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一自我检测 牛顿运动定律 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一自我检测 牛顿运动定律 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9-18 10:47: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自我检测
(牛顿运动定律)
姓名:      班级:      正确率: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在向前行驶的客车上某时刻驾驶员和乘客的身体姿势如图所示,则对客车运动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客车一定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客车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C.客车可能是突然减速
D.客车可能是突然加速
解析:从题图中可以看出,人的身体倒向车前进的方向,说明此时车突然减速.因为当车突然减速时,脚随车减速了,但身体上部由于惯性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人会向前倒.
答案:C
2.关于一对相互平衡的力和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衡力的性质一定相同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性质不同
C.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解析:平衡力的性质不一定相同,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性质一定相同.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答案:C 
3.如图所示,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自由伸长到O点并系住物体m.现将弹簧压缩到A点,然后释放,物体可以一直运动到B点,如果物体受到的阻力恒定,则(  )
A.物体从A到O做匀加速运动
B.物体从A到O做加速运动,从O到B做减速运动
C.物体从O到B做减速运动
D.物体从A到O的过程加速度逐渐减小
解析:物体从A到O的运动过程,弹力方向向右,初始阶段弹力大于阻力,合力方向向右.随着物体向右运动,弹力逐渐减小,合力逐渐减小,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此阶段物体的加速度向右且逐渐减小,由于加速度与速度同向,物体的速度逐渐增大,所以初始阶段物体向右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当物体向右运动至AO间某点(设为O′)时,弹力减小到等于阻力,物体所受合力为零,加速度为零,速度达到最大.此后,随着物体继续向右移动,弹力继续减小,阻力大于弹力,合力方向变为向左.至O点时弹力减为零,此后弹力向左且逐渐增大.所以物体从O′点后的合力方向均向左且逐渐增大,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此阶段物体的加速度向左且逐渐增大.由于加速度与速度反向,物体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减速运动.正确选项为C.
答案:C
4.(2019·汕尾学考模拟)由F=ma可知(  )
A.物体质量和加速度成反比
B.因为有加速度才有力
C.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一致
D.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不一定相同
解析:加速度由力产生,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一致.
答案:C
5.人站在电梯内的体重计上,体重计示数增大,可能的原因是(  )
A.电梯匀速上升    B.电梯匀速下降
C.电梯匀加速上升 D.电梯匀加速下降
解析:体重计示数增大说明此时人受到的支持力大于人的重力,则可判断人有向上的加速度,所以C项正确.
答案:C 
6.某空间站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在空间站中不能正常使用的仪器是(  )
A.电子表 B.天平
C.电子温度计 D.电压表
解析:空间站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所有与重力有关的仪器均不能正常使用.
答案:B
7.测量国际单位制中规定的三个力学基本物理量分别可用的仪器是(  )
A.刻度尺、弹簧测力计、秒表
B.刻度尺、测力计、打点计时器
C.量筒、天平、秒表
D.刻度尺、天平、秒表
解析:长度、时间、质量是三个力学基本物理量,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仪器,天平是测量质量的仪器,秒表是测量时间的仪器.
答案:D
8.用一根细绳将一重物吊在电梯的天花板上,在下列四种情况中,绳的拉力最大的是(  )
A.电梯匀速上升 B.电梯匀速下降
C.电梯加速上升 D.电梯加速下降
解析:电梯匀速上升,拉力等于重力,电梯匀速下降,拉力等于重力;电梯匀加速上升,加速度向上,合力向上,拉力大于重力;电梯加速下降,加速度向下,合力向下,拉力小于重力.
答案:C
9.(2019·湛江学考模拟)下列对运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自然状态是静止的,只有当它受到力的作用时才会运动
B.伽利略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
C.牛顿认为力的真正效应是改变物体的运动速度,而不仅仅是使之运动
D.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论出,如果没有摩擦力,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个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
解析:物体的自然状态即平衡状态,在此状态下的物体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不需要受到力的作用,故选项A错误;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论出,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个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牛顿认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并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答案:A
10.汽车拉着拖车在水平道路上沿直线加速行驶,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可知(  )
A.汽车拉拖车的力大于拖车拉汽车的力
B.汽车拉拖车的力等于拖车拉汽车的力
C.汽车拉拖车的力小于拖车受到的阻力
D.汽车拉拖车的力等于拖车受到的阻力
解析:汽车拉拖车的力与拖车拉汽车的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汽车拉拖车的力与拖车拉汽车的力必定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因而选项B正确,选项A错误;由于题干中说明汽车拉拖车在水平道路上沿直线加速行驶,故沿水平方向拖车只受到两个外力作用:汽车对它的拉力和地面对它的阻力,因而由牛顿第二定律得知,汽车对它的拉力必大于地面对它的阻力,所以选项C、D错误.
答案:B
11.一汽车在路面情况相同的公路上直线行驶,下面关于车速、惯性、质量和滑行路程的讨论正确的是(  )
A.车速越大,它的惯性越大
B.质量越大,它的惯性越大
C.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路程越短
D.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路程越长,所以惯性越大
解析:物体的惯性只决定于物体的质量,质量越大,惯性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路程与初速度和路面情况有关,初速度越大,滑行的路程越长.所以选项B是正确的.
答案:B
12.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足够长的小车上,有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小球(m1>m2),两小球原来随车一起运动,当车突然停止时,如不考虑其他阻力,则两个小球(  )
A.一定相碰 B.一定不相碰
C.不一定相碰 D.无法确定
解析:小车表面光滑,因此球在水平方向上没有受到外力作用.原来两球与小车有相同速度,当车突然停止时,因为惯性,两小球的速度不变,所以不会相碰.
