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0张PPT。春秋战国 因鲁国孔子编年史《春秋》而得名因西汉刘向整理校订《战国策》一书得名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
温故知新1、分别说出春秋著名霸主春秋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2、说说春秋时期的社会特征是什么?4、分别说出铁农具、牛耕出现和推广的时间。出现于春秋;推广于战国5、简述春秋争霸的利与弊。带来灾难;但也有利于局部统一。诸侯争霸3、说说春秋时期的为什么会出现诸侯争霸的局面?周王室衰微,诸侯实力强大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阅读教材31-32页,完成以下四个问题:(一).战国是哪一段时期?(二).战国时期的社会特点是什么?(四).战国时期发生了哪些著名的战争?(三).战国七雄指的是那七个国家?自主学习一、战国七雄1. 七雄形成:韩、赵、魏(1)“三家分晋”:(2)“田氏代齐”:(3)“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匈奴晋赵魏韩三 家 分 晋齐晋齐 楚 秦 燕 赵 魏 韩东 南 西 北 到 中 间战国七雄2、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魏、赵、齐魏、齐秦、赵围魏救赵纸上谈兵减灶计齐国强大起来东方六国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魏国遭重创战 国魏军攻赵赵国求援于齐齐赵魏齐围魏救赵庞涓快回来救援!桂陵之战桂陵之战孙膑围魏救赵马陵之战我离间!白起廉颇我坚守不出!你能奈何?赵王赵括取代廉颇!赵括我天下无敌!纸上谈兵!赵括长平之战 材料三: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诸侯国,到了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而到战国初期只有十几个诸侯国了。 材料二:春秋战国期间的混战就是一个弱肉强食的过程,各诸侯国为了不被吞并,纷纷实行改革来提高自己的国力。著名的有楚国的吴起变法,魏国的李悝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 材料一:春秋战国混战期间,人民长期处于分裂和动乱,大量人口失去生命或流离失所。同时战争对生产的破坏也是空前的,大量的田地荒芜。战争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各诸侯国变法图强趋势:分裂走向统一3、分析春秋战国战争的影响消极:积极: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和痛苦?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加快了中国统一的步伐;?推动了国家的改革与进步,促进了民族融合。
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战争体现出的时代
特征的不同之处:诸侯
争霸用军数量少,战争时间短给人民带来灾难;出现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兼并
统一
用军数量多,伤亡大,战争经历时间长为统一打下基础,国家逐渐趋向统一春秋争霸战国兼并春秋战国的纷争 从分裂逐步走向统一!.城濮之战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晋-楚晋晋文公退避
三舍齐-魏齐孙膑、庞涓围魏
救赵秦-赵秦白起、廉颇、赵括反间计齐-魏齐孙膑、
庞涓减灶计晋文公称霸齐国强大起来秦统一的关键之战小结:春秋战国战争这项大型水利工程,建造于战国时期,2008年,经历了5.12特大地震的考验。保卫了亿万中国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两千年来,一直造福于人民。那么,这项水利工程的设计建造者是(?)始知李太守,
伯禹亦不如.都江堰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是中国古代建设并使用至今的大型
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四川著名的旅游胜地。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前256年左右
修建的,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
的宏大水利工程,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李冰父子塑像 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前256年左右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
都江堰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的宏大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中国古代建设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李冰父子塑像都江堰建造于战国时期,两千年来,一直造福于人民。2008年,经历了5.12特大地震的考验,保卫了亿万中国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今天的都江堰还在为四川8个市、42个县的300多万人提供着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灌溉面积达1010万岷江岷江著名的都江堰分水堰内江外江分洪灌溉 都江堰造就了富庶繁荣的“天
府之国“,为中华民族的统一和发
展,为历代赈灾,为战胜外侮,
为今天成都平原的现代文明,作
出了巨大贡献,在中国和世界产
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2000年11
月29日,在联合国第24届世界遗
产委员会上,被列入《世界文化
遗产名录》。 都江堰“都江堰建成,使成都平原‘水旱从
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
谓之“天府”也’”。
—— 《史记》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一个以灌
溉为主兼具防洪、运输功效的综
合水利工程,既解除了岷江泛滥
成灾,又便利了航运,灌溉农田
300万亩,使成都平原成为千里
沃野古今闻名的“天府之国”。
今天的都江堰还在为四川8个市、42个县的3000多万人提供着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灌溉面积达1010万亩。清同治年间(公元1862~1874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Richthofen 1833-1905)来都江堰考察,以行家的眼光,盛赞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美世界各地无与伦比。曾于1872年在《李希霍芬男爵书简》中设专章介绍都江堰。李希霍芬是把都江堰详细介绍给世界的第一人。二、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战国时期
秦国蜀郡太守李冰
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量农田,使成都平原获得“天府之国”的美称。奴隶主奴隶积极出租土地乐意租种土地封建地主农民封建生产关系情景再现:
一个奴隶主的烦恼我是一个奴隶主, 受封300亩;
役使奴隶500个, 纳贡上千斗;
剩余不够我挥霍,日子长悠悠;
铁器牛耕初推广,正是好时候;
大家帮我想一想,如何更享受。问题一:原来500人耕种的土地现在只需300人就够了,剩下的200人我该让他们做什么呢?我可不想让他们白吃饭不干活。
问题二:我现在是越来越富有了,私田面积越来越大,奴隶们劳动强度更大了。他们怠工、逃跑、破坏工具。这可大大影响了我的收成,我该怎么办呢?
