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 第6课 花花衣 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 第6课 花花衣 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9-09-19 19:15: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6、花 花 衣
课 时:1课时
学习领域:设计 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儿童不断地观察想象,提高欣赏能力和 “因 势造型”创造新形象的能力,培养学生对艺术活动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用彩绘、粘贴等方法包装一个废弃的容器,使其成为一件美化生活环境的装饰品。
情态价值观:在人们不断创造生活垃圾和废物的今天,通过对废瓶的巧妙利用,鼓励儿童的生活中要用创造性的眼光去发现美和创造美,并大胆地进行“变废为宝”的艺术活动。
教学重点:通过提高立体塑造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多用创造性的眼光去发现 美和创造美。
教学难点:选材的使用及色彩的调配。
教具准备:各种废弃的容器、包装纸、彩色纸、碎布、缎带、彩泥、颜料、画笔、胶水等
学具准备:废弃的容器、包装纸、胶布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检查学具准备,稳定学生情绪,师生问好。
二、导课。【展示几个空瓶子】教师问:“同学们,这是什么吗?”(瓶子)
教师谈话:“我们喜欢美、我们热爱美,那么你们想知道空瓶子与美有什么关联吗?”
教师亲自演奏瓶子器乐小段(同时展示彩瓶图片)
师:你们知道这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
教师总结:有的废旧东西通过我们的想象,用我们的双手是可以把它变成美的艺术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做一做彩瓶,为它穿上漂亮的“花花衣”好吗?【出示课题:花花衣】
新授。1、瓶子的联想
师:我们人类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面对多种各样的瓶子,都可以产生各种各样的联想,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这样一个瓶子时,你会想到什么?(让学生从瓶子的外形特征进行联想,如火箭、玩具、面具等;)
教师将瓶子上下左右摆放。(让学生从瓶子的位置变化,让学生多向联想,丰富创作内容,如船、龙舟、汽车等。)
2、瓶子的美化
【师课件展示“花花衣”的瓶子】
①、师:同学们想象出了许多不同的造型,但我们还可以把瓶子本身进行塑造,变成漂亮的花瓶。看看这些瓶子是怎么装饰的。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总结:绘画、包裹、粘贴、缠绕等方法,材料多样。
②、师:这么漂亮的瓶子可以用在什么地方?
生:将穿上花花衣的容器摆放在家里、班级里装饰。
做成漂流瓶,让江河大海将我们的祝福带向远方。
将穿上花花衣的瓶子串成风铃,挂在教室里,挂在校园的树上。
③、引导学生赏析学生作品。

讨论、交流:你还有什么好方法?并就手中收集到的容器及材料,说说自己准备选用哪种方法来装饰?(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学生作业。把各种不同的废旧的瓶子,用你们集体的智慧和双手,把它们进行装饰。
师巡视指导。
作业展评。1、 请每一组选出代表将创作完的彩瓶在实物展示台上给全班同学展示,并
说出创作的构思和内容。表扬哪些构思独特的彩瓶作品。
2、 请各组同学相互评述,谈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小结。废旧的东西不一定“不美”,通过我们的想象,用我们的双手是可以把它变成美的
艺术品。是的,美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同学们多观察、多想象、多动手,我们就会创造出
许多的美。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同学们,让我们从今天开始,用你们的手让美永远留在我
们身边吧!
教后反思:在美术教学中,手工课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许多老师在手工课教学中只一味
的讲授制作步骤,而忘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题,造成学生只是按部就班,严重影响了学生的
创作欲望。而真正的手工课教学应让学生在观察与表现中不拘泥于客观事物本身,学生不受
客观限制将观察视点扩展,创作出优秀的手工作品。教师的示范环节中,课堂中要求学生以
浮雕的制作形式来给瓶子穿上花花衣。我没有花时间去复习学生已经再熟悉不过的彩泥制作
基本技法,而是简单明了的示范了两个新的技法——堆塑与缠绕。
教学后记:
了解对称图形带给人们的一般感受是本节课主要目的。构思要印什么,先想好,纸对折、在中心线的一边,画出一半的内容对印,展开根据印出来的图案看看,想一想印出的东西像什么?添画对构图缺陷的可添画补救、形象不清用添画使其具体清晰,色彩不丰富的可添画装饰美化,这些都可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