答案:B
13.(2019·深圳学考模拟)坐在小汽车前排的司机和乘客都应系上安全带,这主要是为了减轻下列哪种情况出现时,可能对人造成的伤害(  )
A.车速太快 B.车速太慢
C.突然启动 D.紧急刹车
解析: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如果没有系上安全带,当紧急刹车时,由于惯性人将继续前进与车发生撞击而造成伤害;当突然启动时由于惯性人被挤压在座椅的靠背上,对人不会造成伤害.
答案:D
14.如图所示,两个小球A和B,中间用弹簧连接,并用细绳悬挂于天花板上,下面四对力属于平衡力的是(  )
A.绳对A的拉力和弹簧对A的拉力
B.弹簧对A的拉力和弹簧对B的拉力
C.弹簧对B的拉力和B对弹簧的拉力
D.B的重力和弹簧对B的拉力
解析:对A、B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一对力,它们等大、反向、共线.A球受三个力作用处于静止状态,所以绳对A的拉力和弹簧对A的拉力不是一对平衡力,弹簧对A的拉力和弹簧对B的拉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也不是一对平衡力.弹簧对B的拉力和B对弹簧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答案:D
15.已知A、B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5∶3,所受合外力之比为2∶1,则A、B的加速度之比为(  )
A.5∶6 B.6∶5
C.3∶10 D.10∶3
解析:根据公式F=ma,有a=,代入数值可以求得B项正确.
答案:B
16.小明站在电梯里,当电梯以加速度5 m/s2下降时,小明受到的支持力(  )
A.小于重力,但不为零 B.大于重力
C.等于重力 D.等于零
解析:对于小明: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ma,解得支持力为:F=mg-ma=m(g-5)=5m答案:A
17.在升降电梯内的地板上放一体重计,电梯静止时,晓敏同学站在体重计上,体重计示数为50 kg,电梯运动过程中,某一段时间内晓敏同学发现体重计示数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晓敏同学所受的重力变小了
B.晓敏对体重计的压力小于体重计对晓敏的支持力
C.电梯一定在竖直向下运动
D.电梯的加速度大小为,方向一定竖直向下
解析:由题图知这段时间内体重计的示数为40 kg,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小于人的重力,故处于失重状态,实际人受到的重力并没有变化,A错误;由牛顿第三定律知B错误;电梯具有向下的加速度,但不一定是向下运动,C错误;由牛顿第二定律mg-FN=ma,可知a=,D正确.
答案:D
18.某篮球运动员某次跳起过程可分为下蹲、蹬地、离地上升、下落四个过程.下列关于蹬地和离地上升两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设蹬地的力为恒力)(  )
A.两个过程中运动员都处在超重状态
B.两过程中运动员都处在失重状态
C.前过程为超重,后过程不超重也不失重
D.前过程为超重,后过程为完全失重
解析:用力蹬地获得一个向上的大于重力的支持力,故蹬地过程是一个向上加速的过程,是超重现象;空中上升过程只受重力作用,有向下的加速度g,是完全失重现象,所以D项正确.
答案:D
19.下列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当两相互作用的物体都处于静止时,它们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才相等
B.摩擦力的反作用力亦可能是弹力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可以相互平衡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产生无先后之分
解析: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总是相等的,A错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B错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可能相互平衡,C错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产生是同时的,D正确.
答案:D
20.(2019·东莞学考模拟)一个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B.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一性质的力
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解析:物体所受的支持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故A正确,B错误;压力和重力性质不同,故C错误;压力和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D错误.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21.有一位女跳伞员在空中跳伞时,不幸伞未全部张开,眼看就要酿成惨剧,但她非常沉着,在快落到地面时,她用尽全力将未张开的伞向下猛拉,结果落到地面后,虽然受了伤却保住了性命,试用牛顿第三运动定律解释这个现象.
解析:运动员猛力向下拉伞时,伞也对人施以等大向上的拉力,若此拉力大于人的重力,人就会减速下降,使落到地面时的速度尽可能减小,因此,可以减轻撞击地面的伤情.
答案:同解析
22.如图所示,底板光滑的小车上用两个量程为20 N、完全相同的弹簧秤甲和乙系住一个质量1 kg的物块.在水平地面上当小车作匀速直线运动时,两弹簧秤的示数均为10 N.当小车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弹簧秤甲的示数变为8 N.求此时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解析:弹簧秤只能拉伸不能压缩,两弹簧伸长的总量是一定的,当F甲=8 N时,F乙=12 N.
以物块为研究对象,由F乙- F甲=ma得,a=4 m/s2,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4 m/s2.
答案:4 m/s2
23.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质量m一定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合力F间的关系”的实验.图(a)为实验装置简图,其中A为小车,B为打点计时器,C为装有沙的沙桶,其质量为mC,D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方形木板,不计空气阻力.
(1)实验中认为细绳对小车拉力F等于    ;
(2)图(b)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的一部分(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可由图中数据求出小车加速度值为     m/s2;
(3)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沙和沙桶质量,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与合力F图线如图(c),该图线不通过原点O,明显超出偶然误差范围,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实验中没有进行    的操作步骤.
解析:(1)实验中认为细绳对小车拉力F=mCg;
(2)由T=0.04 s知,
a= m/s2≈3.0 m/s2;
(3)主要原因可能是实验中没有进行平衡摩擦力的操作.
答案:(1)mCg (2)3.0(2.6~3.4)
(3)平衡摩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