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9张PPT。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文艺复兴开始时间:14世纪中叶
核心内容:人文主义 威尼斯佛罗伦萨文艺复兴运动 结合材料思考文艺复兴为什么最先在意大利兴起? 材料一 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一定的发展,新兴市民阶级地位的提高,以及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孕育出佛罗伦萨人崭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些是文艺复兴发源于意大利的基本条件
——齐世荣《文艺复兴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 材料二 意大利是古罗马文化的中心和继承者,较多地保留了古罗马文化;它那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在地中海贸易中的特殊地位,有利于直接吸收、或通过拜占廷和阿拉伯人吸收希腊文化,这些也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发生的一个有利条件。 ——孔祥民《世界中古史》1.经济:资本主义萌芽最先出现2.政治: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身需求3.文化:意大利较多地保留了古希腊、罗马文化4.外部:中国造纸术和印刷术传入欧洲人文主义 (humanism)(1)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指导思想,贯穿文艺复兴始终。
(2)含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人性,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3)主张:提倡“人道”,反对“神道”;提倡人权,反对神权;提倡个性解放,反对封建宗教禁锢;提倡经验和理性,反对蒙昧主义。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思想核心。
(4)目的:要求把人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追求现世的幸福。
评价:动摇封建神学,打击封建制度。
核心:文艺复兴时期有一首诗这样写道:
“青春是多么美丽啊,却留不住这逝水年华!得欢乐时且欢乐吧,谁知明天有没有这闲暇”反映出了人们提倡追求享受现世生活的人生态度,体现了当时流行的人本主义思潮。中世纪时期的圣母文艺复兴时期的圣母材料研读:采取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但对古典文化并非是简单的“复兴”,这其中有继承,更有创新。 文艺复兴,从表面上看来,是欧洲思想文化界人士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运动。在他们心目中,古代希腊、罗马是欧洲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因此他们怀着一种复古的心情去挖掘古代遗产,力图恢复古典文化艺术,使之“再生”。
但是,文艺复兴并非对于古典文化的“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创新,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世界史·近代史编》方式:是一场资产阶级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思想解放运动、是资产阶级新文化的兴起)实质:但丁·阿利基耶里(公元1265年-公元1321年)(1)人物:
(2)出生地:
(3)代表作:
(4)地位:
但丁文艺复兴的先驱意大利佛罗伦萨《神曲》代表人物: 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恩格斯 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的长篇诗作《神曲》分“地狱”“炼狱”“天堂”三部分。作者借梦游三界描写现实生活中的各色人物,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把许多主教、僧侣甚至教皇都打入地狱,表达了市民阶层的情感与理想。幻游《炼狱》幻游《天堂》幻游《地狱》相关史事: 在但丁笔下,地狱像一个大漏斗,共9层,里面是形形色色的罪人,受到各种酷刑折磨。如第9层是一个冰湖,罪犯的灵魂冻于湖中,魔鬼坐在地心,不断撕咬犹大及其他罪人。炼狱用来惩罚轻罪者,如让傲慢者身负重石,用铁丝缝合嫉妒者的双眼等。
天堂为善良的灵魂居住之所,充满着光辉、欢乐和爱。但丁的名言有:“人不能像走兽那样生活,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但丁与彼特拉克、薄伽丘并称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文学三杰” 彼特拉克,意大利学者、诗人,文艺复兴第一个人文主义者,被誉为“文艺复兴之父”。但丁,文艺复兴先驱 薄伽丘,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杰出代表。代表作《十日谈》。达?芬奇(1)人物:
(2)出生地:
(3)身份:
(4)成就:
(5)代表作:
达?芬奇佛罗伦萨郊区的芬奇小镇艺术大师、科学巨匠、文艺理论家、哲学家、诗人、音乐家、工程师、发明家绘画,充分体现人文主义精神《最后的晚餐》
《蒙娜丽莎》代表人物:达·芬奇(1452年-1519年)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著名画家学,还被称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天才科学家、发明家、音乐家、诗人等。现代学者称他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全才。《蒙娜丽莎》 这是达·芬奇为佛罗伦萨商人吉奥贡达的妻子所作的肖像,先后用时四年。
这幅油画摒弃了过去的宗教题材,以现实人物为主题。人物形象神态自若,口角含着一丝微笑,显得恬静而愉快,富有生命的活力。
这幅画现收藏在巴黎卢浮宫博物馆。你悲哀吗?
这微笑就变成感伤的。
你快乐吗?
