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五四制八年级物理 4.3生活中的透镜 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1.关于望远镜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望远镜的物镜成缩小的实像B.?所有的望远镜都是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的C.?望远镜的物镜直径越大,越容易观察到较暗的物体D.?天文爱好者用的望远镜,目镜的焦距比较短,物镜的焦距比较长
2.远处的物体在望远镜中成的像为什么在其焦点附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物镜的焦距太大??????????B.?因为物镜的焦距太小????????C.?物体离物镜太远????????D.?物体离物镜太近
3.如图所示是小刚在活动课中自制的一个水滴显微镜,它是以小水滴作为物镜的,小刚利用自制显微镜看到了肉眼看不到的细盐粉、头发丝的细微部分.下列有关水滴显微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水滴和目镜一样都起到放大镜的作用,所成的像都是实像B.?水滴和目镜一样都起到放大镜的作用,所成的像都是虚像C.?水滴所成的像为虚像,目镜所成的像为实像D.?水滴所成的像为实像,目镜所成的像为虚像
4.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的天文望远镜,其物镜到目镜间的距离是( )
A.?物镜与目镜的焦距之和???????????????????????????????????????B.?物镜的焦距与目镜的焦距之差C.?任意距离都可以??????????????????????????????????????????????????D.?以上都有可能
5.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夜晚的星空时,发现镜头中的左下方有一颗从未有过的美丽天体,要仔细观察必须调节望远镜使这一天体位于镜头的中央,应( )
A.?将望远镜镜头向左下放移动直到天体位于镜头的中央B.?将望远镜镜头向右上方移动,直到天体位于镜头中央C.?增大望远镜的放大倍数直到天体位于镜头中央D.?不调节随着地球的移动这个天体会移到镜头中央
6.最为特别的天象之一﹣“超级月亮”出现于8月11日凌晨,它比正常时的月亮要大百分之二十,亮度也有所增加,某天文爱好者为了研究这一现象,于是架设一台天文望远镜做进一步观察,关于该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的物镜和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同??????????????????????????????B.?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C.?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D.?它的目镜和显微镜的目镜作用相同
7.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是由物镜和目镜组合而成的,显微镜的目镜的成像原理及其作用类似于( )
A.?一个放大镜??????????????????????B.?投影仪镜头????????????????????????C.?照相机镜头???????????????????????D.?一个平面镜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显微镜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目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B.?望远镜分为折射式望远镜和反射式望远镜C.?显微镜和各种形式的望远镜,目镜都成虚像D.?无论什么形式的望远镜,其物镜直径越大越好
9.小明在用显微镜时,物镜和目镜的成像情况是( )
A.?物镜成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B.?目镜成放大的实像,物镜成放大的虚像C.?物镜成放大的虚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D.?以上说法都不对
10.上生物实验课时,小刚发现他所用的显微镜是目镜、物镜上分别标有5倍和10倍字样,则他所用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 )
A.?5倍??????????????????????????????????B.?10倍?????????????????????????????????????????C.?15倍??????????????????????????????????D.?50倍
二、填空题
11.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是: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一个________?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通过两次放大作用,我们就可以看见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物体了.
12.显微镜主要的构造是物镜和目镜,物镜是凸透镜,目镜是__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观察微小物体时,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成一个________、放大的实像,这个像刚好在目镜的焦点以内,经过目镜的折射,可以得到一个正立、________、________像.
13.显微镜由两组透镜组成,其中物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被观察物体先成一个放大的________像,再成一个放大的________像.
14.天文爱好者可以用开普勒望远镜来观察行星和月球,这种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________?镜.通过这种望远镜所看到的物体是________?的像(选填“倒立”或“正立”).
15.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________?像,人眼通过显微镜的目镜观察到的是放大的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三、解答题
16.小杰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发现细胞位于视野的左侧,他应该怎样调节才能使细胞位于视野的中央?
17.实际上,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制法还有很多种,请你和同学交流或查阅资料,它们主要有哪些制法?写出两种或者更多种。
四、实验探究题
18.如图,自制水滴显微镜,探究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器材:焦距较长的凸透镜(f=30cm)一个,滴管一个,废录音带盒一个,清水,白纸,细盐粉,头发丝,昆虫翅膀等:
(1)小水滴可看作一个焦距很小的________?镜,本实验以小水滴作为显微镜的________?镜,它与被观察物体的间距为10﹣15mm,如图甲所示;
(2)如图甲中,透过这个小水滴,应该能成一个与原来方向相反的、放大了的箭头(如果不是这样,“箭头”与水滴间的距离,或者改变水滴的直径),这是通过小水滴所成的________ (选填“虚”或“实”)像;
(3)如图甲中,透过这个小水滴,如果看到一个与原来方向相同的、放大的箭头,在不调整与箭头间的距离,应该把水珠变________?(选填“厚”或“薄”),直至与原来方向相反的、放大了的箭头,如果废录音带盒的厚度是12mm,那么最终水滴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________ ;
(4)使凸透镜作________?(物、目)镜,与小水滴的距离约等于凸透镜的焦距(30cm),通过凸透镜去观察小水滴,使箭头、小水滴、凸透镜在同一 ________?上,并且保持凸透镜是________?的,且眼睛不要离太近,边观察、边微微调节凸透镜的位置,即可看到箭头被放大的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如图乙所示,比图甲中通过小水滴观察到的箭头________?(选填“大”或“小”)得多,看到的箭头相对于原来的箭头是 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如果箭头顺时针转动,箭头的像将沿________?(选填“顺”或“逆”)时针转动;如果要看到箭头更大的像,应把凸透镜略微向___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
(5)再用这个显微镜观察头发丝、细盐粉,昆虫翅膀花纹的像,若用眼镜代替凸透镜,在家里完成上述实验,应该选用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五、综合题
19.有一次,开明生物兴趣小组在研究盐泽泥浆时,用显微镜观察泥水滴,发现在泥浆的沉淀物中有种生物持续不变地向一个方向游动,直到聚集到这滴泥污水地某一边缘.
