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7张PPT。第 一 单 元
第1课 春【国学诵读】
春 日
朱 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赏析】此诗表面写游春观感,但其实诗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讲学,“寻芳”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比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染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识·日积月累】
1.读准字音,辨清字形
朗润( ) 酝酿( )
应和( ) 卖弄( )
烘托( ) 抖擞( )rùnniànɡhènonɡhōnɡsǒu﹒﹒﹒﹒﹒﹒liáo( )亮 静mò( )
风zhenɡ( ) jiàn( )壮
hóu( )咙 清cuì( )嘹默筝健喉脆2.通晓词义,填对词语
①___________:欢欢喜喜的样子。?
②_________:明亮滋润。?
③_____________: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④_____________: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文中比喻
姿态优美。?欣欣然 朗润 呼朋引伴 花枝招展 【读·观其大略】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别用一个动词填写本文的写作
思路,完成本文的结构梳理。
( )春——( )春——( )春盼绘赞2.课文主要描绘了一幅幅美丽的春景,请细读课文,仿照
示例在括号里填一个字,使之能概括课文内容。
草报春→花( )春→风唱春→雨( )春→人
( )春争润迎【作家作品】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
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
《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
《你我》等。散文代表作有《春》《荷塘月色》《背
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名言警句】
(1)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乐府《长歌行》
(2)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唐·李华《春行即兴》
(3)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 ——谚语
(4)一燕不能成春。 —— 克雷洛夫【多音字】
【形似字】
【词语辨析】
花枝招展 姹紫嫣红
【同】都有“美丽”的意思。
【异】“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姹紫嫣红”形容各种颜色的花卉艳丽、好看。【举例】①阳春三月,各种花次第开放,姹紫嫣红。②春
天像小姑娘一样花枝招展,美丽极了。【探究一】品春日美景
1.课文集中描绘了哪几幅春天的图景?阅读课文,填写下表。小、嫩、绿、多软拟人、排比花多、色艳、味甜由高到低拟人、比喻、排比触觉、嗅觉、视觉、听觉拟人细密、轻盈由物到人,由近到远动静结合排比、比喻人勤、春早由物及人2.作者如何将“春花图”描写得立体感强、活灵活现?请从写作手法、修辞手法等方面简单分析。 答: (1)写作手法:作者从色味、虚实、动静、高低等方面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五彩缤纷的立体感很强的春花图。(2)修辞手法:用拟人手法表现花儿争奇斗艳的动人姿态。用比喻、排比的手法,把春天花儿的娇美动人的颜色写得活灵活现。 ?【探究二】品精美语言
3.文章语言精美,用词准确,并且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
法。请仿照参考示例进行赏析。
示例1: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
来飞去。﹒赏析:一个“闹”字,不但写出了“嗡嗡”的声响,而且呈现出一派繁忙劳动的热闹景象,既有声音,又有情态。同时也从侧面表现出春花多、艳、甜的特征。示例2: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赏析:这句话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花色的鲜艳美丽。(1)请体会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答: “偷偷地”“钻”把小草拟人化了,形象地表现了
春草顽强的生命力。用“偷偷地”修饰“钻”,写出了
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的惊喜之
情。 ?﹒②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答: “脸红”将太阳拟人化,既表现了太阳的温暖,抓
住了春阳的特征,也表现了春天太阳的内在神韵。 ?(2)请体会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
①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答: 这句话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雨细、密、亮的特点。 ?②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答: 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花争春、竞相开放、互不相让的动态,向人们展示了大自然生机勃勃、争奇斗艳的情景。 ?③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答: 这三段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表现出春天的新生、娇美和无穷活力,形象地点明了春天成长的进程。表达了作者追求美好未来的强烈感情和对春天不可遏制的生命力的无限赞美。 ?【探究三】品写作技法
4.作者笔下的春天到处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给读者一
种生命的活力之美。请根据提示填写下面的写作手法。
(1)作者描绘春花图,先写眼前的实景,再巧妙地联想到
秋实,这是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写作手法,让读者在
头脑中产生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虚实结合 (2)作者描绘春草的柔软时,不直接写春草,而是写“坐
