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课件(共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课件(共3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9-20 16:33: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9张PPT。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1、______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他们已经能够制作________,知道使用________。2、北京人使用________石器(旧石器)猎取动物,采集植物果实,他们结成群体生活,共同进行获取食物的劳动。北京人已经学会用________和长时间保存火种,这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元谋工具 火打制火复习回顾3、“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店,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这是网络上颇为流传的诗句。如果要考察“来自周口店”、能“直立行走”的远古人类应该去(  )
A.北京市   B.陕西省
C.浙江省   D.云南省A4、按照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生活年代的距今年代长短进行排列,正确的顺序是(  )
A.北京人、元谋人、山顶洞人
B.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
C.元谋人、山顶洞人、北京人
D.山顶洞人、元谋人、北京人B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磨制石器(新石器时代)距今1万多年前,中华大地进入新石器(磨制)时代。石器使用复原展示与打制石器相比,使用磨制石器有何优点?提高了人类的劳动生产率。 伴随着工具的革新,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新的变化,人类社会发展进入原始农耕时期。原始农业的发展大约2万年前,先民开始对一些野生的植物进行管理。
距今约1万左右,我国出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长江中下游的先民开始栽培稻,北方地区的先民开始栽培粟和黍。
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粟和黍均发现于中国。稻、粟和黍的人工栽培,是我们的祖先为人类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
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的分布河姆渡人的生活距今约七千年长江流域干栏式建筑种水稻磨制石器、骨耜饲养猪、狗、水牛制作陶器、玉器、骨哨象牙雕刻、天然漆读书填表河姆渡木构建筑遗址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河姆渡人的杆栏式房屋(复原图)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这种房屋呢?浙江地区地势低洼、潮湿温热。思考不仅通风防潮,而且可以防蛇虫猛兽之害,还可以养殖家禽家畜。 河姆渡木结构水井遗迹河姆渡木结构水井(复原图)我国是世界上种植水稻 的国家。最早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和谷壳堆积层骨耜河姆渡人的生产工具河姆渡人的生活用具河姆渡朱漆木碗河姆渡人饲养家畜河姆渡人的文化艺术骨哨象牙雕刻——双鸟朝阳半坡居民的生活半坡居民的生活距今约六千年黄河流域半地穴式房子种粟
磨制石器、骨器、角器等饲养猪、狗等制作彩陶、纺线织布纹饰、陶埙读书填表半坡居民的半地穴式房子半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半地穴式的房屋? 黄河流域干旱、风沙大,气候比较寒冷,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挡风雨,又可以取暖。半坡居民的生产工具耒耜 半坡居民的磨制石器石锛 石锥 石刀 石凿 我国是世界上种植粟 的国家。最早 半坡居民的主要农作物半坡居民的家畜饲养人面鱼纹陶盆半坡居民的生活用具半坡居民的原始纺织业陶埙半坡居民的文化艺术半坡和河姆渡居民在生产生活上有什么异同?相同点:
1、都处于新石器时期,使用磨制石器;
2、都过定居生活;
3、都种植农作物;
4、都饲养家畜;
5、都能制作陶器;
6、都有一定的精神文化生活等。不同点:
1、居住的自然环境不同;
2、主要农作物不同;
3、半坡居民的工具制作水平相对更高;
4、两者出现了一些具有本地特色的技术和器具等。讨论:这些文化遗址在生产生活方面有何共同特征?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聚落磨制工具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1、央视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2·时节》展现了不少中国传统美食的生产、加工工艺。假设该剧组想拍摄有关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专题片,你认为最符合拍摄要求的外景地是(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C2、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客穴和饲养牲督的圈栏。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
A.刀耕火种 B.游牧渔猎
C.农耕定居 D.铁犁牛耕C3、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原始农耕。下列关于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原始农耕文明共同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②过着定居生活
③都会种植粮食作物粟和水稻 ④会制造陶器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D4、对历史遗迹的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历史的主要证据来源。20世纪50年代在黄河流域陕西安某遗迹发掘出距今五六千年的粟粒、菜籽等遗物,据此判断生活在该遗址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C