她的口角似乎在牵动,笑容在扩大。
——傅雷《最后的晚餐》 《最后的晚餐》取材于《新约圣经》,据记载:耶稣最后一次到耶路撒冷去过逾越节,犹太教祭司长阴谋在夜间逮捕他,但苦于无人带路。正在这时,耶稣门徒犹大向犹太教祭司长告密说:“我把他交给你们,你们愿意给我多少钱?”犹太教祭司长给了犹大30块钱。于是,犹大跟祭司长约好:他亲吻的那个人就是耶稣。逾越节那天,耶稣跟12个门徒坐在一起,共进最后一次晚餐,他忧郁地对12个门徒说:“我实话告诉你们,你们中有一个人要出卖我了!”12个门徒闻言后,或震惊、或愤怒、或激动、或紧张。《最后的晚餐》表现的就是这一时刻的紧张场面。犹大“美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
《大卫》
《创世纪》拉斐尔
《雅典学院》
《西斯廷圣母》达芬奇与米开朗基罗、拉斐尔并称为文艺复兴“美术三杰”跨世纪的诗人人文主义之父米开朗基罗达芬奇《大卫》 《圣母子》但丁彼特拉克最早提出“人学”《神曲》《十日谈》薄伽丘拉斐尔“画圣”宣传人类平等,主张
发展人的个性歌颂人的美及人的
丰富的思想感情创造专注人体;雕像体现人物的思想、意志和精神气质擅长画圣母《最后的晚》
《蒙娜丽莎》意大利文艺复兴文学艺术成就威廉?莎士比亚(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 15、16世纪,文艺复兴开始向西欧其他国家和地区传播,这些国家和地区涌现出很多著名的文学艺术家。莎士比亚就是其中的代表。
莎士比亚一生创作了30多部戏剧和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这些作品反映了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生活理想。《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他的代表作。代表人物:莎士比亚莎士比亚的“悲”与“喜”《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被誉为莎士比亚戏剧的王冠,是莎士比亚悲剧的代表作。
剧中描写了丹麦王子哈姆雷特为父复仇的故事,生动表现了主人公人文主义者的崇高精神境界,歌颂了正义。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创作的戏剧,该剧讲述意大利贵族凯普莱特女儿朱丽叶与蒙太古的儿子罗密欧彼此相爱,大胆追求他们的爱情.不惜以命拼争。他们为了追求新的生活模式。不怕做赎罪的羔羊,因而他们的死亡虽是生命的终结,却在道德上取得了胜利。终于使两个敌对的家族言归于好。《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部具有反封建意识的爱情悲剧。运动影响: 文艺复兴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文学家、思想家和艺术家。他们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西欧封建社会末期(14~17世纪)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文艺复兴1.14世纪中叶,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地( )
①工商业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
②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③市民阶层作为第三等级,出席国王召集的会议
④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14至16世纪的西欧,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最先掀起反封建、反神学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的国家是
( )
A.英国 B.法国 C.意大利 D.德国D C 课堂练习 3.文艺复兴时期,《神曲》等文学艺术作品表达了人的真实情感,冲破了天主教会性的追求。这些作品反映的社会思潮是( )
A.人文主义 B.民主法治
C.科学至上 D.以神为中心
4.王老师在讲授“文艺复兴”教学内容时,根据课标要求,以“文艺复兴不是复古而是创新”为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下面四位同学的观点中,你认为符合主题的是( )
A.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B.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C.一次伟大的政治变革 D.无产阶级的文化运动A B 5.有关《神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其作者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
B.分“地狱”“炼狱”“天堂”三部分
C.表达了市民阶层的感情与理想
D.在《神曲》中作者把许多主教、僧侣甚至国王都打入十八层地狱
6.“文艺复兴三杰”指的是( )
①拉斐尔 ②米开朗琪罗 ③莎士比亚 ④达?芬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D D 7.下列对莎士比亚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他是文艺复兴达到高潮之时的意大利剧作家
B.一生创作了30多部戏剧,《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他的代表作
C.他的作品表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生活理想
D.他的作品反映了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A 9.文艺复兴时期,但丁在《神曲》中明确表达了对天主教会的厌恶,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也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这反映出( )
A.建立资产阶级国家的愿望
B.人文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文学艺术作品水平的落后
D.社会等级观念完全消除
10.文艺复兴时期,诗人但丁在其长诗《神曲》中,为当时的教皇在“地狱”火窟里预留了一个位置。这反映了但丁( )
A.善于创作神话 B.反对封建教会
C.逃避现实生活 D.弘扬古典文化B B 11.下列关于文艺复兴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开始于希腊
②要求以现实的人为中心、反对教会禁欲主义
③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B 12.“在地狱里,他看到强盗、贪官污吏和高利贷者,还见到给当时在世的教皇预留的一个位置;在炼狱里,一些政治上失势而受排挤的人,日后将可能升入天堂;在天堂里,正人君子和贤明君主享受着无上的快乐。”这是但丁描述他漫游地狱、炼狱和天堂时的所见所闻。下列结论合理的是( )
A.但丁厌恶天主教会,对天主教会提出批评
B.但丁信奉佛教,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C.但丁是虔诚的天主教徒,歌颂教会
D.但丁反对天主教,颂扬人的价值A 13.以下作品与作者搭配正确的是( )
A.《罗密欧与朱丽叶》—但丁
B.《哈姆雷特》—拉斐尔
C.《蒙娜丽莎》—达?芬奇
D.《神曲》—莎士比亚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