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 八年级上册历史 第4课 洋务运动(共8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部编 八年级上册历史 第4课 洋务运动(共8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9-19 18:57: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85张PPT)
*

  
统编版 八年级 上册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清政府将如何挽救其摇摇欲坠的统治呢?
所谓近代化,即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
*

  
*

  
[tú]
洋务派: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朝统治。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
洋务运动:
是指19世纪60到90年代,洋务派掀起的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zxxk
洋务运动的起止时间及口号: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前期:“自强”
后期:“求富”

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各阶段主要内容?
发展近代军事工业(“自强”)
开办近代民用企业(“求富”)
筹建海军?
前期:
后期:
(19世纪70— 90年代)
(19世纪60年代)
zxxk
二、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
①兴办新式学校;
②设立翻译馆;
③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
*

  

  
*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

  
19世纪60年代
口号:“自强”
洋务运动前期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安庆内军械所
洋务派兴办的第一个军事工业
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是当时规模最大
的近代军事工业
远东第一大船厂
时间 举办者 企业名称 企业在当时的特点
1861年 曾国藩
1865年 李鸿章
曾国藩
1866年 左宗棠
江南制造总局
——中国近代最大的军工企业
江南制造总局炮厂的机器房
枪炮车间
锅炉房
铁甲舰
江南制造总局生产的后膛钢炮
江南制造总局生产的快利枪
江南制造总局生产的曼里夏1888直拉式步枪
湘军、淮军10万杆前膛枪基本都是江南总局制造。

——夏东元《洋务运动史》
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他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成功收复新疆。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2)左宗棠收复新疆
7、左宗棠收复新疆
18世纪初乌兹别克人在中亚费尔干纳盆地建立封建浩罕汗国。
1865年浩罕国陆军司令阿古柏侵入我国喀什,占领南疆。1867年建立“哲德沙尔”(“七城”之意)汗国,自称为汗。受英国和沙俄殖民主义者在政治、军事、经济等各方面的积极支持。
1877年阿古柏兵败自杀。
19世纪沙俄侵略中亚,1876年并吞浩罕汗国。
浩罕国和阿古柏
左宗棠收复新疆时使用的装备新式武器
和采用新式训练的清军
新 式陆 军

2.兴办近代民用工业
①口号:
“求富”
②典型代表:
*

  
19世纪70年代
口号:“求富”
民用企业
轮船招商局
轮船招商局的“新民”号轮船
开平矿务局外景
张之洞建立的汉阳铁厂
*

  
*

  
【水脚】:指水路运输费用
3.筹建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海防”与“塞防”之争
海防重要
李鸿章派
海防派
塞防重要
左宗棠派
塞防派
台湾
新疆粮产丰富,牛羊遍野……煤、铁、
金、银藏量极为丰富。看起来是千里
荒漠,但实际上实为聚宝之盆。
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
六十许人,岂尚有贪功之念?所以一力承担者,此心想能鉴之。
此论符合中华民族之长远利益。
北洋海军
福建海军
南洋海军
(2)筹建新式海军
1885年,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
*
1875年南洋水师成立
新 式海 军
*
1879年福建水师成立
新式海 军
停泊于旅顺港内的北洋舰队部分舰只
停泊于威海卫港内的北洋舰队部分舰只
北洋舰队:定远舰
德国造、7335吨级的一等铁甲舰。分别为定远号及镇远号,为大清国北洋舰队的主力舰。定远号于1885年10月服役,并成为大清帝国北洋水师的旗舰。
北洋舰队:致远舰
致远号巡洋舰,英国造,排水量2,300吨,航速达18.5节,是北洋水师主力战舰中速度最高的。姊妹舰靖远号及同时在德国订购的经远、来远号在1887年底完工加入北洋水师后,停止北洋水师采购新武器。
北洋舰队主力战舰定远舰
北洋舰队主力战舰致远舰
镇远舰铁锚(现存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1885年,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
*
威海卫北洋水师舰队
北洋海军群像
定远号
北洋水师主力舰艇
舰名 舰种 排水 马力 航速 火炮 鱼雷 乘员(人) 管带 制造地 下水(年)
定远 铁甲舰(旗舰) 7335 6900 14.5 22 3 331 刘步蟾 德国 1882
镇远 铁甲舰 7335 7200 15.4 22 3 331 林泰曾 德国 1882
来远 装甲防护巡洋舰 2900 4400 15.5 14 2 202 邱宝仁 德国 1887
经远 装甲防护巡洋舰 2900 4400 15.5 14 4 202 林永升 德国 1887
致远 穹甲防护巡洋舰 2300 7500 18 25 4 202 邓世昌 英国 1886
靖远 穹甲防护巡洋舰 2300 7500 18 25 4 202 叶祖珪 英国 1886
济远 穹甲防护巡洋舰 2300 2800 15 18 4 204 方伯谦 德国 1883
平远 岸防铁甲舰 2100 2400 14.5 11 1 145 李和 福建 1889
超勇 撞击巡洋舰 1350 2400 15 18 3 135 黄建勋 英国 1881
扬威 撞击巡洋舰 1350 2400 15 18 3 135 林履中 英国 1881
镇东 炮舰 430 350 10 3 - 55   英国 1879
镇西 炮舰 430 350 10 3 - 54   英国 1879
镇南 炮舰 430 350 10 3 - 54 蓝建枢 英国 1879
镇北 炮舰 430 350 10 3 - 55 吕文经 英国 1879
镇中 炮舰 430 350 10 3 - 55 林文彬 英国 1881
镇边 炮舰 430 350 10 3 - 54   英国 1881
为了洋务的需要,洋务派还做了哪些事情?
(1)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
(2)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
(3)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
作用:从而培养了一批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
4.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留学 (培养人才)
京师同文馆
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改为译学馆。
*
学 习 内 容
私塾 四书、五经



