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选修4-51.2.2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选修4-51.2.2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新课标A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9-18 21:24: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2 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和型不等式的解法。
2:充分运用观察、类比、猜想、分析证明的数学思维方法,体会转化和数形结合的数学
思想,并能运用绝对值三角不等式公式进行推理和证明。
教学重点:绝对值三角不等式的含义,绝对值三角不等式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难点:绝对值三角不等式的发现和推导、取等条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在初中课程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对不等式和绝对值的一些基本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绝对值的意义。
在数轴上,一个点到原点的距离称为这个点所表示的数的绝对值。即

在此基础上,本节讨论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
二、新课学习:
关于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的问题,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解不等式,另一类是证明不等式。下面分别就这两类问题展开探讨。
1、解在绝对值符号内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也称绝对值不等式),关键在于去掉绝对值符号,化成普通的不等式。主要的依据是绝对值的几何意义.
2、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有两种基本的类型。
第一种类型:设a为正数。根据绝对值的意义,不等式的解集是 ,它的几何意义就是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小于a的点的集合是开区间(-a,a),如图所示。
图1-1
如果给定的不等式符合上述形式,就可以直接利用它的结果来解。
第二种类型:设a为正数。根据绝对值的意义,不等式的解集是
{或},它的几何意义就是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大于a的点的集合是两个开区间的并集。如图1-2所示。

图1-2
同样,如果给定的不等式符合这种类型,就可以直接利用它的结果来解。
3、和型不等式的解法。
4、和型不等式的解法。(三种思路)
三、典型例题:
例1、解不等式。
例2、解不等式。
方法1:分类讨论。
方法2:依题意,原不等式等价于或,然后去解。
解不等式。
例4、解不等式。
解:本题可以按照例3的方法解,但更简单的解法是利用几何意义。原不等式即数轴上的点x到1,2的距离的和大于等于5。因为1,2的距离为1,所以x在2的右边,与2的距离大于等于2(=(5-1);或者x在1的左边,与1的距离大于等于2。这就是说,或
不等式 >,对一切实数都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四、课堂练习:解下列不等式:
1、 2、 3、 .
4、 . 5、 6、 .
7、 8、 9、
10、
五、课后作业:课本20第6、7、8、9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