(1)如果通过显微镜观察到微生物是向左移动的,那么实际上微生物是向________?(选填“左”“右”)移动的.
(2)同学们对于这一奇特的现象提出了猜想: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微生物受光的作用引起的,具有趋光性.请你设计一实验验证同学们的猜想________?
(3)请你利用所学的知识对这一奇特现象提出新的猜想: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B
【解析】【解答】解:A、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相当于照相机的工作原理,故A正确;B、一般情况下,望远镜物镜由凸透镜组成,目镜由凸透镜或凹透镜两种类型,观察天体物理方面,一般采用反射式望远镜,采用凹面镜做物镜,故B错误;C、天文望远镜的物镜口径做得越大,会聚的光线更多,从而观测到较暗的星,故C正确;D、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望远镜的物镜焦距长,目镜焦距短,是为了使像放大更大的倍数,故D正确。故选B。【分析】(1)望远镜中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2)望远镜有两种:一是折射望远镜,用透镜作物镜的望远镜;二是反射望远镜,用凹面反射镜作物镜的望远镜;(3)望远镜的物镜口径做得越大,会聚的光线更多;(4)望远镜望是由两组透镜组成,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与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
2.【答案】C
【解析】【解答】解:很远的物体,向我们发射的光线,很接近平行线.而平行光线通过物镜,是会在焦点处聚焦的。故选C。【分析】远处的物体的光到物镜凸透镜可以看似一束平行光射入,凸透镜将平行光聚焦在焦点上是它的光学特性。
3.【答案】D
【解析】【解答】由图可见,水滴作为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是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选D.【分析】显微镜的构造和成像原理,显微镜有物镜和目镜组成,目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显微镜的物镜成的是放大、倒立的实像.
4.【答案】A
【解析】【解答】解: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的天文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来自遥远天体的光经物镜后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像在物镜的焦点以外紧靠焦点的位置;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目镜的“物”点也就是物镜的像点应在目镜的焦点以内紧靠焦点的位置,由此要求,物镜与目镜的焦点重合且在二者之间.物镜到目镜的距离应为物镜的焦距与目镜的焦距之和.故选A.【分析】根据天文望远镜有两个凸透镜组成,由物镜将物象缩小后,在目镜的一倍焦距内成缩小,倒立的实像,经过目镜放大,成放大,正立的虚像.可确定物镜到目镜间的距离.
5.【答案】B
【解析】【解答】解:根据照相机成像的特点可知,要把成在左下方的像调节到镜头的中央,只要把镜头向右上方的移动即可.故选B.【分析】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在中心线上方的物体,会呈现在光屏中心的下方,要使像呈在中心,像需向上移动,就要把物体需向下移动,也可以把望远镜的物镜向上移动.这样像就会呈在中心,同理像在屏幕中的左下方,说明天体在右上方,让像呈在中心,把物镜向右上方移动就可以了.
6.【答案】D
【解析】【解答】解:A、望远镜的物镜是使得无限远处的物体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而显微镜的物镜是为了使得载物片上的物体成一个放大的实像,故A错误;B、望远镜的物镜是使得无限远处的物体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相当于一个照相机,故B错误;C、望远镜的物镜的目的是使得无限远处的物体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错误;D、望远镜和显微镜都由两组透镜组成,其目镜都相当于放大镜,故D正确;故选D.【分析】显微镜结构是由两个凸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用来看清微小物体的.而望远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用来观看远处物体的.
7.【答案】A
【解析】【解答】解: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是由物镜和目镜组合而成的,显微镜的目镜的成像原理及其作用类似于一个放大镜。故选A。【分析】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与物镜所成像之间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8.【答案】A
【解析】【解答】显微镜的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不正确。无论是显微镜还是望远镜,目镜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各种望远镜的物镜直径越大,收集的光线越多,观察越清晰。故选:A
9.【答案】A
【解析】【解答】解:显微镜的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所以放在载物台上的物体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相当于投影仪;显微镜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实像位于目镜的焦点之内,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相当于放大镜.综上所述,只有选项A的说法是正确的.故选A.【分析】解答此题要明确显微镜的构造和成像原理:显微镜有物镜和目镜组成,目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显微镜的物镜成的是放大、倒立的实像.