我虽然已成为了大地主,但是我的所有土地都是非法的。我是吃不好睡不好,时刻担心土地变没了。我急切盼望着私田的合法化!变 法情景再现:
一个奴隶主的烦恼 邹忌 吴起李悝申不害商鞅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劳动工具的改进耕作方法的改进铁农具牛 耕都江堰基础设施的建设私田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根本原因)奴隶主贵族封建地主农 民新兴的地主阶级为确立封建统治,发展经济。租种土地的人⑴⑵(一)变法的背景铁器的使用水利工程的修筑私田出现新兴地主阶级出现 生产力的提高—根源春秋战国时期牛耕的推广 为发展封建经济
要求确立封建统治三、商鞅变法1.背景各国变法运动2、时 间:
3、改革者:
4、诸侯国:
5、支持者:公元前356年商鞅秦国秦孝公三、商鞅变法商鞅(前390年—前338年) 商鞅,战国时期秦国政治家、统帅、法家代表人物。姓公孙,卫国贵族,又称卫鞅,公孙鞅。年轻时好刑名之学,熟悉李悝、吴起等人的变法理论和实践,但魏王并不重用他,听说秦孝公求贤若渴,发奋图强,于是他投奔秦国,得到秦孝公的赏识,开始推行变法,经过变法使秦国变成富裕强大之国。期间率军大破魏军,因功受封于商,号商君,所以又称商鞅。秦国变法舌战图变革是曲折的,充满阻力的,但历史向前发展必须变革。青年一代必须从小就树立勇于变革、积极实践的精神,
才能与时俱进,顺应这个变革的时代。秦孝公改革派旧贵族百 姓立木为信商鞅你有什么感想?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商鞅舌战旧群臣
秦孝公要决定启用商鞅进行变法,使秦国富强起来。但有害怕反对的大臣多,感到为难,就把许多大臣召集过来,进行辩论。
大臣甲:听说秦孝公要启用商鞅这个穷小子进行变法,这不是要乱了我们祖宗的规矩吗?
大臣乙:是啊!祖宗传下来的规矩怎么能乱改呢?
大臣丙:我们赶快去劝劝君王吧!
大臣甲:现在的制度是祖宗传下来的,官吏做起来得心应手,老百姓也都习惯了,不能改,改了准会乱。
大臣乙:新法是胡来!是谬论!
