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共5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共5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9-20 06:56: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1张PPT)
采集狩猎
山顶洞人
采集渔猎
北京人
他们怎样获得食物?
假如你是一个原始人,你仅仅只靠在野外采集的果实,和捕捉的动物为生,会有哪些不便?
受季节变化和天灾影响大,食物来源不充足,不稳定,需要经常迁徙
自己种植作物
素:野果、菜···
荤:鹿肉、
鸟肉、野猪肉···
男:
女:
渔猎
采集
驯化、圈养
观察、培育
原始
种植业
原始
畜牧业
想象过程

母系氏族、定居生活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农耕文明


重要标志:
采集植物——栽培农作物(原始农业)
原始狩猎——家畜饲养(原始畜牧业)
采集者——生产者(改变了被动依赖自然界的状况)
打制石器——磨制石器
群居生活——聚落:既是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也是人们进行生产的场所
一、原始农业的发展(总结)
(一)兴起时间:
(二)兴起地点:
(三)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大约一万年前
南方:长江、淮河流域(水稻)
北方:黄河流域(粟和黍)
农作物种植
家畜饲养
聚落
磨制石器
(四)兴起和发展的意义:

世界之最地图落实

使用这种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之为新石器时代
原始农业兴起改变了人类获取食物的方式,标志着我国历史迈入农耕文明时代;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距今
时间 遗址
地点 所属
流域 聚落
建筑 粮食
作物 生产
工具 畜牧业 手工业
河姆渡人
半坡人
距今约
7000年
浙江
余姚
长江
流域
干栏式房屋;
木构水井
水稻
骨耜
饲养猪狗和水牛等
陶器、玉器、
乐器骨哨、雕刻、天然漆
距今约
6000年
陕西
西安
黄河
流域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壕沟…

磨制石器;
骨器;
角器;
饲养猪狗等
彩陶、
乐器、
纺织
磨制石器
河姆渡遗址博物馆
距今时间 遗址地点 所属流域
河姆渡人
距今约7000年
浙江余姚
长江流域
一展厅
展品1号
河姆渡干栏式房屋复原图
河姆渡干栏式房屋复原实物
建筑情况
七千年前河姆渡生态环境
一展厅
展品1号
河姆渡干栏式房屋复原图
河姆渡干栏式房屋复原实物
建筑情况
作用:通风防潮、防虫蛇……
吊脚楼
一展厅
建筑情况
河姆渡遗址木结构水井考古遗迹
木结构水井复原图
河姆渡人能够喝到干净的地下水,扩大了他们的活动范围。
一展厅
展品2号
建筑情况
农业生产
展品1号
河姆渡遗址发掘出许多丰富的稻谷、谷壳、稻杆和稻叶堆积,稻谷的大小已接近现代栽培稻。
二展厅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
农业生产
展品1号
二展厅
水稻
喜热
喜湿
玉蟾岩遗址出土的稻谷
(湖南)
农业生产
展品1号
二展厅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骨耜(sì)
农业生产
展品2号
二展厅
骨耜是用于什么劳动的?如果让你来使用,应该在上面添加什么?
骨耜(sì)
耒(lěi)耜(sì)
主要的生产工具
农业生产
展品2号
二展厅
陶猪
河姆渡居民,会饲养猪、狗等家畜
农业生产
展品3号
二展厅
河姆渡出土狗骨
河姆渡出土猪下颌骨

