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积木比赛》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学习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2.通过情境,使学生感受教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体会20以内数的顺序,培养用数位意识。
过程与方法
同学们一起做游戏,体会其中的乐趣,同时学到知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会合作,学会共赢,加强团队合作。
教学重点
初步学会在合作环境中自主学习计算,体会计算的多样化。
教学难点
由搭积木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进一步巩固数位关系。
教学方法
讨论法。
课前准备
实物投影,小捧等。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和同学们分享。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期待已久的积木大赛终于开始了,大家有没有信心取得胜利?下面请各小组派代表发表你们的参赛宣言。
新课学习
活动一:观察思考解决问题。
搭积木(出示图片:说一说1)
1.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搭积木的游戏吗?
2.明明和丁丁搭好了两摞积木在列算式时遇到了困难,你们能帮帮他们吗?
3.根据图意谁能列出相应的算式?
教师板书:10+5=15 16-2=14
4.为什么这样列算式?说一说你的想法。
(1)明明搭了两摞积木,左边一摞是十块,右边一摞是三块,明明又放上了两块一共是十五块,所以就是10+5=15。
(2)丁丁也搭了两摞积木,左边一摞是十块,右边一摞是八块,拿走了两块是十六块,所以就是18-2=16。
活动二:动手操作学习新知识。
动手操作。
(一)1.教师首先出示用5个小正方体搭成的一个立体图形,请学生分别画出从上面、正面、左面看到的形状,比一比哪个组画得正确。每组找一名代表到前面黑板上画。?????
2.汇报交流?
对于黑板上的作品进行辨析与交流。?????
对于其他学生在小组内展示交流。?????
说说需要注意的地方。????
(二)1.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表示一个十。
2.请你任意添加一个图或其它物体的个数,组成一个算式,看谁组的多。
3.小组内交流,说一说图意和算式是怎样组成的(出示图片:小棒、三角形)。
10+1=11 11-1=10 11-10=1 10+6=16
16-6=10 16-10=6 10+7=17 17-7=10 17-10=7
4.任意举出一列说一说计算的方法。
一个十添加一个一是十一,十一是由一个十和一个一组成的,所以算式是10+1=11,十一是由一捆零一根组成的,拿走了一根还剩下十根所以算式是11-1=10,十一是由一捆零一根组成的,拿走了十根还剩下一根,所以算式是11-10=1。
活动三:比赛“撘一搭”?
1.出示从正面看到的形状,请两组同学分别撘一搭。可以和周围同学结合。学生体会有足够多的正方体就有无数种搭法。?????
2.出示从左面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平面图?????
摆出立体图形。?
体会有许多种搭法,但搭法减少。?
体会根据两个方向看到的图形不能确定这个立体图形唯一的样子。能确定小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确定小正方体的数量6块,让学生撘一搭。?????
课件动态演示。?
总结比赛结果,引入下一活动。?
活动四:比赛三“看谁搭得多”?
学生搭一搭5种搭法。?
观察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为什么能确定有5种搭法。?????
总结比赛结果。
结论总结
我们通过动手操作,列出这么多的加减法算式,这充分体现了你们善于动脑思考的结果。
课堂练习
1.看谁在最短时间内做好搭积木?
2.体讨论如何快速做好积木游戏?
3.讨论积木游戏中蕴含的数学知识。
作业布置
1.思考积木游戏中体现的数学知识。
2.课后和同学或朋友在体验一下这积木游戏。
板书设计
搭积木比赛
10+1=11
十一是由一个十和一个一组成
11-10=1
十一是由一捆零一根组成的,拿走了十根还剩下一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