大臣丙:古法、古礼改不得。
商鞅:你们口口声声讲什么古法、古礼,请问这一套能使秦国富强起来吗?从古到今就没一成不变的法和礼!只要对国家有好处,改变古法、古礼有什么不对的?墨守成规只能使国家灭亡。
秦孝公:先生说得对!新法非推行不可!本王封你为左庶长。请赶快制定方案,推行变法图强。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建立封建土地所有制废除特权,改革户籍奖励耕织, 统一度量衡奖励军功建立县制:由国君派官吏治理经济发展军队战斗力增强国富兵强加强中央集权5. 内容和作用: 成为最强的封建国家, 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我国最早的县制在(战国)商鞅变法时期,对后世行政制度影响最深远核心内容损害了旧贵族利益土地所有者的变化奖励生产奖励军功承认土地私有推行县制确立了封建统治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增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国君直接任命官吏治理,中央政令直接下达地方,地方一切民情也都上达中央。以前线斩敌人的首级多少来计算,按军功大小授予不同爵位和田宅。旧贵族没有军功的就没有爵位,不能享有特权。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免除徭役。从事商业而贫穷的人,全家罚作奴隶。承认土地私有;
奖励生产;
奖励军功;
推行县制;
以前土地归国家所有,现在土地归奴隶主私人所有,可以任意买卖。国富兵强加强中央集权材料一:《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
材料二:“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那么商鞅变法到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一场变革的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
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商鞅被处死,说明了守旧势力的猖狂和统 治者的昏庸。
商鞅虽死,变法犹存!经过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成功!1.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2.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他们属于社会进步力量。
3.奖励耕战有利于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
4.建立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提高国力。
5.商鞅个人有革新的勇气和魄力,得到秦孝公的支持。商鞅变法为什么会取得成功?铁器和牛耕的推广水利工程的修筑大变革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封建社会形成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的变革决定促进
生产工具:
生产技术:
水利工程:
铁农具都江堰牛耕商鞅变法等
社会变革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法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力的发展 B.力图称雄天下
C.周王室日渐衰微 D.阶级斗争的尖锐A封建制度确立课堂小结 练习: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材料中“卫鞅”、“孝公”分别是指谁?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的观点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结果如何?
(3)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启示?
商鞅、战国时期秦国国君秦孝公代表地主阶级;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令商鞅进行变法;治理国家不应墨守成规,需根据变化了的形势适时改革、变法,才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国家的进步。练一练一鸣惊人围魏救赵纸上谈兵退避三舍卧薪尝胆晋文公赵 括勾 践楚庄王孙 膑1、西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
2、齐桓公是春秋的第一个霸主。( )
3、春秋时期与晋国争霸时间长达百余年的是秦国。 ( )
4、战国初年,晋国卿大夫中的赵、魏、齐三家瓜分了晋国。 ( )韩楚国体验成功东周1.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战争是
A.城濮之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
2.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 攻是在_________战役之后
A.城濮之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3.下列各诸侯国不属于战国七雄的是
A.秦国 B.赵国 C.晋国 D.韩国
4. “三家分晋”的三家是? ?
A.齐、楚、韩?? B.赵、燕、魏???
C.韩、赵、魏??? D.楚、魏、秦A.城濮之战 B5.请你帮明明把春秋战国时期的战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①城濮之战②马陵之战③桂陵之战④长平之战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②③ D、③②①④6.下列各项中,能够使齐桓公最先称霸的原因是 ( )
A.多次召开诸侯会议,胁迫诸侯随从作战
B.齐国盛产渔盐,经济富庶
C.以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事
D.讨伐楚国,迫使楚国暂时中止向中原扩张7.既是春秋五霸又是战国七雄的诸侯国是?①齐?②燕?③楚?④赵??
A.①②????B.②③????C.③④? ??D.①③?
8. 战国时期发生的著名战役有??
①城濮之战?②桂陵之战?
③马陵之战?④长平之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9.说春秋战国是大变革的时期,是因为( )
A、战争频繁 B、诸侯争霸
C、新旧制度更替 D、百家争鸣
10.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是:(?? ) A、齐桓公?????? B、楚庄王?????
C、晋文公??????? D、秦穆公 ?11.在战国七雄的诸侯国中,地理位置处于最东面的是(? )
A、楚???? B、魏????? C、齐???? D、燕
12.战国时期与春秋时期相比
A.周天子的地位比过去有所提高 B.诸侯国增多
C.各国之间的战争更为频繁惨烈 D.霸主出现的更多13.关于春秋争霸战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争霸的背景是周王室的衰微
B.争霸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周天子的威信
C.争霸的实质是为了获取周天子过去的政治经济特权
D.争霸的结果是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但也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14.战国时期的起止时间是
A.从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
B.从公元前1600年到公元前771年
C.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
D.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阅读下列材料: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论语》
请回答: (1)管仲相桓公的故事发生在我国历史上的什么时期?
(2)试总结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的原因。 (3)读了上述材料,谈谈你的感受。(1)答:春秋时期(2)答:原因有三:第一,齐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第二,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实行改革,如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第三,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取得舆论优势。(3)答:要想国富兵强,就需要改革;尊重知识和人才也是国富兵强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