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长泰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 化学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长泰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 化学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9-18 15:24: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三化学期初考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全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共26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l 35.5 O 16 H 1
第Ⅰ卷(选择题 共44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钻木取火 B.青铜器生锈
C.燃放烟花爆竹 D.利用焰色反应检验Na+
2. 下列关于反应: 2Al+Fe2O3 高温 Al2O3 +2Fe,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Al作还原剂
B.该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比为1:2
C.该反应中冶炼1 mol Fe转移2 mol电子
D.该反应可用于焊接钢轨
3.已知2Fe3++2I-===I2+2Fe2+、2Fe2++Br2===2Br-+2Fe3+。现向含有FeBr2、FeI2的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少量的KSCN溶液,结果溶液变为红色,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氧化性:Br2>Fe3+>I2 ②原溶液中Br-一定被氧化
③通入氯气后,原溶液中的Fe2+一定被氧化
④不能确定通入氯气后的溶液中是否还存在Fe2+
⑤若取少量所得溶液,加入CCl4后静置,向上层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只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Fe2+、Br-均被完全氧化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NA
B.在反应KIO3+6HI===KI+3I2+3H2O中,每生成3 mol I2转移的电子数为6NA
C.根据反应中HNO3(稀)NO,而HNO3(浓)NO2可知,氧化性:HNO3(稀)>HNO3(浓)
D.含有大量NO的溶液中,不能同时大量存在H+、Fe2+、Cl-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l2+2Br-===2Cl-+Br2,Zn+Cu2+===Zn2++Cu均为单质被还原的置换反应
B.2Na2O2+2H2O===4NaOH+O2↑,Cl2+H2O===HCl+HClO,均水作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
Na2SO3与H2O2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D.生石灰用作食品抗氧化剂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物质的溶解过程,实质上就是其电离过程
B.H2SO4溶于水能导电,液态H2SO4不导电,故H2SO4不是电解质
C.1 L 0.1 mol·L-1的H2SO4溶液中含有 0.2 mol H+
D.1 L 0.1 mol·L-1的HClO溶液中含有 0.1 mol H+
7.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A.NH 、Ba2+、Br-、CO B.Cl-、SO、Fe2+、H+
C. K+、Na+、SO、MnO D.Na+、H+、NO、HCO
8.有些离子方程式能表示一类反应,有些离子方程式却只能表示一个反应。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只能表示一个化学反应的是(  )
A.Fe+Cu2+===Fe2++Cu
B.Cl2+H2O ?H++Cl-+HClO
C.CO+2H+===CO2↑+H2O
D.Ag++Cl-===AgCl↓
9.下列解释事实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工业上可用电解法制备Mg:MgCl2(熔融)Mg+Cl2↑
B.向Ca(ClO)2溶液中通入少量CO2:Ca2++2ClO-+H2O+CO2===2HClO+CaCO3↓
C.用CaSO4治理盐碱地:CaSO4(s)+Na2CO3(aq)?CaCO3(s)+Na2SO4(aq)
D.用FeSO4除去酸性废水中的Cr2O:
Cr2O+Fe2++14H+===2Cr3++Fe3++7H2O
10.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pH>7的溶液中:Na+、Mg2+、SO、I-
B.使甲基橙试液变红的溶液中:Al3+、Cu2+、NO、SO
C.由水电离出的c(H+)=1.0×10-13mol·L-1的溶液中:Na+、CO、SO、Cl-
D.加铝粉能产生大量H2的溶液中:Na+、NH、NO、Cl-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正确的是(   )
A.AgCl、BaSO4等不溶于水,都属于弱电解质
HClO是弱电解质,但NaClO是强电解质
CO2、NH3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它们均是电解质
强电解质都是是离子化合物,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
12.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B.NaHCO3的热稳定性大于Na2CO3
C.乙醇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 D.金属钠着火时,用细沙覆盖灭火
13.等质量的钠进行下列实验,其中生成氢气最多的是(  )
A.将钠投入到足量水中
B.将钠用铝箔包好并刺一些小孔,再放入足量的水中
C.将钠放入足量稀硫酸中
D.将钠放入足量稀盐酸中
14.易拉罐的主要成分为铝合金,其中以铝铁合金和铝镁合金最为常见。现取几小块易拉罐碎片进行下列实验,其中实验方案与现象、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方案
现象、结论
A
加入盐酸
产生无色气体;含铝、铁、镁三种金属
B
加入NaOH溶液
有无色气体产生;含有镁、铝两种金属
C
加入盐酸后,所得溶液中再加入少量NaOH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含有金属镁
D
用盐酸溶解并放置一会儿后,加入KSCN溶液
溶液呈红色;含有铁元素
15.某工厂用提取粗盐后的盐卤(主要成分为MgCl2)制备金属镁,其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实验室实施操作①需要的玻璃仪器是漏斗、烧杯、玻璃棒
B.Mg(OH)2―→MgCl2的离子方程式为:Mg(OH)2+2H+===Mg2++2H2O
C.操作②是将MgCl2溶液蒸干后冷却结晶
D.操作④阴极和阳极产物的质量比是24∶71
16.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相关实验探究,其中装置不合理的是(  )
A.鉴别纯碱与小苏打 B.证明Na2O2与水反应放热
C.证明Cl2能与烧碱溶液反应 D.探究钠与Cl2反应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铝罐可久盛食醋
B.焰火的五彩缤纷是某些金属元素化学性质的展现
C.氧化铝熔点很高,可作耐火材料
D.明矾作净水剂,可以除去废水中的铜离子
