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音乐
《爱的人间》教学设计
民勤县红沙梁镇完全小学 段吉峰 13893551502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爱的人间》,并能用真挚的情感来表现,理解歌曲所表现的内容。
2.通过听、朗诵、唱、动等音乐活动,体验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美好情感,感悟“爱”的主题。
教学重点:
在各种音乐活动中感悟体验“爱”的主题,抒发爱的情怀。
教学难点:
能正确演唱歌曲中的弱起小节、以及附点、休止符等。
教具准备:课件、曲谱
教学过程:
导入
师生问好!
首先老师想和同学们来做两个小游戏。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取老师指定的课本;
师:提示不需睁眼睛,找到指定的课本后把课本用右手举起来,接下来睁眼看看自己拿到的是不是老师指定的课本。
很少一部分是,多数不是的
师:问正确的同学是凭借什么拿到的?
生:印象、乱拿、猜测
2.请一位同学出来,蒙眼作画
师:请这位同学说说刚才的感受?
生:害怕、担心碰到、画画心里没底
师:没有了光明,我们的内心充满了孤独、恐惧。
那请问同学们觉得眼睛对我们重要吗?(重要)
师总结:其实在我们的周围,就有着这样一群特殊的人,他们因为各种原因双目失明,无法用眼睛去感知这美丽的世界,生活在孤独与黑暗之中,他们的生活全凭耳朵来听辨,全靠双手来摸索。在中国,视力残疾儿童就有6万多人,他们被称为“盲童”。盲童的眼睛虽然看不到,可是他们却和我们一样,热爱学习、热爱生活、心中也有满满的爱!
学唱歌曲
1、介绍歌曲词作者及创作背景:
接下来,我们学习一首歌曲《爱的人间》,这首歌曲是著名作曲家谷建芬作曲、王健作词专门为盲童写的一首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颁布实施10周年之际,“为了六千万”大型慈善公益晚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张海迪在晚会上演唱了谷建芬的这首新作。
首先请同学们有感情的读一遍歌词,领悟歌词所表达的情感。(1、3、5女生读,2、4、6男生读)
2、初听
要求:
a感受歌词美,表现手语美。
b感受旋律美。(哼唱全曲)
c体会歌曲美。
问题:
a这首歌曲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
答:歌颂残疾儿童热爱生活,以及乐观向上的人生观。
b全曲可以分成几段?并找出歌曲中相同的乐句!
答:三个部分,第一段和第三段基本相同,典型的ABA’三段体结构。
c标出你演唱时觉得困难的乐句,请大家帮忙解决!
(注意:四句“总有”不能拖拍,休止符、附点等唱准)
3、分析歌曲
师:通过学习,我们发现歌曲的第一段和第三段是基本相同的。前后旋律相同,中间不同,我们把它叫什么结构呢?是典型的ABA’三段体结构。同学们观察一下,A和A’哪里不同呢?(最后多了几个小节)这最后几个小节其实是作曲家一个小小的作曲技巧,她有意为这段音乐加了个小尾巴,使整段音乐给人以结束的感觉,这个小尾巴称之为“尾声”。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A’乐段中不相同的尾声部分,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地聆听一下。如果现在你是一个盲童,你会听到什么呢?【朗朗的读书声、小鸟的叫声、悠扬的笛声、呼呼地风声、沙沙的雨声……】(学生闭上眼睛聆听,师走到学生当中提问,注意节奏的控制)可以听到的东西太多了,那么作曲家在这里休止三拍是为什么呢?(想让盲童们仔细回味美好的生活呢,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4、跟唱歌曲
师:请同学们跟上音乐,完整地演唱歌曲。
师:刚才咱们同学们唱的时候,节奏、速度都掌握的很好,但是,情感方面还有所欠缺,这首歌曲怎么处理才能更好地表现歌曲的意境呢?
第一部分可以唱的轻一些,显得温馨而甜蜜;中间部分呢,情绪激动,可以唱的强一些,充满感激之情;最后一部分轻柔,给人以沉浸在幸福之中的宁静感。
5、表现歌曲
这首歌曲说是为盲童而写的一首歌曲,其实它反映了所有得到世间关爱的残疾人的心声,其实表达爱的方式有很多,此时此刻,让我们用最动人的歌声来尽情抒发我们内心的爱吧!
三、结束:《爱的奉献》
同学们,生命是可贵的,生活是精彩的。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用实际行动去理解、尊重、关爱!就像《千手观音》的编导张继刚先生所说的:“只要你心地善良,心中有爱,就会有一千只手来帮助我们;只要你心地善良,心中有爱,你就会伸出一千只手帮助别人……我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让我们高声唱出《爱的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