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课时训练
第一章 物理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态变化 温度
第1课时 物态变化
自主预习 基础达标
要点1 物质存在的状态
1. 自然界中常见的物质可以有三种状态,分别为 、 和 。处于固态、液态和气态的物质分别称为 、 和 。
2. 物质三种状态的特征:
(1)固态: 。
(2)液态: 。
(3)汽态: 。
要点2 物态变化
1. 物质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 。
2. 物理学中,物质由 变为 的过程称为物态变化。
课后集训 巩固提升
1. 关于液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有一定的体积 B. 没有一定的形状
C. 具有流动性 D. 液体间没有间隙
2. 下列实例中属于物态变化的是( )
A. 水的温度逐渐升高 B. 移动课桌位置
C. 水结为冰 D. 把冰块打碎
3. 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质的多少发生了变化 B. 物质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C. 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D. 物质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4. 下列情景中,属于物态变化的是( )
A. 细铁丝在炉火中被烧红 B. 用力将冰糖碾碎
C. 用力将钢尺折弯 D. 从冰箱中拿出来的冰块变成了水
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具有流动性的物质一定是液态
②很容易被压缩,又具有流动性的物质一定是气体
③具有一定体积的一定是固体
④具有一定形状的一定是固体
⑤没有一定形状的可能是气体
A. ②④⑤ B. ①②④ C. ③④⑤ D. ②③④
6. 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时候,关于体积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体积变小 B. 体积变大
C. 有的体积变大,有的体积变小 D. 无法判断
7. 美国有一家工厂要制造一种特殊用途的钢铝罐,即钢罐内表面要内接一层厚度为0.25mm的铝膜。焊接专家、锻压专家都束手无策。后来,圣迪亚实验室的科学家解决了这一难题,他们先把薄薄的铝片装到钢罐内与内表面相贴,再往钢罐内灌满水,水中插入冷冻管,使水结冰,冷冻后铝膜就与钢罐接牢了。使铝膜与钢罐接牢的原因是( )
A. 铝膜与钢罐之间的水把它们冻牢了
B. 铝膜和钢罐之间的水把它们粘牢了
C. 结冰时放热把它们焊牢了
D. 水结冰时膨胀产生的巨大压力把它们压牢了
8. 自然界里的水、冰和水蒸气实际上是同一种物质的三种状态,其中水是 态,冰是 态,水蒸气是 态。
9. 现有①氧气;②木块;③指甲刀;④果汁;⑤空气;⑥盐水共六种物质,其中属于固态的是 ;属于液态的是 ;属于气态的是 。(填序号)
10. 摇一摇我们的家中用于做饭的煤气罐,其中的物质是 态,它是利用加压的方法来实现的;但我们打开阀门后,却可听到“嗞、嗞”的声音,并闻到一股刺鼻的味道,但没有看到有什么流出,这说明放出的物质是 态。
11. 任何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温度、压强影响下将呈现不同的物态。人们常说“物质有三态”,比如水,通常以 、 、 三种形态出现。
12. 夏天从冰箱中取出鸡蛋,常看到鸡蛋先变湿后变干,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由 态变为 态,后又变为 态的过程。
13.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物态及其变化的实质,那么水结冰后,体积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
猜想: 。
设计、进行实验: 。
现象: 。
分析结论: 。
再换用其他物质来比较一下,你还有什么发现?
14. 小红学习了物态变化后想探究冰在什么条件下变成水,有哪些方法可使冰变成水,其中哪种方法更好。小红和同组的同学用多块大致相同的冰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将一冰块放入小烧杯中,然后一起放进冰箱里;
实验二:取一冰块用黑布(黑纸)包好放入烧杯中,一起放在阳光充足的阳台上;
实验三:取一冰块用白布(白纸)包好放进烧杯中,一起放在阳台上;
实验四:取一冰块放在一大口的盘子里在阳台上用放大镜将太阳光会聚在冰块上;
实验五:取一冰块放入盘子中,用大功率的灯泡放在其上并闭合开关。
过一段时间发现:①冰箱内的冰块没熔化,而其他都有水出现,则说明冰变成水需 。②包黑布时比包白布时冰熔化快,则说明 ,这一事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夏天大多穿 的衣服;而冬天多穿 的衣服。③放大镜后面的冰块上有亮斑,则说明放大镜能把通过它的光 。④大功率灯泡化冰较快,但此方法浪费能源。
15. 桌上有如下物体:茶杯、氧气(装在氧气瓶内)、洗发液、铁块、小镜子、笔记本、铜块、导线、木尺、铅笔、食盐、空气(装在气球内)、醋、酱油,请将它们进行分类,并说出分类的理由。
16. 在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有一状如卧兔的石头,石头正中有一个光滑圆润的小洞,在这块石头上方有水滴接连不断地从岩石缝中滴落下来,经过漫长的岁月终于滴穿了石块,这就是水滴石穿的故事。这个故事证明了柔弱的水可以将坚硬的石头“钻”出洞来。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用刀来切断很多坚硬的固体物质,但它却无法将水切开,这正是大自然的神奇所在,请你用本节所学的知识解释这两种现象。
参考答案
自主预习 基础达标
要点1 1. 固态 液态 气态 固体 液体 气体 2. (1)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2)没有固定形状,但有一定体积 (3)没有固定形状,也没有一定体积
要点2 1. 相互转化 2. 一种状态 另一种状态
课后集训 巩固提升
1. D 2. C 3. C 4. D 5. A 6. B 7. D
8. 液 固 气
9. ②③ ④⑥ ①⑤
10. 液 气
11. 冰 液态水 水蒸气
12. 气 液 气
13. 水结冰后体积变大 设计、进行实验:把适量水放在塑料杯里,记下液面所在的位置,再把它放到冰箱里,使之变为固体 结冰后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大 水结冰后体积变大 换用石蜡来做这个实验,发现和这个规律相反。(合理即可)
14. 吸收热量 黑色善于吸收太阳光 白色 黑色 会聚到一点上
15. 解:固体:茶杯、铁块、小镜子、笔记本、铜块、导线、木尺、铅笔、食盐;液体:洗发液、醋、酱油;气体:氧气、空气。 理由:固体有一定的体积,也有一定的形状;液体有一定的体积,而没有一定的形状;气体没有一定的体积,也没有一定的形状。
16. 解:固态物质具有一定形状和体积,其分子位置相对稳定,液态物质虽具有一定体积,但它没有固定形状且具有流动性,其分子位置随形状变化而变化。所以固体物质容易被击穿,被切断,而液体却不会被切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