原始手工业:以黑陶为主
河姆渡遗址出土陶盆,其上刻有一束捆扎整齐的稻穗和猪纹,反映了养猪与农业的密切关系。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
展品1组
骨哨(乐器)
玉玦
陶器
猪纹陶钵
玉璜
河姆渡人会制作陶器、玉器、乐器等手工艺品。
手工业
三展厅
乐器
河姆渡的出土陶埙,埙身呈鸭蛋形、中空,一端有一小吹孔。
骨哨是一种乐器,也是一种狩猎时模拟动物声音的狩猎工具。
象牙匕首
漆筒
河姆渡人已经会运用雕刻技术,使用天然漆
展品2组
手工业
三展厅
此蝶形器不仅反映了当时的象牙工艺水准,更为研究当时人们的思想意识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堪称旷世珍宝。
双鸟朝阳纹牙雕(河姆渡文化)
雕刻
距今
时间 遗址
地点 所属
流域 聚落
建筑 粮食
作物 生产
工具 畜牧业 手工业
河姆渡人
距今约
7000年
浙江
余姚
长江
流域
干栏式房屋;
木构水井
水稻
骨耜
饲养猪狗和水牛等
陶器、玉器、
骨哨、雕刻、天然漆
西安半坡遗址博物馆
距今时间 遗址地点 所属流域
半坡人
距今约6000年
陕西西安
黄河流域










公共墓地

















窑场

公共活动场所











壕沟
一展厅
展品1号
建筑情况
半坡村落的复原图
半坡遗址居住区的布局是以一座大型房屋为中心,中小型房屋散布周围,其外围环绕一条大型的壕沟
一展厅
展品2号
建筑情况
半坡居民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复原图
半坡居民房屋遗迹
河姆渡干栏式房屋复原图
半坡居民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复原图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
半坡遗址出土的粟
粟(小米)
耐寒
耐旱
二展厅
展品1号
农业生产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二展厅
展品1号
农业生产
半坡遗址出土的粟、菜籽
二展厅
展品2号
农业生产
石刀
石斧
北京人使用的石器
二展厅
展品2号
农业生产
磨制而成
表面光滑
磨制石器
使用这种磨制石器的时代,叫做新石器时代
半坡遗址骨铲
(骨器)
半坡遗址角锥
(角器)
骨制箭头
弓箭
石飞索
陶球、石球
三展厅
展品1号
手工业
彩陶
半坡陶埙( xūn )
(乐器)
三展厅
展品2号
手工业
骨针、骨梭
三展厅
展品3号
手工业
半坡出土的纺轮
距今
时间 遗址
地点 所属
流域 聚落
建筑 粮食
作物 生产
工具 畜牧业 手工业
河姆渡人
半坡人
距今约
7000年
浙江
余姚
长江
流域
干栏式房屋;
木构水井
水稻
骨耜
饲养猪狗和水牛等
陶器、玉器、
乐器骨哨、雕刻、天然漆
距今约
6000年
陕西
西安
黄河
流域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壕沟…

磨制石器;
骨器;
角器;
饲养猪狗等
彩陶、
乐器、
纺织
磨制石器
观察与比较
河姆渡原始居民与半坡原始居民:
(1)在生产生活上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2)又有哪些不同的地方?为什么会存在差异呢?
相同点 (1)都从事农业生产
(2)都过着定居的生活
(3)都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

农耕文化
不同点原因: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
气候不同,环境不同等。
不同点: (1)房屋的结构不同
(2)种植的农作物不同
(3)制作陶器颜色不同
稳定的食物来源
农业的发展
定居生活
社会组织(聚落、国家)
创造物质、精神文化(陶器、乐器)
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1、我国是世界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他们是( )
A.山顶洞人 B.半坡原始居民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
C
2、半坡氏族人们生产的陶器主要是( )
A.彩陶 B.青陶 C.白陶 D .黑陶
A
3、决定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的根本因素是 (  )。
A.饮食习惯  B.劳动工具  
C.自然条件  D.劳动技术
4、下列各项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北京人 ②河姆渡人 ③山顶洞人 ④半坡人
A.①③②④ B.②③④①
C.③①④② D.③④①②
C
A
5、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D
6、河姆渡人和半坡人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农业生产的出现
B.火的使用
C.建造房屋
D.使用陶器
A

Quiz
Click the Quiz button to edit this quiz
7、下列哪些现象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
①种植粟和水稻 ②饲养猪、狗等家畜
③原始聚落的出现 ④火的使用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