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致云雀》授课课件(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4 《致云雀》授课课件(3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9-19 21:17: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8张PPT。2.4 *致云雀作者*雪莱珀西·比希·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有才华的抒情诗人之一。William Wordsworth曾称其为 “One of the best artists of us all“,同时期的拜伦称其为 ”Without exception the best and least selfish man I ever knew”, 更被誉为诗人中的诗人。
其一生见识广泛,不仅是柏拉图主义者,更是个伟大的理想主义者。 创作的诗歌节奏明快,积极向上。雪莱1792年生于苏萨科斯郡一个贵族家庭,12岁被送进伊顿贵族学校受教育1810年入牛津大学学习,第二年因发表《无神论的必然性》小册子被牛津大学开除,不久到都柏林参加爱尔兰人民的民族独立运动。
1813年发表第一部长诗《麦布女王》,抨击封建制度的专横无道和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反映劳动人民的悲惨境遇,引起了英国资本主义阶级的仇视,1818年被迫侨居意大利。 雪莱雪莱创作了《致英国人民》、《1819年的英国》、《暴政的假面游行》等政治抒情诗,强烈谴责封建统治集团的罪行,号召人民为自由而斗争。
雪莱在《云》、《致云雀》、《西风颂》等抒情诗中,通过描写自然景象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作品想象丰富,音韵和谐,节奏明快,在英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雪 莱雪莱在1822年7月驾
小艇旅行途中,偶遇
风暴,溺水于斯佩齐
亚海湾,时年30岁。主要内容雪莱《致云雀》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主要内容它描绘了在黑夜中呼唤黎明的云雀形象,诗人以饱满的激情写出了自己的精神境界、美学理想和艺术报负,诗中模仿云雀高飞的节奏,云雀一边高蹿,一边歌唱,愈唱愈亮,愈飞愈高。
诗人一面倾听着云雀的歌声,一边希望自己的歌声也能给人们带来快乐和希望。
《致云雀》中的“云”被描写为具有旺盛生命力的东西,它从江河湖海中吸取水分,然后降雨到大地,培育出美丽的花朵。艺术手法《致云雀》是诗人抒情诗的代表作。诗歌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热情地赞颂了云雀。
在诗人的笔下,云雀被比喻成什么?艺术手法在诗人的笔下,云雀是欢乐、光明、美丽的象征。
诗人运用比喻、类比、设问的方式,对云雀加以描绘。
把云雀比作诗人,比作深闺中的少女,比作萤火虫,使云雀美丽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艺术手法诗人把云雀的歌声同春雨、婚礼上的合唱、胜利的歌声相比,突出云雀歌声所具有的巨大力量。
诗歌节奏短促、轻快、流畅、激昂,节与节之间,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极具艺术感染力。艺术手法诗,总是用比喻写成的。在《致云雀》共计21节105行的这首诗歌里,雪莱大量采用了比喻的手法。
并且,没有一次比喻是多余,每一次比喻都更丰满地塑造了形象。也更充分抒写了他的感受,他的思想和情绪。
全诗以赞美开始,以感叹告终,层次分明,结构严谨。 艺术手法全诗在用大量明喻和暗喻描绘云雀及其歌声的同时,塑造了一个象征,一个理想艺术大师的形象。 “云雀” 内涵《致云雀》一诗通过云雀的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光明的向往和对理想的追求。
云雀是一种鸟,形如麻雀而稍大,栖于荒野草原之中,在地面营巢又性喜高飞,常从它的“领地”升腾而起直上云霄,边飞边叫,越飞越高。因云雀有这种独特的习性,往往被诗人选作讴歌的对象。 “云雀” 内涵雪莱在诗中再三表示自己比不上云雀,不知怎能接近它的欢乐。其实,诗人和云雀在许多方面都很相似:都追求光明,蔑视地面,都向往理想的世界。
不同的只是诗人痛苦地感到了理想与现实间的巨大差距,而这个差距对云雀是不存在的。一面是跃腾欢唱,一面是酸楚苦涩,其实这两者是相反又相通的。二者之中,不断飞升是主导方面。
从诗的整个调子中可以看出,雪莱虽感到理想遥远的痛苦,仍以不断飞升的积极情调去超越感伤。在艺术表现上很见功力,诗句的音律与文字珠联壁合,历来为人称道。 致云雀 ——雪莱 你好呵,欢乐的精灵!
