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市第六十五中学初三年级语文学科 教学案
主管部门签字: 家长签字:
课题 《父母的心》 设计日期 2009-11-13 设计人
学习目标 1.了解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知识;识记理解文中的生字生词。
2.体会小小说情节的曲折和巧妙;理解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3.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体会那浓浓的爱心,淡淡的哀怨。
重点 体会小小说情节的曲折和巧妙;理解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难点 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体会那浓浓的爱心,淡淡的哀怨。
程序 学习内容
问题序列Ⅰ ★问题1:复习小说相关知识:⒈ 小说: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⒉小说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⒊情节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2:情景导入:欣赏歌曲《天下父母心》
听完歌曲后你一定想对自己的父母说点什么?请写下来。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日本作家川端康成体会一下父母那浓浓的爱心,淡淡的哀怨。★★★关于川端康成先生,我们了解些什么呢?川端康成 日本现、当代小说家。他是日本文学界“泰斗”级人物,亚洲第二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人。1899年出生在大阪,幼年父母双亡。后来祖父母和姐姐又陆续病故,孤独忧郁伴其一生。1926年写《伊豆的舞女》一举成名。《雪国》《千只鹤》《古都》获诺贝尔文学奖。★问题3、检查预习 : 1、给下列字注音:濑( )佣( )酬( ) 舱( )褴褛( )2、解释:失魂落魄:如数奉还:★★问题4、请大家朗读课文后复述课文复述故事时应注意:(1)抓住主要事件。(2)语言生动简明。(3)时间不超过3分钟。★★问题5、根据复述,文章的情节划分为:
程序 学习内容
问题序列Ⅱ ★★★★★问题6、文中的那对父母共几次送换要自己的孩子 每次送 换要时表情怎样 心理是怎么想的 送换要的理由又是什么 思考后填写下表次数送换情况所去的人及表情送换要时的心理活动理由一送去大儿子二二儿换回大儿三女儿换二儿四要回女儿★★★★问题7、课文如果一开始就写贫穷父母一个孩子也不送,是否更能表现父母爱子之心?现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问题8、现在请你概括一下本文的主题思想。并写一、两句反映父母爱子女的谚语或格言。
问题序列Ⅲ
以旧引新
知识拓变
新知学习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