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自然灾害
教
学
目
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运用图文资料了解自然灾害的含义和分类,能够结合实例区分自然灾害和人为发生灾害。
2.结合相关资料理解常见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
3.结合我国地形和气候知识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规律和原因,掌握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
4.结合具体实例掌握常见的防灾减灾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初步了解分析自然灾害的方法。
2.通过在地图上查找我国主要自然灾害发生的地区,进一步巩固读图、用图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树立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2.通过分析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培养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观念。
四、重点难点[来源:Com]
重点:
1.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分布地区和造成的危害。
2.常见的防灾减灾措施。
难点: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地区和原因。
教
学]
过
程
新
课
导
入
教师出示几幅泥石流和地震图片,播放灾害性天气的视频,同学们,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一下对这些自然灾害的认识?
这些自然灾害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很大的危害。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常见的自然灾害,这样我们万一遇到自然灾害就能够从容应对,将损失降到最低。
自
主
学
习
一、常见的自然灾害
教师:我们遇到过一些灾害,也经常在电视上看到过一些灾害,究竟什么是自然灾害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54~55页图文资料,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学生自主学习:
(1)什么是自然灾害?
答案: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的异常变化叫做自然灾害。
(2)自然灾害分为哪两类?各包括什么自然灾害?
答案:自然灾害的分类如下表所示:
分类
含义
气象
灾害
干旱
长时期降水异常偏少甚至无降水,会造成农作物减产、人畜饮水困难等,形成干旱
洪涝
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都可能形成洪涝
台风
台风是一种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常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等
寒潮
寒潮是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现象,并伴有大风、雨雪、冰冻等
地质
灾害
地震
地震是地下深处岩层发生断裂,产生震动的现象,会导致房屋倒塌、交通和通信中断、人员伤亡等
滑坡
滑坡是坡地上的不稳定块体在重力作用下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危害巨大
泥石流
泥石流是在坡度较陡的沟谷中形成的饱含石块和泥土的特殊洪流,具有强大的破坏力
教
学
过
程
自
主
学
习
二、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教师: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56~57页文字内容,总结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
学生自主学习:总结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
答案:我国自然灾害发生有两大特点,一是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在同一时间会发生多种自然灾害,在同一地区会发生多种自然灾害,而且不同自然灾害可以连续发生;二是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三、防灾减灾
教师:为了应对各种自然灾害,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58~59页图文资料,总结我国政府为防灾减灾采取了哪些措施?
学生自主学习:总结我国政府为防灾减灾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案:(1)运用现代遥感技术及时监测自然灾害的动向。
(2)建立防灾工程。
(3)储备防灾物资。
(4)及时进行救援。
合
作
探
究
探究活动 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及防灾减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主要分布地区。
答案:
台风: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干旱: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
洪涝:主要分布在东北;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珠江流域。
教
学
过
程
合
作
探
究
地震: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西南、西北地区。
滑坡、泥石流: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
(2)尝试解释我国自然灾害集中分布的形成原因。
答案:
台风:台风从低纬度海洋侵入,登陆后逐渐减弱以至消失,所以我国的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干旱:我国华北地区降水量较少,尤其是春季降水少,所以容易发生干旱。
地震:我国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
滑坡、泥石流:山高谷深,地势陡峭、地质构造复杂。降水较多且多暴雨。
洪涝: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
【教师精讲点拨】 由于我国地形复杂,气候差异大,因此多发生滑坡、泥石流和旱涝灾害,我国东部地区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西南地区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因此是地震多发区。而且自然灾害往往连续发生,一种自然灾害能够引发一种甚至几种其他自然灾害,造成更大的损失。自然灾害的形成主要归结于自然原因,但是有些人为原因也是不可忽视的,如乱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会加剧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危害,因此我们要尽量保护生态环境,因地制宜的发展经济。
课
后
总
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自然灾害的含义和分类,还知道了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以及常见的防灾减灾方法。我们要结合具体实例理解自然灾害和人为造成灾害的区别,知道常见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和造成的危害,能够在地图中找出我国经常发生自然灾害的地区,结合原来学习的板块构造、地形、气候等知识理解这些地区发生自然灾害的主要原因,还有多搜集关于防灾减灾的措施,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本节课难点是我国自然灾害分布地区的原因,同学们可以在课下通过分析一些实例加深理解。
思维导图
当
堂
检
测
1.下列自然灾害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A )
A.干旱 B.泥石流 C.滑坡 D.地震
2.山区在开发利用不当的时候,容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C )
A.地震、台风、泥石流 B.旱涝、泥石流、沙尘暴
C.崩塌、滑坡、泥石流 D.海啸、泥石流、台风
3.我国的洪涝灾害多发生在( A )
A.东部季风区 B.西部非季风区
C.西北内陆区 D.青藏高寒区
4.寒潮给北京市环境带来的有利影响是( B )
A.暴雨增加大气的湿度 B.大风减少大气污染程度
C.寒潮减少病虫害 D.严寒减少交通拥挤现象
5.当暴风雨来临时,假如你在回家的路上,最好的办法是( D )
A.躲到大树下 B.躲到屋檐下
C.躲到楼群中 D.躲到商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