  你似乎从不是飞禽,
  从天堂或天堂的邻近,
  以酣畅淋漓的乐音,
  不事雕琢的艺术,倾吐你的衷心。 向上,再向高处飞翔,
  从地面你一跃而上,
  像一片烈火的青云,
  掠过蔚蓝的天心,
  永远歌唱着飞翔,飞翔着歌唱。 地平线下的太阳,
  放射出金色的电光,
  晴空里霞蔚云蒸,
  你沐浴着明光飞行,
  似不具形体的喜悦刚开始迅疾的远征。 淡淡的绛紫色黄昏,
  在你的航程周围消融,
  像昼空的一颗星星,
  虽然,看不见形影,
  却可以听得清你那欢乐的强音——
  那犀利明快的乐音,
  似银色星光的利剑,
  它那强烈的明灯,
  在晨曦中逐渐暗淡,
  直到难以分辨,却能感觉到就在空间。 整个大地和大气,
  响彻你婉转的歌喉,
  仿佛在荒凉的黑夜,
  从一片孤云背后,
  明月射出光芒,清辉洋溢宇宙。 我们不知你是什么
  什么和你最为相似? 从霓虹似的彩霞,
  也难降这样美的雨,
  能和随你出现降下的乐曲甘霖相比。 像一位诗人,
  隐身在思想的明辉之中。 吟诵着即兴的诗韵,
  直到普天下的同情,
  都被未曾留意过的希望和忧虑唤醒。 像一位高贵的少女,
  居住在深宫的楼台,
  在寂寞难言的时刻,
  排遣为爱所苦的情怀,
  甜美有如爱情的歌曲溢出闺阁之外。 像一只金色的萤火虫,
  在凝露的深山幽谷,
  不显露出行止影踪,
  把晶莹的流光传播,
  在遮断我们视线的鲜花芳草丛中。 像被她自己的绿叶
  荫蔽着的一朵玫瑰,
  遭受到热风的摧残,
  直到它的馥郁芳菲
  以过浓的香甜使鲁莽的飞贼沉醉。 晶莹闪烁的草地,
  春霖洒落时的声息,
  雨后苏醒了的花蕾,
  称得上明朗、欢悦,
  清新的一切,都及不上你的音乐。 飞禽或是精灵,
有什么甜美的思绪在你心头? 我从来没有听到过,
 爱情或是醇酒的颂歌,

 能够迸涌出这样神圣的极乐音流。 是赞婚的合唱也罢,
  是凯旋的欢歌也罢,
  和你的乐声相比,
  不过是空洞的浮夸,
  人们可以觉察到,其中总有着贫乏。 什么样的物象或事件,
 是你那欢歌的源泉?
 田野、波涛或山峦?
 空中、陆上的形态?
 是对同类的爱,还是对痛苦的绝缘? 有你明澈强烈的欢快,
 使倦怠永不会出现,
 烦恼的阴影从来
 接近不得你的身边,
 你爱,却从不知晓过分充满爱的悲哀。 是醒来或是睡去,
 你对死亡的理解一定比
 我们凡人梦到的
 更加深刻真切,否则
 你的乐曲音流,怎么像液态的水晶涌泻? 我们瞻前顾后,为了
 不存在的事物自忧,
 我们最真挚的笑,
 也交织着某种苦恼,
 我们最美的音乐,是最能倾诉哀思的
曲调。 可是,即使我们能摈弃
  憎恨、傲慢和恐惧,
  即使我们生来不会
  抛洒一滴眼泪,
  我们也不知,怎样才能接近于你的欢愉。 比一切欢乐的音律,
 更加甜蜜美妙,
 比一切书中的宝库,
 更加丰盛富饶,
 这就是鄙弃尘土的你啊你的艺术技巧。 教给我一半你的心
 必定是熟知的欢欣,
 和谐、炽热的激情
 就会流出我的双唇,
 全世界就会像此刻的我——侧耳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