10.【答案】D
【解析】【解答】解:显微镜对物体放大的倍数等于目镜的倍数和物镜倍数的乘积:5×10=50倍故选D.【分析】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在物镜对物体进行放大之后,目镜会对物体进行进一步的放大.
二、填空题
11.【答案】倒立;放大;实像;放大
【解析】【解答】解: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将投影仪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再次放大,成倒立的放大的虚像.故答案为:倒立;放大;实像;放大.【分析】显微镜的原理:显微镜包括物镜和目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12.【答案】凸透镜;倒立;放大;虚
【解析】【解答】解:由显微镜的特点可知,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显微镜的物镜后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相当于投影仪的作用; 显微镜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经过这两次放大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故答案为:凸透镜;倒立; 放大; 虚.【分析】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相当于投影仪,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相当于放大镜;
13.【答案】投影仪;放大镜;实;虚
【解析】【解答】解: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将“投影仪”成的倒立、放大的实像再次放大,成放大的虚像. 故答案为:投影仪;放大镜;实;虚.【分析】显微镜的原理:显微镜包括物镜和目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14.【答案】凸透;倒立
【解析】【解答】解:开普勒望远镜望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即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与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所以,通过这种望远镜所看到的物体是倒立的虚像.故答案为:凸透;倒立.【分析】开普勒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成倒立的像,放大倍数较大.开普勒式望远镜的物镜焦距长,目镜焦距短,是为了使像放大更大的倍数.
15.【答案】实;虚
【解析】【解答】解:由显微镜的特点可知,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显微镜的物镜后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相当于投影仪的作用;显微镜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经过这两次放大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故答案为:实;虚.【分析】显微镜的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相当于投影仪,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相当于放大镜.
三、解答题
16.【答案】答:显微镜是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制成的,由物镜成的是物体倒立的实像,像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反,细胞偏在了视野的左方,要想让物象位于视野中央,则应该将玻片向左方移动,物像才能往右方移动到达视野中央.
【解析】【分析】显微镜是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制成的,在显微镜中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像与物体运动的方向恰好相反.如果发现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上方,它实际上位于玻片标本的左下方,所以要移到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我们可以这样记忆:物像位于视野的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才能移到视野的中央.
17.【答案】解:显微镜用来看清微小物体的,需把标本放在物镜的二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则结构均由两个凸透镜组成。望远镜用来观看远处物体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缩小的实像,观察物体时,观察者感觉远处的物体被拉近了;则以凸透镜作为物镜;而目镜需成放大的虚像,则凹透镜或者以焦距较小的凸透镜作为目镜,所以望远镜有两种制法:一种是以一个凹透镜作为目镜,另一种以焦距较小的凸透镜作为目镜组成,都以凸透镜作为物镜。
【解析】【分析】分别根据望远镜和显微镜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去分析:望远镜是由两组透镜组成,物镜成缩小的实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显微镜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显微镜的物镜成放大实像,目镜呈放大虚像。
四、实验探究题
18.【答案】(1)凸透;物(2)实(3)厚; 6~12mm (4)目;直线;水平;虚;大;倒立;顺;上(5)远视
【解析】【解答】解:(1)小水滴接近圆形,所以其相当于一个焦距很小的凸透镜,是当作显微镜的物镜来使用的;(2)由于把小水滴作为物镜,故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3)由题意可知,小水滴此时相当于放大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说明箭头在小水滴的焦点之内,即小水滴的焦距过大,因此应该把水珠变得再厚些,使其焦距变小,直至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物距满足:f<12mm<2f,即:凸透镜的焦距为:6mm<f<12mm;(4)由乙图可知,凸透镜在上面,应该是目镜;凸透镜放置的位置是水平的,此时,凸透镜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的是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虽然二次放大成的像相对于物体是倒立的,但旋转的方向是一致的;要使成的虚像更大一些,应增大物距,把凸透镜向上移动;(6)近视眼镜是凹透镜,远视眼镜是凸透镜,所以要代替凸透镜,应用远视眼镜。故答案是:(1)凸透;物;(2)实;(3)厚;6~12mm;(4)目;直线;水平;虚;大;倒立;顺;上;(6)远视。【分析】根据显微镜的工作原理解答此题: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使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使物镜成的实像,通过目镜再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经过两次凸透镜的放大作用,使微小的物体放大许多倍。
五、综合题
19.【答案】(1)右(2)在玻片的两侧依次放置光源,观察微生物是否向相反的方向移动(3)微生物的移动方向可能与泥水中盐的分布有关
【解析】【解答】解:(1)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微生物向左移动,物像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即向右移动.(2)在玻片的两侧依次放置光源,微生物若每次均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则说明微生物具有趋光性;(3)生活在这种特殊环境中的微生物的移动方向可能与泥水中盐的分布有关.故答案为:右;在玻片的两侧依次放置光源,观察微生物是否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微生物的移动方向可能与泥水中盐的分布有关.【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在显微镜中看到的是实物的倒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