堂 外语、天文、代数、化学、物理、医药、外国史地、国际公法、富国策、体育、造船技术、航海测量、经学等
1872年,首批身穿缎袍、拖着长辫的孩子
从上海出发开始了他们十年的留学生涯。
“留美幼童”为1872年至1875年间由清政府派往美国留学的四批中国幼童的总称。
120名留美幼童的平均年龄为12岁半,以广东(84人)、江苏(21人)为主。他们中有50多人在中学毕业后得以进入哈佛、耶鲁、哥伦比亚、麻省理工等著名学府继续深造。
1881年,出于当权者对幼童“全盘西化”的担忧,清廷颁旨全数撤回留美学生。至1881年年底,除已在美国病故者3人、中途辍学或拒召者23人外,剩下的94名“留美幼童”,分三批回国。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北洋政府内阁总理——唐绍仪
清华大学首任校长——唐国安
海军将领——吴应科
电报局长——方伯梁
清外务尚书——梁敦彦
*

  
探究问题:
有那么多个“第一”的洋务运动,
为什么走向失败的末路呢?
探究方式:
阅读任务单三段材料,小组合作完成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

  
材料一
材料三
材料二
*

  
*
*
唐山至胥各铁路是中国自办的第一条铁路
*
*

  
*

  
【糊裱】:用纸糊房间的顶篷或墙壁等。
*

  
冯杨《低关税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
中国历史时期经济发展曲线图
*

  


民用工业近代化
交通近代化
军事工业近代化
教育近代化
发展近代军事工业

开办近代民用企业

建立新式海陆军

兴办新式学校、翻译馆,派遣留学生
历史积极性
内容
根本目的
维护和巩固清朝的统治
历史局限性
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评 价
zxxk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
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洋务运动的目的是要维护清朝的统治,富国强兵。它达到这个目的了吗?以史实说明。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有很多,你认为根本原因是什么?
洋务运动的结局:
失败
材料: “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
回答:依据上述材料概括洋务运动破产的根本原因。
只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不学习西方的政治体制。改革没有触动封建制度。
有的人认为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有的人又认为洋务运动的消极作用是主要的。我们应当怎样评价洋务运动呢?
请根据所学的知识,按照自己的理解,说说你同意那种看法并阐述理由。
积极方面:
①它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
②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④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消极方面:
同治中兴
“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六十年。”

——美国汉学家芮玛丽
*
42 岁的张 謇,弃官从商,实业救国。
34 岁的詹天佑,修筑铁路,科技救国。
32 岁的梁启超,公车上书,改良救国。
29 岁的孙中山,暴力颠覆,革命救国。
*
总结:
洋务派的产生(背景、目的、主张、时间、代表)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军事、民用、海军、人才)
洋务运动的结局----破产、失败
洋务运动的评价(消极、积极)
洋务运动
*

  
Li hong chang
never misses
the Sunday Journal
*

  
【玄黄】指天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