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通过人们在草地上的活动,突出春草的柔软,这是运用了
_________手法。?
(3)作者善于透过多种感官来写景,如描绘春风图就从触
觉、_________、_________等多个角度进行描写。?衬托 嗅觉 听觉 【析·考点】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语言
常见题型:
1.画线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画线语句。答题指导:【练·类文】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题。 世纪金榜导学号
春 风 之 吻
王 纯
春风是春天带给这个世界的初吻,芳醇甜美,浪漫迷人。春风之吻,有声、有色、有香、有味,实在是春天最美的馈赠啊! 非常喜欢杜甫的一首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春风就像一段浪漫爱情的引子,是缘起,从此整个世界开始踏上美丽之旅。春风吻过美丽江山,花草才会清香,冰雪才会融化,泥土才会潮湿,燕子才会轻盈而飞,水才会暖,沙才会温,美丽多情的鸳鸯才会相依相偎……春风之吻,带来了无限生机。 “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如果没有春风之吻,大自然怎肯从冬梦中醒来?万物怎会突然间心动,继而开始准备一场春天的浪漫之约?春风吻过,繁华登场,勃勃生机顿时出现在眼前。 春风是有颜色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春风之吻是绿色的吗?是,你瞧她吻过柳梢,把柳梢染绿了;吻过田野,把田野染绿了;吻过春山,把山也染绿了。有人说,春风是红色的,她吻过桃花,把桃花染红了;有人说,春风是黄色的,吻过迎春花,把迎春花染黄了;有人说,春风是白色的,她吻过春天第一朵开放的白玉兰,把玉兰花染白了……春风之吻,美丽缤纷,吻出一个万紫千红的春天。 春风是有声音的。春风之吻,让冰河
解冻,山泉叮咚。“春江水暖鸭先知”,那
些活泼的生灵们,早早就听到春风的呼唤,
投入喧闹的春天里。檐下的燕子也开始啁啾,它们的歌
喉被春风浸润过,更加清脆婉转。百灵鸟在春风中放歌,
小兽们呼朋引伴地在春风拂过的山林里撒欢,虫儿们在春风浩荡的田野里舞蹈歌唱。春风吻过大地,一场春雨悄然而降,轻轻的滴答声,似有似无,吟唱着童谣一般的纯净之音。春之声,如此动人心弦,让人感到无比舒适和愉悦。 春风是有香味的。春风之吻,带来了芳香甜美的味道。清晨的土地里,散发着泥土的气息,潮润清新,深深吸一口,沁入心脾,好像还带着丝丝的甜味儿。麦田返青,小草萌动绿意,草木开始萌发,空气中的草木清香,难道不是春风的味道?春风深情一吻,花儿们便次第开放,蜂蝶在其间忙碌,把花香传播开来,春风是甜的,香的。 春风吻在我的脸上,感觉柔柔的,暖暖的,果然是“吹面不寒杨柳风”。那样的吻,仿佛一双温柔的手在抚摸,也像一块儿软软的轻纱滑过脸颊,温暖曼妙,说不出的浪漫之味。 不知是谁唱了起来:“春风她吻上了我的脸,告诉我现在是春天……趁着这春色在人间,起一个清早跟春相见……”歌声非常动听,把春风唱得那么有情有义。大好春色,莫要辜负了,早早投入春天的耕耘、创造中去吧!
春风之吻,缤纷,动听,甜美,浪漫,深情。春风一吻,人即刻就醉了,醉倒在这无边的春色中。1.从本文内容看,春风有怎样的特征?
答: 春风是有声、有色、有香、有味的。 ?★2.请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
答: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出春风吹拂,带给人以柔和、温暖的感觉。 ?3.文章最后一句“春风一吻,人即刻就醉了,醉倒在这无边的春色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表达了作者对春风和春风带来的美好春光的喜爱和陶醉之情。 ?4.你更喜欢朱自清笔下的《春》,还是此文?为什么?
答: 示例:我更喜欢朱自清笔下的《春》,因为朱自清先生善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从触觉、嗅觉、听觉等角度把无形、无味、无声的春天写得有形有味、有声有情。 ?点击进入 放松一刻【操作说明】
按任意键进入
→上下选择键 ↑键↓键
→确认键 enter键一课多练·显身手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D )
A.蓑衣(suō) 酝酿(yùn) 应和(hé) 黄晕(yùn)
B.抚摸(fū) 嫩叶(nèn) 鸟巢(cháo) 稀疏(shū)
C.戴笠(lì) 嘹亮(liǎo) 朗润(rùn) 眨眼(zhǎ)
D.抖擞(sǒu) 喉咙(hóu) 繁花(fán) 蜜蜂(mì)
2.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B )
A.洪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B.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C.春天象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D.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带着笠的。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C )
A.他说话总给人一股咄咄逼人之感,令人很不舒服。
B.袭人等捧过茶来,才吃了一口,平儿也打扮的花枝招展的来了。
C.一场春雨之后,那雪白的梨花漫山遍野,绽放出五彩缤纷的美丽。
D.春雨淅淅沥沥,丝丝缕缕地飘落在大地上,大地一片嫩绿。
4.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作者是 朱自清 ,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是我国著名的 散文家 、 诗人 、学者,他的散文代表作有《背影》《荷塘月色》等。?
5.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
A.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B.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像小姑娘,像健壮的青年。
C.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D.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6.桃花开了,燕子来了,草儿绿了,站在冰雪初融的大地上,感受和风细雨漫天无际的温柔,我们听见有一个声音在我们的心里快乐地叫着:“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同学们,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去寻觅春天的足迹。
【寻觅足迹】在寻找春天的足迹的过程中,老师要求同学们编辑“自然日志”,请你给“自然日志”取几个恰当的名字。(不超过4个字)
答: 示例:①我爱自然 ②走进自然 ③拥抱自然 ?
【诗情画意】请为下列两幅图片配上恰当的古诗词名句。
(1)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
(2)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春天节气】你还会背那首《二十四节气歌》吗?其中“春雨惊春清谷天”一句点出了春天的六个节气。请你选择其中的某一个节气,谈谈这个节气的含义,并写出你所知道的有关这一节气的一句谚语。
答: 示例:①节气:立春。含义:春季的开始。 ②谚语:立春一日,百草回芽。 ?
7.【技法借鉴】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的特征,从不同的角度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描绘春天。如作者从触觉、嗅觉、视觉、听觉等方面,运用比喻、拟人、引用等修辞手法,把无形、无味、无色的春写得有声有味,有情有感。
【片段练笔】请你仔细观察春天的景物,试着从不同角度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描写一下吧!
【情境提示】①小河边:小草、垂柳、野花。②田野里:麦苗、蝴蝶、燕子。③公园里:草坪、树木、游人。
答: 示例:春间二三月,微风轻轻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无声地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舒展着它们黄绿的枝条。红的花,散发着清香;绿的草,也有一种沁人心脾的青草味儿。那些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唧”一声便由南方飞回来,加入了这个美妙无比的春景中,为春光平添了无限的乐趣。这美丽的春天,给人以新的开始,新的生命,新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