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
1.(2019·内蒙古)随着洋务运动的推进,需要解决资金、原料和运输同题,下列属于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是( )
A.轮船招商局 B.海南制造商 C.福州船政局 D.大生纱厂
2.(2019·江西)他们极力反对对封建思想和封建制度进行任何形式的变革,只是徘徊在封建王国的藩篱中自 认为有所新创而得意扬扬,所以最终也没能在外国侵略者面前表现出......“中兴”。下列符合 这一“有所新创”的时代主题是 ( )
A.自强求富 B.变法图强 C.民主共和 D.民主科学
3.(2019·广西)华为用5G技术使中国民族企业实现了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华丽转身。历史上,我国民族工业起步于(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4.(2019·河池)下列选项中,属于洋务运动和彼得一世改革的共同影响是( )
A.都使本国走向富强的道路 B.都触动了本国的旧社会制度
C.都开启了本国近代化的进程 D.都有利于本国封建主义的发展
5.(2019·湖南)历史漫画往往以幽默夸张的笔法描绘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并赋之以深刻的寓意,从而揭示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的本质特征。下图漫画出现的背景是( )
/
A.《南京条约》签订之后 B.《北京条约》签订之后
C.《马关条约》签订之后 D.《辛丑条约》签订之后
6.(2019·赤峰)对下面表格中的信息概括最全面最准确的是( )
/
A.鸦片战争中中国军队奋起抵抗 B.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奋起抵抗
C.中华民族爱国人士反抗外来侵略 D.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7.(2019·新疆)习近平指出:“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下列属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英雄是
①邓世昌 ②赵登禹 ③张自忠 ④左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2019·四川)有学者评价,“这场战争是一场最具关键性的海上战役,孤臣无力回天,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它的胜负改写了中国历史”。这场战争是指( )
A.中英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9.(2019·江苏)“失败后的中国没有就此沉沦,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奋起,坦然承认失败,毫不犹像转身向东,向打败自己的敌人学习。”引文评价的是中国在哪次战争失败后的反应?(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0.中国近代史是一部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签订了若干条约,其中赔款数目最多,丧失主权最严重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1(2019·云南)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多次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其中,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2.(2019·山东)当历史开始进入二十世纪的时候,在中国的心脏地带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对西方侵略的群众运动。材料中的“群众运动”指的是( )
A.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运动
C.公车上书 D.义和团运动
二、判断题
13.《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 ( )
14.《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元。( )
三、综合题
15.探寻复兴之路,铸造新的辉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二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三 “一条学习西方的道路,两种不同的归宿”,中日改革一败一成。
(1)材料一中康有为的主张与洋务派相比,两者向西方学习的内容有何不同?
(2)材料二中,梁启超认为变法成败的关键是什么?后来变法的结果如何?
(3)从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史中获得的启示是什么?
16.融入情景,探究问题。
近代列强的侵略多是从海上而来,对于这一态势,清政府在近代海防做了怎样的探索呢?
材料一:与南洋体系相比,北洋海军建设相对规范,这是由于清政府逐渐将海防重心北移,北洋海军发展获得了优先权,这一时期北洋海军建设一个以大沽、旅顺、威海三个海军基地为支撑点的海上三角防御体系。
材料二:1890年,北洋旅顺基地建成,4年后,威海卫基地也成为北洋舰队的另一集结地。前者供北洋舰队停泊和维修,后者主要为北洋舰队船只提供操练和补给保障。这两处基地的建成,使北洋舰队的警戒区域从渤海近岸推到了整个渤海湾外。
材料三:从中国海军第一个战略部件来看,我们可以知道晚晴海防战略的基本内涵:在对国家安全形势判断上,确定了日本为未来主要敌国;定型时出现了不可避免的畸轻畸重格局,重北轻南的海军建设与布局,为中国海军第一个布局造成了历史性遗憾;从海军布局的整体形态来看,它充溢着一种被动防守的指导,这种特征必然影响着海军力量的使用,从而最终使北洋舰队葬身在自家港口之内,成为中国海军的耻辱。
(1)材料一对北洋海军的特点是如何描述的?其原因是什么?
(2)结合所学指出北洋旅顺海军基地建成的意义及清政府重视北洋海军建设的目的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指出清政府在对国家海上安全态势的判断上是否正确。为什么?请举例说明。
(4)材料三中提到的北洋舰队的创建有何缺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缺陷造成了怎样的结果?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列强的侵略使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 近代以后,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夜郎自大,闭关锁国,导致中国落后于时代发展步伐,鸦片战争则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
材料二 在距“1894年中日事件”120年后的2014年4月21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向靖国神社供奉祭品。
材料三 清国之败,非君相一己之罪,盖其墨守常经,不变通所致也。夫取士必考试,考试必由文艺,文艺乃为显荣之阶梯,岂足济实效乎?……前三十载,我日本之国事,遭若何等之辛酸,厥能免于垂危者,度阁下之所深悉也。当此之时,我国去旧治,因时制宜,更张新政,为国可存立之一大要图。
材料四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1)鸦片战争后签订了什么条约?“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1894年中日事件”指什么?用一句话概括“1894年中日事件”对中国造成的重大影响。
(3)材料四的内容是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什么条约的内容?
(4)从这部屈辱的历史中,作为一名爱国者,你看到清政府的本质是什么?以史为鉴,你认为目前我国政府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样的教训?
答案
1.A 2.A 3.A 4.C 5.C
6.C 7.D 8.C 9.C 10.D
11.D 12.D
13.正确 14.错误
15.(1)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技术;康有为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
(2)改变官制或改变政治制度。失败。
(3)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是曲折的,逐渐深入的,由表及里;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
16.(1)特点:相对规范;原因:清政府逐渐将海防重心北移,北洋海军发展获得了优先权。
(2)意义:标志着中国近代海军的建立;目的:抵抗外国侵略。
(3)不正确;1895年,日军陆海两路进攻威海卫,北洋舰队腹背受敿,全军覆灭。
(4)缺陷:海军建设与布局重北轻南;以被动防守为指导;结果:影响着海军力量的使用,导致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
17.(1)《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
(4)本质:腐朽没落,极端狭隘自私的封建地主阶级政权。教训: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应该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下,不断发展壮大,维护自己的主权和领土不受他国侵犯;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才会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