时,萤火虫才能发光。在生命系统中:主要的能源物质:主要的贮能物质:【提出问题】:
是谁直接给萤火虫发光提供能量呢?葡萄糖,脂肪,还是其他物质?

糖类脂肪
实验:探究萤火虫发光的直接供能物质
A脂肪2ml葡萄糖溶液2mlB CATP注射液2ml置于暗处荧光素2ml实验结论:
ATP是直接供能物质为什么ATP能直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呢?
一、ATP分子中具有高能磷酸键
1.ATP全称:_________?
2.含有哪些化学元素:___________?
3.有哪些化学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TP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 ?
5.A:___________ P: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6.哪个高能磷酸键容易断裂_____________
断裂后释放多少能量_________________?
所以ATP称为_______________化合物
断裂后形成的化合物叫什么______________?
三磷酸腺苷C H O N P腺苷(核糖和腺嘌呤)、磷酸基团A—P ~ P ~ P腺苷磷酸基团普通化学键高能磷酸键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30.54kJ/mol高能磷酸化合物ADPATP的水解A P P高能磷酸键P30.54kj/mol二磷酸腺苷 AMP 一磷酸腺苷
又叫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强调】ATP,ADP与腺嘌呤核糖核苷酸的区别:ATP 三磷酸腺苷ADP 二磷酸腺苷资料分析:
经测定,刘翔体细胞中ATP和ADP的总量极少,浓度仅为2-10 mmol/L,ATP的总量只有大约0.1摩尔(大约50克)。仅能满足他安静状态肌肉收缩1~2s所需的能量。他每天的能量需要水解100-150摩尔的ATP即相当于50至75千克。这意味着一天将要分解掉相当于他体重的ATP。所以每个ATP分子每天要被重复利用1000-1500次。ATP不能被储存,因为ATP合成后必须在短时间内被消耗。
这段小资料对你有什么启示?ADP+Pi二.ATP和ADP可以相互转化
(一)ATP的水解
1.ATP水解过程中哪个键断裂_________________?
2.ATP水解后形成了哪些物质_______________?
3.ATP中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去了哪里_____________?
在水解过程中需要什么条件________?

(二)ATP的合成
1.ATP合成过程中需要些什么物质___________
是否需要能量?__________________
2.还需要什么条件?_______________
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用于各项生命活动酶ADP+Pi需要酶1、转化过程二 ATP和ADP的相互转化ATPADP +Pi+能量图中的两种酶
是否相同 ?ATP水解酶ATP合成酶2.ADP转化成ATP时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动物和人等绿色植物能量呼


用呼


用光


用ADP +Pi+ATP 酶ATPADP +Pi+能量ATP水解酶ATP合成酶3.ATP与ADP相互转化是可逆反应吗?不是可逆反应,物质可逆,能量不可逆ATP既可储能,又可直接供能。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用于大脑思考用于主动运输 (渗透能)ATP三 ATP的利用用于各种运动,如肌细胞收缩
光能电能机械能线粒体有机物:
(糖类,脂肪)大额支票银行现金 ATP:思考与讨论在细胞内,1mol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后,释放出2870KJ能量
计算:1分子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量是1分子ATP水解(转化为ATP)所释放能量的多少倍?
94小资料:纯净的ATP是白色粉末状,能够溶于水,ATP片剂可以口服,而ATP注射液可以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ATP:细胞的能量“通货”吸能反应:伴随ATP的水解 葡萄糖+果糖酶蔗糖酶ATPADPPi放能反应:伴随ATP的合成例:葡萄糖氧化分解释放能量ATP糖类脂肪糖原淀粉太阳能有关能源物质的回顾与小结:1.ATP的结构简式:本节小结 A—P ~ P ~ P2.ATP和ADP相互转化:+Pi3.ATP的利用:细胞的能量“通货” 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易断裂
易形成【课后探索】 查阅资料收集证据说明:
ATP是不是运动员所使用的兴奋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