1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反应的实质是Al3++3NH3·H2O=== Al(OH)3↓+3NH
B.存在于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常用加入明矾等电解质的方法进行处理
C.镁铝合金既可完全溶于过量盐酸又可完全溶于过量NaOH溶液
D.依据铝热反应原理,能发生反应2Al+3MgO 高温 3Mg+Al2O3
19.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Cl、AlCl3、NH4Cl、Mg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 mol·L-1的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在0~a段加入的NaOH溶液与NH4Cl反应
B.在b~c段加入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OH-=== Al(OH)3↓
C.在d~e段加入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4OH-===AlO+2H2O
D.在滴加NaOH溶液全过程中主要粒子参与反应的先后顺序是H+、Al3+、Mg2+、NH、Al(OH)3
20.有关NaHCO3和Na2CO3的性质,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与足量盐酸反应,在相同条件下Na2CO3产生的CO2体积小
B.等物质的量的两种盐与同浓度盐酸完全反应,所消耗盐酸的体积Na2CO3是NaHCO3的两倍
C.等质量NaHCO3和Na2CO3与盐酸完全反应,前者消耗盐酸较多
D.等物质的量的NaHCO3和Na2CO3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CO2一样多
21.铝土矿的主要成分中含有氧化铝、氧化铁和二氧化硅等,工业上经过下列工艺可以冶炼金属铝。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中还需要进行过滤操作,滤渣为二氧化硅
B.a、b中铝元素的存在形式不同 C.③中需要通入过量的氨气
D.④进行的操作是加热,而且d一定是氧化铝
22.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到一定浓度的稀硝酸中,金属恰好完全溶解,反应后溶液中存在:
c(Fe2+)∶c(Fe3+)=3∶2,则参加反应的Fe和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1  B.5∶16   C.2∶3   D.3∶2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6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
23.(14分)已知某溶液X可能由K+、Cu2+、Ba2+、Fe2+、AlO、CO、SO、I-、MnO、中的若干种离子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下列实验确定了其组成。
(1)根据下列实验步骤和现象,推断实验结论:
实验步骤与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Ⅰ.观察溶液:无色透明
①原溶液中一定不含的离子是________
Ⅱ.取适量该溶液,加入过量的硝酸,有气体生成,并得到无色溶液
②原溶液中一定不含的离子是________,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
Ⅲ.在Ⅱ所得溶液中再加入过量的碳酸氢铵溶液,有气体生成,同时析出白色沉淀A
③原溶液中还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生成沉淀A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Ⅳ.在Ⅲ所得溶液中再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过量,加热也有气体生成,同时析出白色沉淀B
④白色沉淀B中一定含有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
24.(12分)Ⅰ.某实验小组为探究ClO-、I2、SO在酸性条件下的氧化性强弱,设计实验如下:
实验①:在淀粉-碘化钾溶液中加入少量次氯酸钠溶液,并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溶液立即变蓝;
实验②:向实验①的溶液中加入4 mL 0.5 mol·L-1的亚硫酸钠溶液,蓝色恰好完全褪去。
(1)写出实验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②的化学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3)Cl2、H2O2、ClO2(还原产物为Cl-)、O3(1 mol O3转化为1 mol O2和1 mol H2O)等物质常被用作消毒剂。等物质的量的上述物质消毒效率最高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Cl2  B.H2O2   C.ClO2   D.O3
(4)“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和洁厕剂(主要成分是浓盐酸)不能混用,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5.(14分)某混合物A,含有KAl(SO4)2、Al2O3和Fe2O3,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下图所示的物质之间的变化: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Ⅰ、Ⅱ、Ⅲ、Ⅳ四步中对于溶液和沉淀的分离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
(2)根据上述框图反应关系,写出下列B、C、D、E所含物质的化学式:固体B________________;沉淀D________________;溶液E________________。
(3)写出①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离子反应写离子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16分)如图实验装置用于验证某些物质的性质。在试管A中装入足量的固体NaHCO3,D为固定蚊香的硬纸片。试回答下列问题:
(1)在A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双球干燥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双球干燥管内及D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将干燥管内的Na2O2换成Na2O,则双球干燥管内及D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5 DCBDC 6--10 CCBDB 11--15BBBDC 16--20 ACADC
-22 CB
23.(14分) (1)①Cu2+、Fe2+、MnO
②I-、Ba2+  CO、K+
③AlO
Al3++3HCO===Al(OH)3↓+3CO2↑
④BaCO3 BaSO4
24 .(12分)(1)ClO-+2I-+2H+===I2+Cl-+H2O
(2)0.004 mol
(3)C (4)ClO-+Cl-+2H+===Cl2↑+H2O
25 .(14分)(1)过滤 
(2)Al2O3  Fe2O3  K2SO4、(NH4)2SO4
(3)①Al2O3+2OH-=2AlO+H2O
③AlO+H++H2O=Al(OH)3↓
26.(16分)(1)2NaHCO3Na2CO3+H2O+CO2↑
(2)吸收气体中的水蒸气(干燥CO2)
(3)2Na2O2+2CO2===2Na2CO3+O2
(4)淡黄色的Na2O2逐渐转变为白色粉末,点燃的蚊香燃烧更加剧烈
(5)点燃的蚊香逐渐熄灭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