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上语文第二单元-8《世说新语》课件(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七上语文第二单元-8《世说新语》课件(3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9-20 09:20: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世说新语》两则
刘 义 庆
作者简介:
刘义庆(公元403--444年),南北朝刘宋王朝宗室,彭城(今江苏苏州市)人,袭封临川王,他秉性简素,爱好文史,喜欢招聚文学之士,所著除《世说新语》以外,还有《幽明录》《宣验记》等小说和文集,但已散佚。
《世说新语》是一部以汉末、魏、晋士人生活为题材的小说,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编撰者是刘义庆。全书共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夙慧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志”是记的意思。“志人小说”主要是记述人物言行事迹。 
一、咏雪
读准字音,正确停顿;
柳絮


fǒu
yùn
谢道韫
无奕
尊君在不

谢太傅
zhòu
雪骤
chā nǐ
差可拟
俄而
é

解释: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2、与儿女讲论文义
3、俄而雪骤
4、公欣然曰
5、撒盐空中差可拟
6、未若柳絮因风起
基础知识
家庭聚会
儿女、侄子、侄女等
不一会儿
高兴地
差不多可以相比
比不上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 《世说新语》—
谢太傅寒雪日 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 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咏 雪
家中的子侄辈
兄子 胡儿曰:“撒盐空中 差 可拟。”
兄女曰: “未若柳絮因风起。”
表凭借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 无弈 女,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表判断
译文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谈诗论文。不一会,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被风吹得漫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后来成了)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1、下列人物叫什么名字?
谢太傅:
胡儿:
兄女:
左将军:
谢安
谢朗
谢道韫(yùn)
王凝之
兄子胡儿(谢朗)
兄女(谢道韫)
人物
谢太傅(谢安)
哥哥的长子
长兄的女儿
——撒盐空中
——柳絮纷飞
观点
比喻
2、找出本文的古今异义字
儿女
文义
因风起
家中的
子侄辈
子女
诗文
文章意思
凭借,乘,趁
因为
词语
古义
今义
3.“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4.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家庭氛围:融洽、欢乐、轻松、温馨等
表示一种赞扬和敬佩,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5、柳絮因风起
(好在哪里?)


文化内蕴
飞扬之态
轻盈之雅

文章虽然没有明确交代谢太傅的评价,但从文末补充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分明是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意在言外,确实耐人寻味。 “柳絮”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

6、主旨:作者写此文,意图是什么?
通过谢家儿女咏雪一事,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才智,同时也透出一种家庭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
二、陈太丘与友期行
读准字音,正确停顿;
正音,正确朗读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shě
fǒu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

至, 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
相约而行。期,约定
到达
放弃
离开

嬉戏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好同行,约好正午(见面),正午过了那个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就不再等候离开了,陈太丘走后那人才到达。元方当时才七岁,在门外嬉戏,那人问元方:
“尊 君在 不?”答曰:“待君久不


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对别人父
亲的尊称
通“否”
等待
不是
丢下,舍弃
“你父亲在吗?”元方答道:“等了你好久你不来,他已经离开了。”那人便生气的说:“(你父亲)真不是人,和别人约好一起走,却把人丢下自己走了。”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


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 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我父亲

信用
惭愧

回头看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定在中午(一同出发),中午(到了)(您)(却)没有到,(这)就是没有信用;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这)便是没有礼貌。” 客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拉元方,元方径直走入家门根本不回头看。
1、下列人物叫什么名字?
 他们是什么关系?
陈太丘
元方
陈寔(shí)
陈纪
陈寔的长子
2、“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
是个不守信用,没有时间观念的人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元方指出了父亲友人的哪两个错误?(原文)
4、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元方却“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认为元方并非无礼的理由:客人无礼在先是事实,元方懂得指出客人的不对、维护父亲的尊严已属不易,再说,元方 “入门不顾”正是他性格率真、好恶分明的体现,对于一个年仅七岁的孩子,我们不应求全责备。
认为元方确实有失礼仪的理由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仍不失为有识之人,怎么能因人的一时之错便彻底否定一个人呢?原谅一个知错能改的人,不正表现了一个人胸襟宽广,有涵养吗?
5、陈元方是一个怎样的人?
懂礼识仪,机智聪明,刚正不阿, 率真自然
6、主旨:作者写此文,意图是什么?
(1)借元方责客之语,说明“信”和“礼”的重要性。
(2)也赞扬元方的聪敏率真。
“君”“尊君”“家君”这三个称谓各表示什么意思?
君:对别人的敬称,犹今之“您”。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古人称呼上的原则:称人时尊重对方,
对外人称呼自己人时谦逊有礼。
称呼
(亲属)
别人的
父母:
尊君,令尊
令堂,令母
儿女:
令郎,令爱
妻子:
尊夫人,贤内助
自己的
父母:
家父,家母
儿女:
犬子,小女
妻子:
拙荆,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