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文档属性

名称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95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11-16 20:2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 有什么价值少年读诗如隙中窥月
中年读诗如台上观月
老年读诗如庭中赏月想一想:
同样是读诗,感受何以不同呢? 由于背景的不同,考虑问题角度的变化,知识积累的差异等的原因,事物的正确答案往往不止一个。 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上面四个图形符号中,哪一个与其他三个类型不同?请说明你的理由。 其实,由于标准和角度不同,这四个图形都可以作为正确答案。 A、圆形,因为圆形是惟一没有角的图形 。
B、三角形,它是惟一由直线构成的 。
C、半圆形,它是惟一由直线和曲线组成 。
D、第四个图形也可以,因为它是惟一非对称性的图形 。罗迦·费·因格(美国实业家)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蒂( )孜( )汲( )
解释字词意思:
持之以恒 不言而喻
锲而不舍 孜孜以求
根深蒂固 推 敲字词 dìzījí朗读思考:1、这个问题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很多人都局限于“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 种多样的。 2、为什么说“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 要”? 因为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 多样。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 会止步不前。 3、创造性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 1.渊博的学识
2.有探求新事物、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3.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的毅力 (1)约翰·古登贝尔克将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
(2)罗兰·布歇尔不把电视接收器作为试验对象,发明了对战型的乒乓球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4、本文为了证明"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列举了哪两个事例?试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补充一两个例。疑 惑:创造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
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 主要根据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这种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 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而形成的。5、创造的灵感是怎样产生的?6、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关键在哪里?关键要做到三点:
一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
二是“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
三是“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结论: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只要坚信这
一点,并不断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探求,留意小的灵感,持之以恒,就能成为富有创造力的人。提出的问题:什么是创造性思维?怎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有
创造力的人?中心论点: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第一部分(1-2): 用四个图形提出一个问题,通过对几种不同答案都具有合理性的分析,引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事实。第二部分(3):由数学问题推广到生活中的问题,指出“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的重要性。第三部分(4-12):引入创造性思维的概念并论述
创造性思维必需的要素,以及区分一个人是否拥
有创造力的依据。第四部分(13):得出结论“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只要具备几个关键性的要素,就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处处是创造之地,
天天是创造之时,
人人是创造之人。
——陶行知
人类若能发挥一半的大脑功能,他就能轻而易举地学会40种语言,背诵整本百科全书,拿21个博士学位—叶夫里莫夫 三个和尚有水喝?1、 和尚们自己挑的水自己喝。
2、把庙搬到河边。
3、在庙门口打一口井。
4、和尚们每天轮流挑水。
5、早晨到叶子上去水珠  
6、用香火钱雇一个人专门挑水。
7、在山顶安一个转轮,想喝水时,在桶里放块石头,用水桶装满水,再用转轮转动绳子,把水桶提上来。8、每人出资铺设自来水路
9、把所有能盛水的东西在下雨时接雨水
10、把山上的水引到庙里来。
11、人工降雨
12、给挑水的人发工资。
13、准备一大大缸,和尚们一起挑水,再一起用。第一个月,和尚A提水喝,和尚B、C抬水喝。第二个月,和尚B提水喝,和尚A、C抬水喝。第三个月和尚C 提水喝,和尚A 、 B抬水喝。期限一个月,如此轮流。 用竹竿连起来(竹竿一定要通的),一直伸到水里,一吸,水就能上来了,就能喝到水了。拓展训练你是个有创造性思维的人吗?1、观察图形,你能看出的有什么?关于小鸡过马路的话题欧阳修:小鸡之意不在路,在乎山水之间也。
唐僧说:“打雷啦,下雨啦,小鸡快过马路啊!”
钱钟书:马路这边的鸡想跑过去,马路那边的鸡想走过来——王朔:我是流氓鸡我怕谁?! 拿破仑:不想过马路的鸡不是好鸡。 爱因斯坦:小鸡的成功=勇敢的穿越+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达尔文:鸡从森林来到人家再发展到马路,这是优胜劣汰的进化法则。阿基米德:只要给我一条马路,我就能让小鸡走过去。 科学老师: 。 体育老师: 。 数学老师: 。 语文老师: 。 英语老师: 。 请选择其中两个,根据各自老师的特点,也创造性的写出一句。1、请同学们分析一下,小鸡过马路事件揭露了一个怎样的社会现实,表达了饲养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语文2、Do you know?小鸡过马路肯定是现在进行时,而不是将
来时.——英语3、有两只小鸡过马路,两鸡同时相对而行,分别以每秒10厘米和15厘米的速度过长50米的马路,请问两鸡何时相遇?——数学4、一个质量为0.3千克的小鸡在马路上跑过,请说说它的受力状况是怎样的?——科学5、这节课的训练重点是:组织小鸡掌握50米快速穿越马路跑技术。——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