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1.3 民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1.3 民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09-18 17:16: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 民族




一、知识与技能
1.依据图文资料了解我国的民族构成。
2.运用相关资料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掌握典型的民族文化形式。
3.能够在地图上指出我国主要民族的分布地区,归纳我国民族的分布规律,知道我国的民族政策。
二、过程与方法[来源:学科网ZXXK]
1.通过搜集我国民族文化的相关资料,初步掌握处理和整合课外资料的方法。
2.通过在地图上指出主要少数民族的分布地区,进一步熟练读图、用图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2.通过学习我国的民族分布和民族政策,树立各民族和谐相处的意识。
四、重点难点
重点:
1.我国的民族构成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2.我国民族的分布规律。
难点:我国的民族政策和各民族和谐相处的思想意识的培养。
教学






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同学们,你们熟悉这首歌曲吗?歌词中提到了我们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的成员有多少个?相互间的关系怎样?在我们辽阔的国土上,生活着许多民族,我们像亲兄弟一样和谐相处,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使我国的文化异彩纷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的民族。




一、中华民族大家庭
教师:我国是一个和谐的多民族大家庭,同学们都说说自己知道哪些民族?
学生讨论:汉族、回族、藏族等。
教师:同学们知识很丰富,下面就阅读教材第15页内容,独立完成下列题目(限时4分钟),进一步了解我国的民族构成。
(1)我国共有多少个民族,有多少个少数民族,我国少数民族约占全国总人口的多大比例?
答案:56个民族,5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
(2)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什么民族?人口超过500万的有哪些少数民族?
答案:壮族是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超过500万的少数民族有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和藏族。
二、民族分布特点
教师:我国拥有56个民族,我们如同兄弟姐妹和谐地生活在一起,我国的民族分布是否均匀呢,同学们通过下面几个题目来探究我国民族的分布规律。
教师:阅读教材第19页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汉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答案:遍布全国各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部。
(2)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是否存在没有汉族或没有少数民族分布的省区?
答案: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人口普查资料表明,我国不存在单一民族构成的省区。
(3)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是哪个?
答案:云南省。
(4)找出居住在五个自治区的主要少数民族。
答案:内蒙古自治区的蒙古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维吾尔族、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壮族、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回族、西藏自治区的藏族。
(5)总结出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答案: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6)我国这种民族分布的特点有什么好处?
答案:这种分布方式使各民族在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有利于各民族间经济的相互联系和发展,有利于各民族间文化的相互交融;民族小聚居有利于发展有民族特色的经济,有利于民族文化的流传和延续。




探究活动一 我国的民族文化
教师:我们采用分组演示的方法来探究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同学们分成三个小组,分别展示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传统节日、传统文体活动。
学生合作探究:
小组一:展示不同民族语言书写的“我是中国人”五个字的写法。
小组二:展示汉族的元宵节、蒙古族的那达慕节、藏族的雪顿节、回族的开斋节、傣族的泼水节、高山族的丰收节图片。(教材第17~18页活动第2题答案)
小组三:展示傣族的孔雀舞、蒙古族的摔跤、汉族的赛龙舟图片(如下图)。
【设计意图】
让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少数民族文化图片资料,分析讨论教材中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图片,能够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锻炼其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教师精讲点拨】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各民族文化既相互交融,又多元发展。大多数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有些民族有自己的文字。各民族在建筑、饮食、服饰、风俗、节庆、艺术、体育、宗教等方面的文化精粹,共同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尊重和关注。同学们展示的不同民族的传统节日和文体活动图片,是今天学习的重点内容,也是以后考试的重要考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识这些图片,并且能够通过媒体等搜集更多的传统文化资料。
【教师延伸拓展】 我国很多少数民族文化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大家可以阅读教材第18页活动第3题内容,了解我国几个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少数民族文化形式。我再在给大家展示两种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少数民族文化形式(多媒体展示)
(1)朝鲜族农乐舞:“农乐舞”俗称“农乐”,流传于吉林、黑龙江、辽宁等朝鲜族聚居区。其历史可追溯到古朝鲜时代春播秋收时的祭天仪式中的“踩地神”。“农乐舞”是一种融音乐、舞蹈、演唱为一体综合性的民族民间艺术。








(2)蒙古族的长调民歌:长调蒙古语称“乌日图道”,意即长歌,它的特点为字少腔长、高亢悠远、舒缓自由,宜于叙事,又长于抒情;歌词一般为上、下各两句,内容绝大多数是描写草原、骏马、骆驼、牛羊、蓝天、白云、江河、湖泊等。蒙古族长调以鲜明的游牧文化特征和独特的演唱形式讲述着蒙古民族对历史文化、人文习俗、道德、哲学和艺术的感悟,所以被称为“草原音乐活化石”。
探究活动二 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
教师:展示我国民族的分布图,安排学生合作探究下列题目。
学生合作探究,完成教材第20页活动第1题。
(1)在图中找出维吾尔族、蒙古族、藏族的主要分布地区。
答案: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北地区,蒙古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地区,藏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南地区。
(2)找出民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指出其中5个民族大致分布的位置。
答案:我国民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是云南省,其中景颇族、傣族和哈尼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西南部,苗族分布在云南省的南部,白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西北部。
(3)说出汉族的分布特点。
答案:从图中可知,汉族遍及全国各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部地区。
【教师精讲点拨】人口普查资料表明,我国没有一个县或者市的人口是由单一民族构成的,因此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我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是回族,民族数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是云南省。为了保护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了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和民族乡等行政单位,在行政单位内部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新中国成立以来,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各个民族对国家的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节我们主要学习了我国的民族,知道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和谐相处的大家庭,在我国56个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其他55个被称为少数民族,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艺术形式,共同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国各民族分布不均匀,汉族遍及全国各地,集中分布在中部和东部地区;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各民族分布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本节重点内容是我国民族文化形式和民族分布特征,希望学生课下通过读图和做题加以巩固。












1.下列少数民族与其主要聚居区简称的搭配,正确的是( A )
A.壮族——桂 B.回族——青 C.维吾尔族——甘 D.蒙古族——宁
2.哪个是满族分布较广的省级行政区域( C )
3.汉族主要分布在( C )
A.东部和西部 B.中部和西部 C.东部和中部 D.东北部和西南部
4.我国的下列地区中,不是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区的是( A )
A.东南沿海地区 B.西南地区 C.东北地区 D.西北地区
5.我国西部地区分布着众多的少数民族,下图邮票所示的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在哪一个自治区( D )
A.西藏 B.内蒙古 C.新疆 D.宁夏
6.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①代表 新疆维吾尔 自治区,该自治区主要聚居着 维吾尔族 、 哈萨克族 等少数民族。
(2)图丙反映的是 蒙古 族的摔跤,所分布的省区是② 内蒙古自治区 。
(3)③代表 宁夏回族 自治区,该自治区的行政中心是 银川 。
(4)图甲是 藏 族文字,这个民族主要聚居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④ (填写序号)。
(5)图乙反映的是 傣 族的泼水节,该民族主要分布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⑤ (填写序号)。
(6)下列关于该⑥代表的自治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我国面积最大的少数民族自治区
B.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地
C.长鼓舞是当地少数民族传统舞蹈艺术
D.冬不拉是当地少数民族创造的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